APP下载

多排螺旋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附13例报告)

2014-11-21万玉珍贾永庚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腮腺圆形边界

万玉珍 董 楠 贾永庚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酒泉 735000)

腮腺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3~5%。术前正确评估病变的良恶性,了解其范围以及病灶与临近组织的关系,对外科手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CT资料,以提高CT对腮腺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在19至52岁。主要体征是无意中发现耳垂下包快,时间约半个月至3年。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扫描,常规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自下颌骨下缘至耳屏上缘,以5mm的层厚连续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300mA,所有患者均采用双期扫描,分别在注射后25s、60s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

2 结 果

2.1 病理结果 13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腮腺混合瘤10例,共18个病灶,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瘤1例。

图1-3 腮腺混合瘤,左侧腮腺平扫示境界清楚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均匀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图4-6 黏液表皮样癌平扫表现右侧腮腺为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其内密度不均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

图7-9 非霍奇金淋巴瘤,CT平扫显示左侧腮腺区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边缘清楚,最大约22mm×17mm,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左侧腮腺周围肌间隙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结节影,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图10-12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平扫显示双侧腮腺明显增大延伸至耳后,腮腺实质密度均匀性增高,以左侧明显,颈部肌间隙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增强后动脉期双侧腮腺不均匀明显强化,似呈蜂窝状,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轻度强化。

2.2 CT表现 10例腮腺混合瘤,平扫大都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增强后动脉期大都表现为明显强化,有3例表现为不均匀环形强化,静脉期均进一步强化(图1-3)。1例黏液表皮样癌平扫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其内密度不均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图4-6)。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CT平扫显示左侧腮腺区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边缘清楚,最大约22mm×17mm,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左侧腮腺周围肌间隙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结节影,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图7-9)。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平扫显示双侧腮腺明显增大延伸至耳后,腮腺实质密度均匀性增高,以左侧明显,颈部肌间隙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软组织样肿块影,增强后动脉期双侧腮腺不均匀明显强化,似呈蜂窝状,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轻度强化。颈部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弱。(图10-12)

3 讨 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面后耳前,下颌骨后,胸锁乳腺肌前。临床将腮腺分浅、深两叶及峡部。腺体的大部分和导管集中在浅叶,因此,肿瘤多见于浅叶[2]。

腮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目的两个:明确腮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提供病变良恶性的影像学信息,进一步估计病变的病理学特征。但是,腮腺肿瘤的种类繁多,各类肿瘤的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因此,其鉴别诊断是影像学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文献报道,80~85%的腮腺肿瘤为良性,15~20%为恶性[3]。在本组资料中,良性肿瘤10例,占77%,术前均明确诊断。恶性肿瘤2例,占15%,1例明确,1例误诊,1例为罕见疾病,术前也未明确诊断。

3.1 腮腺在肿瘤内的分布 文献报道[4],大多数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均位于浅叶,而恶性肿瘤位于深叶或跨深、浅两叶的比例明显增加。本组资料中,10例良性肿瘤均位于浅叶,2例恶性肿瘤,1例跨深浅叶生长,1例主要位于深叶。腮腺深浅叶是以面神经来划分的,CT横断面不能直接确定面神经,但以下颌骨升支后缘8.5mm处,作一90度弧线即为面神经走向,从而区分腮腺深浅叶肿瘤[5]。因此,肿瘤在腮腺的位置,对于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2 肿瘤的边界 关于病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对于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是否有参考价值,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Vogl[6]等报道,病灶边界不清见于所有恶性肿瘤,元建鹏[7]报道的97个腮腺病中,边界不清见于大多数的恶性肿瘤和慢性腮腺炎,良性肿瘤和少部分恶性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本组资料与此文献报道相符。10例良性肿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2例恶性肿瘤,1例界限不清,1例界限非常清楚,故术前诊断为良性肿瘤。1例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边界也不清楚,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因此,病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对于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参考价值。

3.3 腮腺肿瘤的瘤内情况 对于良性肿瘤瘤内情况以及病灶强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3]。对于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没有参考价值。

3.4 腮腺临近组织受累情况 在本组资料中,10个良性肿瘤病灶周围均未出现受累情况。1个恶性肿瘤临近软组织出现多个增大的淋巴结影,结合文献报道[4],表明恶性肿瘤对周围组织具有明显的侵袭性,而良性肿瘤则没有。

总之,分析腮腺肿瘤的边界、瘤内情况以及腮腺临近组织等CT征像有助于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CT扫描对于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有报道影像学结合临床所见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准确率高达90%[8]。本组资料术前良恶性腮腺肿瘤准确率达85%。

1.BatsakisJG.tumors of the majoy salivary glands[M].BatsakisJG.tumors of the head and nck,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siderations.Baltimore:Williams & Wikins,1979:1-75.

2.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2):20-2.

3.Okahara M,kiyosue H Hori Y ,et al ,Parotial tumors:MR imaging with pathologyical correlation[J].Eur Radiol,2003,13(supp14):l25-33.

4.吕衍清,范卫军,沈静娴,等.《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7,26(11): 1263-1267.

5.Whyte AM Byrne JV A comparis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ustrasound in the assement of parvotid masses.

6.Vogl T J Dresel S H Spath M ,et al Parvotid space: and gadolinium-enhanced MR imaging[J].Radiology,1990,177(3):667-674.

7.元建鹏,梁碧玲,谢榜昆等,MRI征像在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J]癌症,2003,22(5):514-519.

8.罗德红,石木兰,王佳玉,腮腺原发恶性肿瘤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23-26.

9.蔡业军,林南雁,张卫红,刘聪,张毅颖,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病理分析(附56例报告).中国医刊,2004,39(8).

10.张庆,王弘岩,张通,吴新彦,腮腺腺淋巴瘤的CT诊断(附12例报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5).

猜你喜欢

腮腺圆形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