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2014-11-21肖少娴曹燕春麦丽娟周秋玲丘韶校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肺动脉收缩压

肖少娴 曹燕春 麦丽娟 周秋玲 丘韶校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 深圳 518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患病人数和病死率最高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是COPD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心环节,是影响COPD患者疾病进程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迄今为止,COPD患者的PAH仍然缺乏明显有效的防治措施[1]。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前最强效的降低血清胆固醇药物,临床广泛应用,除了降脂作用外,更具有潜在的多效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和改善血管内皮、独立的血管保护效应等功能。近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COP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获益,赵珊珊等[2]经动物实验发现,在常压缺氧以及低压缺氧模型的肺动脉高压中,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血管重构和右心室肥厚。另一组实验对16名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辛伐他汀(20~80mg/d)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同时右心室收缩压降低[3],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抗炎等多效性相关。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栓烷A2生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缓解肺动脉高压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10~2013年经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COPD,同时心脏彩超确诊为PAH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34例,女66例;年龄58~82岁,平均(69.04±8.0)岁;病程8~20年。将其随机分四组,各50例。入选标准:确诊COPD且稳定期的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Hg(1mmHg=0.133kPa);男女不限;年龄≥55岁。排除标准: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及有慢性肝脏、肾脏疾病病史,确诊恶性肿瘤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平喘、抗炎等基础治疗,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100mg qd治疗,辛伐他丁组常规治疗外加用40mg qn治疗,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丁40mg qd、阿司匹林100mg qd,同时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观察各组治疗后前后(疗程2月)肺功能(FEV1、FEVI/FVC%)、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力,治疗后(疗程2月)后再复查肺功能、肺动脉压力。

表1 四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四组年龄比较,平均(69.04±8.0)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前四组患者FEV1、FEV1/FVC、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与ⅡFEV1、FEV1/FVC、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与Ⅲ组、Ⅳ组FEV1、FEV1/FVC、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COPD发病过程关键环节是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同时合并低度全身性炎症反应。他汀类药物最早为我们所熟悉是因为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降胆固醇药物,它是HHG-CoA还原酶抑制剂,而近年来它成为另外一种研究热点:用于治疗和预防肺动脉高压,而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栓烷A2生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时它通过此种机理也能起到缓解肺动脉高压的作用;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辛伐他汀在肺功能高压中起重要作用,Nishimura等[4]早期通过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AH的研究表明辛伐他汀能改善大鼠严重PAH;Girgis等[5]通过研究发现辛伐他汀能预防大鼠低氧引起的PAH的形成,而对已形成的低氧PAH,辛伐他汀能够逆转。Kao等[6]通过人体实验发现,在原发和继发性PAH中,辛伐他汀能同样起作用;另一项研究表明,他汀类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症状,如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等,同时也能降低PAH[7-9]。这些研究给合并低氧性PAH的COPD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抑制COPD缓解期炎症进展,延缓肺功能下降程度及减轻肺动脉高压,而此作用在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中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其作用机理仍需继续研究。综上,小剂量辛伐他丁与阿司匹林片能延缓肺功能下降程度及减轻肺动脉高压,从而为患者提供经济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1.Chaouat A,Naeije R,Weitzenblum E.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OPD [J].Eur Respir J,2008,32:1371-1385.

2.赵珊珊,周同,甫刘斌,等.辛伐他汀对大鼠试验性高原型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影响[J].实用儿科I临床杂志2007,22(13):1001-l003.

3.曹照龙,何权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08,43(1):33-35.

4.Nishimura T,Vaszar LT, Faul儿,et a1.Simvastatin rescues rats froom f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by inducing apeptosis of neointim al smooth muscle ceUs[J].Circulation,2003,108(13):1640-1645.

5.Girgis RE, Li D, Zhan X,et a1.Attenuation of chronic hypoxi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by simvastatin [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3,285:H938-H945.

6.Kao PN.Slm vastatin trcatm ent of pulm on ary hypertensiort.An obseryational ease seNes[J].Chest,2005,127(4):1446-1452.

7.张超亮,关玉宝,林翰菲,等.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COPD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38-40.

8.Corte TJ.Role of pravastatin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hronic obstmetive pulmonary disease[J].Clin Sci(Lond),2009,116(6):493-495.

9.Lee TM,Chen CC,Shen HN,et a1.Efects of pravastatin on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J].Clin Sci(Lond),2009,116(6):497-505.

10.张洪玉,邝士光.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1).中国医刊,2004,39(5).

11.梅靖,龚红萍,倪雪松,吴进.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与肺动脉高压关系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肺动脉收缩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