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小剧场市场调查

2014-11-21

电影评介 2014年19期
关键词:商演话剧团内蒙

王 苹

早在2010年底,内蒙古话剧院院长助理阿云嘎,就在包头组织了内蒙古话剧团的一些年轻演员,开始排演小剧场话剧《触不到的恋人Ⅰ》。这也是整个内蒙古首次小剧场商演的尝试,至今为止,也暂没有其它小剧场商演的实践演出。笔者旨在对内蒙古话剧团小剧场演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内蒙本土小剧场话剧商演的条件、市场、及现状,尤其对原创剧目如何吸取外来经验,扎根于本土土壤,真正地融入市场,而不是一味依靠政府扶持,或外来优秀剧目的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剧场的起步与发展

内蒙古话剧团在市场冲击下,与它的破败萧条的办公大楼一样,在包头成为一个类似摆设的单位。话剧团里的骨干,要么像《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那样,离开本土,走入北京,转战电视剧行业,要么去高校教书育人,要么身在曹营,心却在外面,办各类表演辅导班或者参加各式演出,挣外快养家糊口。编导演人才的流失,让本就没有生机的话剧团,更加地衰败。更尴尬的说法是,本地人“知道有内蒙古话剧团,不知道话剧团会演戏”。即便是政府要求的“高大全”的宣传式的“文件戏”,也几乎是以三年一部的频率进行。话剧团已无力独立制作任何剧目,只能按照单位要求,领着微薄的薪水,下乡慰问演出,或闲置在家。而包头本地人的文化生活,也是“除了吃饭、K歌、看电影这娱乐老三样,几乎没有别的消遣。也是内蒙这个边疆省份大部分普通百姓的文化消遣现状。

其实政府以及内蒙古话剧团就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也曾多次召开过会议进行研讨,试图打破当下萎靡不振的话剧现状。阿云嘎本人作为市政协委员,也曾就该问题向市人大提出过议案,但振兴话剧的市场改革,仍然没有激起波澜。这样的话剧现状,显然不能一味归因于政府和观众,而是话剧创作者本身,未能及时地跟随市场的脚步,了解并把握话剧的时代脉搏,导致曾经在全国有过影响的内蒙古话剧团,成为可有可无的闲置单位;而为谋生四处奔波的话剧人,也因此几乎丧失了昔日艺术家该有的尊严和骄傲。

为了“让那些有文化需求的人拥有更多的选择”,便成了导演阿云嘎在这座中国西部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制作小剧场话剧的初衷和全部动力。

在2011年4月,内蒙古话剧团第一个小剧场话剧《触不到的恋人Ⅰ》演出时,距离包头不过800公里的北京,有400多家大小院团剧社,而2013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600多家,北京有99个剧场,每天上演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而整个内蒙古能演话剧的职业演员,不超过100个,其中的70余个则在包头。这样的现状,是劣势,也是动力,让阿云嘎和他年轻的团队,充满挑战包头乃至整个内蒙市场的激情和勇气,也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

最初的尝试总是充满了艰难,需要有破冰的勇气与力量。不只是包头,整个内蒙的话剧演出,都没有培养出观众主动买票的习惯,面对一些人不免费赠票就不看演出的冷淡态度,阿云嘎带领团队用各种方法拉拢观众。比如他们与媒体合作,在电台报纸等投放循环广告进行宣传,吸引观众注意;同时还与团购网站合作,推出旨在吸引观众走入剧院、培养对话剧情感的低价票。而在最初的演出中,他们也并不吝啬赠票,同时顶着场场赔钱的压力,并率先在内蒙包括全国开启票房分成制,让整个团队凝结成一股绳,共同面对演出的风险,和来自市场的压力。

据统计,在阿云嘎带领的团队进行小剧场演出尝试期间,他们共演出了5部话剧,分别为《触不到的恋人Ⅰ》、《触不到的恋人Ⅱ》、《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二货》、《九月九的九儿》和《你好,爱情》。除《你好,爱情》为原创话剧外,其余皆为北京引入的市场成熟稳定的优秀剧目。5部话剧都有不错的成绩和收入,《触不到的恋人Ⅰ》共计演出18场,《触不到的恋人Ⅱ》演出12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二货》演出18场,《九月九的九儿》演出4场后,因为团队租用的漫瀚剧场收回,不得不停止演出。《触不到的恋人Ⅰ》演出的18场中,有2场为纯粹卖票演出,其余皆为企业包场形式。2013年圣诞节完成排练的《你好,爱情》,共计演出约20场,其中5场为公益性演出,4场为进大学演出,1场为内蒙古话剧团自身的公益演出。其中,《触不到的恋人Ⅰ》18场演出大约收入40万;在2012年8月加入天瞳文化公司后的三个戏剧,收入大约有100万,而整个投入不到30万。

这支年轻的团队,几乎聚集了包头市本土所有的话剧人才,在艰难的开拓环境中,每一个人也都是表演、服装、道具等一身多职的能手。拥有理想,并怀有激情,让每一场小剧场演出,都成为一种能量的积累,不仅仅积累小剧场演出的舞台经验、制作经验,也积累本土观众对于戏剧的热情、理解,和愿意投入时间金钱的自主性。当然,每个人也都清楚,这种市场和人气的积累也需要时间维系,长此以往,持之以恒,而不是风一样席卷而来,又匆匆而去,否则,会前功尽弃,观众又重新回到过去烧烤电影KTV的娱乐时代。

据来自观众的调查显示,天瞳文化的小剧场演出,获得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认可,并用“完全超出想象”来评价《触不到的恋人Ⅰ》最初的演出。起初奔着尝鲜而来的观众,也开始成为固定的粉丝群体。而每场演出的上座率,均保持在80%以上。天瞳文化还不断扩大影响,带领团队去呼和浩特演出。能够预见的未来美好的前景,是在包头和呼和浩特各建两个小剧场,并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的学生同台飙戏,并有将演出扩展至整个内蒙的“野心”。

二、本土原创话剧落地生根

在进行的5场小剧场话剧演出中,《你好,爱情》是唯一一部本土原创话剧,此剧也是内蒙古话剧团建立60多年来,第一部原创小剧场话剧。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内蒙古第一部进行商演的本土原创小剧场话剧。此剧的创作过程,与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比较相似,属于一种集体创作。演员最初排练并没有剧本,而是先做热身游戏,然后每个人讲述生命中最难忘的人和事,这些故事被记录下来,并选用若干个小故事,编织成一个剧本。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依然一边讲述,一边编织,一边排练,一边修改。原本定名为《遇见》的剧本,因为“没市场没看点太平庸”,而被剔除掉80%后,弃之不用,并在集体努力下,推翻重新创作,成为当下这部名为《你好,爱情》的戏剧。这种创作方式,看似是在剧本不适合演出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但却最有效地调动了团队的创作激情,并集合众人之力,打造出更适合大众的作品。

本剧是一部本土音乐轻喜剧,讲述了四段80后90后的爱情故事,分别代表四种常见的情感模式:青梅竹马却失之交臂型,沉迷虚幻网游不愿面对现实情感型,A爱B、B爱C型,红颜蓝颜型。话剧用KTV、酒吧、音乐、网络游戏、圣诞节等新一代人的常见生活符号,连接起一段又一段爱情故事,并试图勾勒出两代人、尤其是城市中的两代人的情感与生活模式。这些情感模式,都是通过集体讲述收集而来,也具有同一种结局,即情感失散或远离,尽管最终都有了情感归宿,但创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依然是当下年轻人在情感面前的迷惘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创作者阿云嘎属于蒙古族,但这部原创话剧并没有选择像《拓跋鲜卑》、《黑骏马》、《国家的孩子》等跟内蒙古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故事。而是完全跟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接轨,直接介入他们感兴趣的情感话题和酒吧、KTV等生活方式。但就是这样的创作方向,却取得了商演的成功,让本土观众第一次认识了与自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剧的形态,也在舞台上看到了原生态的本土生活。尽管本部话剧有一些硬伤,同时四段式的结构方式,有小品叠加的简单创作倾向,缺乏其它四个引入戏剧所具有的逻辑严谨、故事紧凑、直刺人心的特点,但是单就与本土生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紧密接轨的特点,它在吸引本土市场上,依然有着鲜明的优势,同时也是本土原创话剧值得肯定的尝试。对比内蒙古在新时期其它原创戏剧的创作,依然有着明显的两极化倾向,即要么完全属于主旋律戏剧,要么完全属于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题材的戏剧。像《你好,爱情》这样完全与北京、上海等城市题材、年轻人生活戏剧接轨的创作,并面对市场售票的类型,在整个内蒙,实属少见。而这样的尝试,可以说是内蒙话剧走入市场的第一步,也即先跟上时代潮流,然后再回身寻找本土的民族独特魅力,而不是像许多内蒙创作者一样,一提笔创作,就框定在民族题材,而且是一味地拘泥于传统的民族题材,丝毫没有发现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其实是一起融入在社会的时代潮流之中,共同向前的,少数民族的喜怒哀乐、情感模式,与其他民族、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状况,没有太大的差异;而话剧作为一种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首先能引起观众兴趣的,恰恰是与生活贴近的现实题材。

不过创作此部话剧的前因值得内蒙创作者深思。早在2011年,阿云嘎便注意到了80后奶爸这一社会现象,那时国内尚无戏剧或影视作品涉及这一题材,他计划找人量身定做一部小剧场话剧《屌丝奶爸》,但因种种原因,制作拖延到2013年8月,而这时《小爸爸》、《小儿难养》同类影视剧已经非常火爆,再做《屌丝奶爸》便有跟风抄袭之嫌。但阿云嘎依然不舍丢弃这一题材,于是联系《小爸爸》制作方,希望获得《小爸爸》话剧版的制作版权,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对方不信任内蒙古的话剧品质和市场,而拒绝了请求。压力之下,阿云嘎才决定不再使用外来的剧本,独自创作一部属于本土的话剧。由此可见,内蒙话剧市场在外人的眼中,是属于尚无任何市场可言的荒芜之地,至于谁能有勇气开荒,并从荒地中收获能有市场的成熟庄稼,还不可预见。而阿云嘎在做的小剧场,无疑是具有开拓性奠基性的事业。

三、回归剧团的小剧场何去何从

在加入天瞳文化公司之后,阿云嘎带领的小剧场团队的演出成绩,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关注,也让之前萧条的内蒙古话剧团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出于大局考虑,小剧场团队退出了天瞳文化公司,重新回到内蒙古话剧团,开始以内蒙古话剧团的身份,进行小剧场的商演和创作。而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内蒙古话剧团很大的支持,修缮建设话剧剧场,使得容纳近四百个座位的剧场,成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专业话剧演出场地。

但是回归后的小剧场商演,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比如之前可以有企业赞助前期制作,从而保证能够正常完成排练、租用场地和整个过程的花费,然后用商演的收入,投入下一部戏剧的制作,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在离开天瞳文化回归话剧团后,便失去了企业对小剧场的赞助,国家的扶持基金,基本只投给大戏。而在时间上,因为小剧场商演给话剧团带来了关注与赞誉,让话剧团的活动及演出也多了起来,在2014年就有《惊蛰》和《北梁人家》两部主旋律大戏的演出任务,从而让小剧团的参演人员,无法有精力投入到商演的排练中去。所以在回归后,只进行了《你好,爱情》的十场演出,便因为大戏排练,而被叫停。

因为小剧场的商演已经在包头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和喜欢,阿云嘎和他带领的团队,还是不肯放弃刚刚培育起来的市场。他计划在2015年将反响不错、且完全立足于包头本土生活的大戏《北梁人家》,尝试做几场商演。如果时间安排合理,接下来他还打算做4到6部小剧场的戏剧,让辛苦培育出的商演市场,不因为回归而被可惜地削减掉,因为话剧依靠的是口碑,一旦演出断层,口碑和热情都会遭到削弱,从而让以后的演出,遭遇尴尬和寒流。他相信只要做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关心的话剧,就一定能够将小剧场商演持续下去。

对于小剧场商演的未来,阿云嘎和他的团队尽管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但是在一只脚踏在体制内,一只脚踏在体制外的状态下,市场的培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离开话剧团,招募外面的演员,很显然没有话剧团的队伍更专业优秀,而留在话剧团内部,又时常会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安排的演出给限制住。基于此,阿云嘎也曾经多次向政府部门提交了改革方案,而一切发展,也在慢慢朝希望的方向进行。他相信只要给予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和时间、资金、人力上的支持,培育市场和观众,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毕竟,之前5部话剧的小剧场商演,已经提供给了他们重要的演出制作和市场培育经验。

猜你喜欢

商演话剧团内蒙
西藏话剧团剧目创作演出巡礼
论国有杂技院团“赛场+商演”演出模式优势
内蒙某低品位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内蒙高岭石烧结性能与应用试验
近十年西藏话剧团创作生态浅析
卖牙膏的西单女孩终于丢失了翅膀
小动物话剧团
内蒙占地区辽代城址研究综述
双联牵手内蒙农场 多元化版图再扩张
赞扬出来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