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踽踽而行,游弋于油彩中的光芒

2014-11-20王霞

缤纷家居 2014年8期
关键词:个人修养油画艺术家

王霞

张延昭显得有些孤独、有些寂寞。在当下轰轰烈烈的“美术经济”大潮之下,他是一个默默耕耘于艺术领域的人。虽然他的作品屡获大奖,在艺术界声名日隆,但他至今居然连一个薄薄的宣传册子都没有出过。这样的“俗事”当然和他的绘画艺术无关,而这种不为世俗所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态和意志,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简单的道理我们听说了、明白了何止千百遍,而真正践行者自古以来又有几人?只有那些我们称之为“大师”“天才”的人这样做了,因此。他们才成为了“大师”和“天才”。现在,张延昭以一个人的行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追寻着前辈艺术家孤寂的足迹,这更像中国古人所谓的正心诚意、修身蓄德的过程。虽然他痴迷的是西方的油画,但所有艺术的本质都是相通的。海德格尔说过。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艺术家。当然。对于当代美术评论家尤其是西方美术评论家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美学意蕴和创造精神,而对艺术家个人修养的高下往往不提,这一点与我们东方的艺术批评相比确有差异。目前,中国油画界的一种呼声很有前瞻性意义,就是“油画中国化”的问题。中国的油画家正在倡导以油画的表现形式传达我们自己的文化内涵。并身体力行、大胆实践。在西方油画“打”入中国市场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重新思考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出路和最终旨归,是相当及时和有必要的。毋庸置疑。一切艺术形式都将服务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不会是别的,那么,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就成为作品的灵魂和内涵。在这一点上,张延昭无疑早已经心领神会地进入了状态——他远避“名利场合”,潜心创作,孜孜于绘画语言的锤炼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一种出世的淡然的心态观照社会人生、世俗百态,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对待艺术。如此,功与日增,德与时进,自然心地澄明、天机进发,发于绘画便有恣肆汪洋之境、深厚朴茂之风,令观者叹其艺之精湛、得其神气之充沛而心动情合,从而领略其艺术的无穷魅力。

纵观张延昭的绘画作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东西方文化交融贯通后自然生发的勃勃生机。作为当代油画“写实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张延昭有着几十年的油画写实功夫。他在充分学习西方绘画大师的写实技巧的同时,自觉地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不着痕迹地融入其中。在绘画过程中,他更加强调用笔的书写感和线条的抒情性,在其灵动舒展的线条穿插往复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作者情感的波动和意气的流淌。他在追求人物造型结构准确生动的同时。还对形象进行适度的夸张变形,这尤其表现在对人物表情的处理上,使画面上的人物既有客观存在的现实感,又不乏奇特虚幻的写意味道。

在张延昭的油画中,我们读到了他对西方“光感”的独特理解和运用。很显然,画中的光源肯定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影子,虽然明暗关系在人物的形体结构处被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但可以想见的是,写实油画的光线处理在这里不仅仅为造型服务,还把光的运用从客观写实的窠臼中解放了出来,赋予其更自由、更主观的空间。这种光源点的自由跳动,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直接导致了作品意蕴的“超自然”倾向,画面效果的光影斑驳、光芒流溢使画中人物既有强烈的现实感,又有虚灵的梦幻情境,余韵绵长,令人遐想无限,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光的流淌自由、散漫,而又无处不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人修养油画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油画去哪了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目的与方法探析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