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间隔时间翻身护理干预对应用气垫床患者的皮肤减压效果分析

2014-11-20施大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施大美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间隔时间翻身护理干预对应用气垫床患者的皮肤减压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垫床,A组患者每间隔4h开展1次翻身,B组患者每间隔2h开展1次翻身,并将同期仅采用普通床垫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皮肤状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 结果 A组与B组样本的左肩胛部、右肩胛部及骶骨尾部皮肤平均体压值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项数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样本的腋窝、左肩胛部、右肩胛部及骶骨尾部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卧床患者应用气垫床具有确切的皮肤减压效果,临床护理阶段可采用4h开展1次翻身干预,可有效降低皮肤表面压力,也能够避免由于频繁翻身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关键词] 翻身护理干预;间隔时间;气垫床;皮肤减压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150-03

气垫床作为一种防止压疮的工具,在当前临床已受到广泛的应用[1]。患者发生压疮主要由于外界的压力与摩擦力所引发,在外伤、骨折及老年危重患者中经常发生。虽然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但改善压疮问题仍然是临床面对的主要课题。本次研究中针对48例患者给予气垫床应用,并于不同间隔时间开展翻身护理,现将具体开展方法与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折患者48例,所有样本均需长期的住院治疗。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4例,A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49.8±11.2)岁,Braden评分为14~18分,平均(15.6±1.0)分;B组男17例,女7例,年龄21~75岁,平均(48.6±10.8)岁,Braden评分为14~19分,平均(15.3±1.1)分。同时选择仅采用普通床垫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75岁,平均(49.6±11.0)岁,Braden评分为15~18分,平均(15.9±1.1)分。三组样本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存在明显的活动能力受限,需长期卧床且无法自行翻身;(2)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研究开展前便存在早期压疮症状或皮肤受损;(3)合并患有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内科疾病;(3)存在严重精神障碍;(4)由于原发病原因无法翻身;(5)外科手术开展后仅1周者。

1.3 方法

A组与B组患者均采用喷气式气垫床,要求床体的软硬适中,避免过硬影响研究结果。A组患者每间隔4h开展1次翻身,B组患者每间隔2h开展1次翻身,而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普通床垫,并每隔4h开展1次翻身。每组样本在翻身2h后利用红外测温仪与体压测定器对两侧肩部与骶骨部开展检测,分别测量3次并取中位值作为标准。测定后将获取数值与自身情况开展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开展具体分析处理,应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皮肤平均体压值比较

A组与B组样本的左肩胛部、右肩胛部及骶骨尾部皮肤平均体压值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项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的受压皮肤温度值比较

三组样本的腋窝、左肩胛部、右肩胛部及骶骨尾部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气垫床减压效果分析

附加在身体上的力度及自身身体重量是部位皮肤所受压力的主要来源[2],当力度及重量超过毛细血管正常承受标准范围,毛细血管将丧失传输功能,隔绝皮肤组织所需氧气、血液及养分,在皮肤组织细胞持续2h以上承受压力>70mm Hg时,将大大提高患压疮机率[3],所受损伤也呈现出不可逆性。多数患者受治疗方案或自身病情限制,无法进行自主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患者皮肤组织长期承受自身重量,极易发生压疮情况,所以,需加强护理措施,降低压疮发生机率,使用气垫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由于气垫床表面呈现凹凸状不规则形,承受面积较大[4],且能达到较好的平均受力效果,在护士进行护理时,指导患者卧于气垫床上休息,较大的气垫床面积平均分散患者身体承受压力,同时凹凸状外形针对分担骨窿突处压力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有效减少受压部位皮肤压力。本次研究中针对应用气垫床患者分别采用了2h与4h翻身,并于单纯应用普通床垫患者开展临床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患者的左肩胛部、右肩胛部以及骶骨尾部的皮肤体压值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气垫床具有降低皮肤体压的作用。

3.2 气垫床对受压处皮肤温度影响

当患者体温处于正常值范围内,而存在局部皮肤温度异常的表现,则应首先诊断患者血循环功能是否通畅或者皮肤组织是否受损,针对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威胁因素[5]。组织代谢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同时,皮肤所需氧量也随之增加,倘若皮肤组织持续长时间遭受压力影响,时间越长,皮肤组织温度越高,发生压疮的机率也将越大[6]。所以,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措施控制皮肤温度在标准范围内,避免因皮肤循环不畅发生压疮病症。通过本研究,将普通床垫和气垫床同时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观察其疗效发现,本组患者应用气垫床后皮肤温度水平与普通床垫比较变化并不显著,但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应用气垫床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皮肤血流量情况,增加血液流通进而降低压疮的发生机率。endprint

3.3 使用气垫床后合理掌控翻身时间

虽然使用气垫床能够有效分散患者承受压力,但这并不完全排除发生压疮的可能性[7],所以,在指导患者使用气垫床治疗后,护理人员仍应重视采取间歇减压措施的必要性,其中,翻身措施是通过临床实践反复证实的疗效最佳且最简便的间歇减压措施[8]。投入到临床应用中,护士将翻身作为防止压疮发生的常规护理措施,而对使用气垫床患者的翻身频率尚无准确定论[9]。但是有相关参考文献指出,根据临床使用气垫床后进行翻身护理预防压疮的反复实践,综合各项护理效果研究后建议,在患者使用气垫床后,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每4h进行1次翻身护理,其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最明显[10-11],而对癌症晚期患者翻身护理则以不超过1次/6h为基本标准[12],再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翻身频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应用气垫床后2h与4h的皮肤压力与体表温度不存在明显差异,均具有较好的皮肤减压效果,说明在使用后2h与4h给予1次翻身的效果相同,但4h开展1次翻身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长期卧床患者产生压疮的机率较高,临床护理干预应着重关注预防工作的正确开展。应用气垫床可减轻患者皮肤体压,并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压疮的发生机率。选择4h对患者开展1次翻身不但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也能减少由于频繁翻身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证患者的日常休息充足,增加治疗后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琴.气垫床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13-114.

[2] 何怡,段案.波动喷气气垫床在肿瘤压疮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50-3051.

[3] 曾玲,蔡燕,陈莲.气垫床对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2012,11(10):145-146.

[4] 罗月岚.应用图文资料宣教对患者使用气垫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2,4(5):434-435.

[5] 柴辉.危重患者应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体会(附260例临床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74-1375.

[6] 李瑞霞.电动透气式气垫床在预防骨科压疮方面的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73.

[7] 刘浈,陈赛莲.压疮高位患者使用气垫床翻身时间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17.

[8] 王芳,韩美玲,张淑琴,等.压疮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1):52-53.

[9] 张女玲,张秀浓,蓝惠兰,等.危重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及新方法翻身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7):2172-2173.

[10] 林雁,蒋小鹰.不同翻身间隔时间气垫床对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19(2):511-512.

[11] 贺修君.脊髓压迫症合并截瘫患者使用气垫床翻身时间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74.

[12] 雷丽婵,陈玉娣,余红春.重度癌痛患者拒绝翻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17(4):43-44.

(收稿日期:2014-07-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