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辅料的微生态拌料发酵鸡粪营养成分分析

2014-11-20陶利文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营养成分发酵农副产品

陶利文+王晓明

摘要:应用复合微生态制剂—速酵宝,以麸皮、三七糠、花生藤粉为辅料,按照不同比例与鸡粪混合后在室温下进行发酵,并进行发酵料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粪料的酸香味最浓郁,质地最松软,猪采食无选择性,pH下降至4以下。同时,粪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73%、18.63%,粗纤维含量分别为9.88%、15.75%,营养品质最佳。从初步研究结果看,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的发酵混合料可以代替一定比例的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

关键词:鸡粪;农副产品;发酵;营养成分

中图分类号:S816.4+9;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371-03

当前,家禽粪便已成为武汉地区重要的污染源,如何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仍然值得研究[1]。鸡粪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尤其是粗蛋白质较多。国内外在将鸡粪作为再生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上做了许多探索[2,3],如干燥法、青贮法、化学法、热喷法和发酵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处理能消除致臭物质,杀灭有害微生物和降低有害物质残留,从而可提高鸡粪作为饲料的适口性、安全性和贮存性。中国有些地方已采取这些方法将以前臭味熏天、用作肥料的鸡粪,安全转化成了畜禽饲料[4]。微生态发酵法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笔者选用武汉地区产的花生藤粉、麦麸、米糠作辅料,以北京思科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速酵宝”作发酵剂,探讨鸡粪与不同配比的农副产品发酵后作为商品肥育猪饲料的可行性,为把鸡粪转变成肥育猪饲料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复合益生菌:北京思科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专用发酵菌包—速酵宝,由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及其增殖促进剂组成。

供试鸡粪:采集于武汉市天牧养殖场笼养蛋鸡舍当天排出的无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残留的鲜粪(粗水分含量50%左右)。收集时,不用水冲洗,用铁铲收集,尽可能除去粪中掉落的鸡毛和饲料。

辅料(疏松剂):花生藤粉,购自武汉市黄陂区一农户当年刈割的新鲜秸秆自然风干后粉碎而得。麦麸、三七糠购自武汉市新农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1.2 鸡粪处理

将鲜粪除杂,充分搅拌混合后分成6份,作不同试验处理。鸡粪与辅料比例及复合菌用量,见表1,每种处理设一个重复。

按表1充分混合均匀,直至无团状鸡粪为止。水分控制在30%~40%(可视干湿度增减水量)。然后装入专用发酵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在25~30 ℃的室温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中途颠翻一次。发酵至出现酸香味、酒香味时停止。

1.3 指标测定

感官性状检查:发酵结束后,拆袋摊开,分别检查各组试验混合料的气味、质地、适口性。并取粪料样5 g,加入10 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1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测定pH。

常规养分测定:在发酵结束后,分别从每试验组中取样100 g,置于37 ℃温箱内干燥72 h,用研钵研细,过0.25 mm筛,进行下列指标测定。

粗蛋白质:凯氏微量定氮法(GB-6432-94),用国产UDK126D型蛋白质测定仪测定。

粗纤维:酸碱洗涤-重量法(GB-6434-94),用国产CXC-06粗纤维测定仪测定。

粗脂肪:索式抽提法(GB-6433-94),用SZF-06A型脂肪测定仪测定。

粗灰分:灼烧法(GB-6438-92),用SX2-4-10型高温炉测定。

1.4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于2011年10月,在武汉市天牧养殖场试验猪舍和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学实验室进行。

1.5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测定数据,均采用SAS 10.1版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n=3)表示,并作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料感官性状

由表2可看出,鸡粪混合料发酵后,粪臭味消失,质地柔软、松散,都呈现出香酸味,尤以2、4组酸香味较浓郁,pH最小。这说明在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及其他促进纤维素分解的细菌处于优势地位。用发酵料饲喂肥育猪,2、4组饲料适口性较好,无选择性。其他组料,表现出选择性采食。

2.2 发酵料营养成分

由表3可知,风干状态下的发酵鸡粪混合料中粗蛋白质高于18%的有2、3、4组,粗脂肪含量高于3%的有2、4组,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有2、4组,粗灰分低于23%的有2、3、4组。相比较而言,2、4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测定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辅料对微生物发酵鸡粪料的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在6种配比设计中,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的香味最浓郁、猪采食无选择性,pH下降到4以下。在此pH环境下,发酵料中有害细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难以生存,且受到耐酸有益菌排挤而受到抑杀[5]。同时,两组粪料的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肥育猪猪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0%以下[6],可见发酵后的鸡粪混合料可替代一定比例的肥育猪配合饲料饲喂肉猪。但替代比例及饲喂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同种鸡粪与不同种类、不同比例辅料进行微生态发酵,发酵后混合料品质有较大差别,这除与3种辅料本身的品质存在差别以外,还与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繁殖的活菌数量不同有关[7]。6种配比发酵料的水分含量、环境温度和氧气控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物料的碳氮比组成不一样。细菌生长繁殖时所需要的碳氮比是(20~25)∶1[8],若碳氮比值低,可供消耗的碳素过多,氮素相对缺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受限制,有机物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9]。鸡粪本身含有较高的氮素[10],鸡粪发酵时添加辅料是要提供适宜的碳素,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若鸡粪发酵处理提供的碳素不足消耗,则氮素养分相对过剩会使过多的氮挥发,从而导致鸡粪发酵品质差别。本试验表明,适合比例的麸皮、花生藤粉宜于作鸡粪发酵的辅料。

在中国粮食生产不足、畜禽饲料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将鸡粪料作为饲料资源开发意义重大。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鸡粪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不消耗燃料和电力,生产成本低,操作可因地制宜,简单易行。而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臭气,对环境污染少,这为广大农村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经济适用的途径。发酵后的菌体蛋白料与少量蛋白质饲料和谷物类能量饲料搭配,可直接饲喂肥育猪。这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形成环保的生态养殖链,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乃弟,沙 茜,普劲松.武汉市畜禽养殖污染状况调查及建议[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405-410.

[2] 孔 源,韩鲁佳.我国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6):92-96.

[3] 刘燕云,孙 瑛,于林洁.无公害家禽养殖中鸡粪无害化处理再利用的几种加工方法[J].新疆畜牧业,2008(2):43-44.

[4] 王建彬.规模化养鸡场鸡粪用作再生饲料的探讨[J].河南畜牧兽医,2010,31(3):3-4.

[5]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6] 符林升,熊本海,高华杰.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9(10):34-39.

[7] 周庆安,刘文安,邓留坤.动物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J].饲料博览,2003(4):11-13.

[8] 朱国安,张树旺,田院平,等.蛋鸡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3):4-6.

[9] 李 伟,牛素琴,张光辉,等.粪便资源化处理技术在规模鸡场的应用[J].中国家禽,2009,31(19):50-51.

[10] 李铁坚.鸡粪饲料喂猪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猪业,2008(5):51-54.

摘要:应用复合微生态制剂—速酵宝,以麸皮、三七糠、花生藤粉为辅料,按照不同比例与鸡粪混合后在室温下进行发酵,并进行发酵料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粪料的酸香味最浓郁,质地最松软,猪采食无选择性,pH下降至4以下。同时,粪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73%、18.63%,粗纤维含量分别为9.88%、15.75%,营养品质最佳。从初步研究结果看,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的发酵混合料可以代替一定比例的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

关键词:鸡粪;农副产品;发酵;营养成分

中图分类号:S816.4+9;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371-03

当前,家禽粪便已成为武汉地区重要的污染源,如何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仍然值得研究[1]。鸡粪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尤其是粗蛋白质较多。国内外在将鸡粪作为再生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上做了许多探索[2,3],如干燥法、青贮法、化学法、热喷法和发酵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处理能消除致臭物质,杀灭有害微生物和降低有害物质残留,从而可提高鸡粪作为饲料的适口性、安全性和贮存性。中国有些地方已采取这些方法将以前臭味熏天、用作肥料的鸡粪,安全转化成了畜禽饲料[4]。微生态发酵法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笔者选用武汉地区产的花生藤粉、麦麸、米糠作辅料,以北京思科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速酵宝”作发酵剂,探讨鸡粪与不同配比的农副产品发酵后作为商品肥育猪饲料的可行性,为把鸡粪转变成肥育猪饲料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复合益生菌:北京思科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专用发酵菌包—速酵宝,由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及其增殖促进剂组成。

供试鸡粪:采集于武汉市天牧养殖场笼养蛋鸡舍当天排出的无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残留的鲜粪(粗水分含量50%左右)。收集时,不用水冲洗,用铁铲收集,尽可能除去粪中掉落的鸡毛和饲料。

辅料(疏松剂):花生藤粉,购自武汉市黄陂区一农户当年刈割的新鲜秸秆自然风干后粉碎而得。麦麸、三七糠购自武汉市新农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1.2 鸡粪处理

将鲜粪除杂,充分搅拌混合后分成6份,作不同试验处理。鸡粪与辅料比例及复合菌用量,见表1,每种处理设一个重复。

按表1充分混合均匀,直至无团状鸡粪为止。水分控制在30%~40%(可视干湿度增减水量)。然后装入专用发酵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在25~30 ℃的室温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中途颠翻一次。发酵至出现酸香味、酒香味时停止。

1.3 指标测定

感官性状检查:发酵结束后,拆袋摊开,分别检查各组试验混合料的气味、质地、适口性。并取粪料样5 g,加入10 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1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测定pH。

常规养分测定:在发酵结束后,分别从每试验组中取样100 g,置于37 ℃温箱内干燥72 h,用研钵研细,过0.25 mm筛,进行下列指标测定。

粗蛋白质:凯氏微量定氮法(GB-6432-94),用国产UDK126D型蛋白质测定仪测定。

粗纤维:酸碱洗涤-重量法(GB-6434-94),用国产CXC-06粗纤维测定仪测定。

粗脂肪:索式抽提法(GB-6433-94),用SZF-06A型脂肪测定仪测定。

粗灰分:灼烧法(GB-6438-92),用SX2-4-10型高温炉测定。

1.4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于2011年10月,在武汉市天牧养殖场试验猪舍和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学实验室进行。

1.5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测定数据,均采用SAS 10.1版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n=3)表示,并作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料感官性状

由表2可看出,鸡粪混合料发酵后,粪臭味消失,质地柔软、松散,都呈现出香酸味,尤以2、4组酸香味较浓郁,pH最小。这说明在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及其他促进纤维素分解的细菌处于优势地位。用发酵料饲喂肥育猪,2、4组饲料适口性较好,无选择性。其他组料,表现出选择性采食。

2.2 发酵料营养成分

由表3可知,风干状态下的发酵鸡粪混合料中粗蛋白质高于18%的有2、3、4组,粗脂肪含量高于3%的有2、4组,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有2、4组,粗灰分低于23%的有2、3、4组。相比较而言,2、4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测定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辅料对微生物发酵鸡粪料的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在6种配比设计中,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的香味最浓郁、猪采食无选择性,pH下降到4以下。在此pH环境下,发酵料中有害细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难以生存,且受到耐酸有益菌排挤而受到抑杀[5]。同时,两组粪料的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肥育猪猪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0%以下[6],可见发酵后的鸡粪混合料可替代一定比例的肥育猪配合饲料饲喂肉猪。但替代比例及饲喂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同种鸡粪与不同种类、不同比例辅料进行微生态发酵,发酵后混合料品质有较大差别,这除与3种辅料本身的品质存在差别以外,还与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繁殖的活菌数量不同有关[7]。6种配比发酵料的水分含量、环境温度和氧气控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物料的碳氮比组成不一样。细菌生长繁殖时所需要的碳氮比是(20~25)∶1[8],若碳氮比值低,可供消耗的碳素过多,氮素相对缺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受限制,有机物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9]。鸡粪本身含有较高的氮素[10],鸡粪发酵时添加辅料是要提供适宜的碳素,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若鸡粪发酵处理提供的碳素不足消耗,则氮素养分相对过剩会使过多的氮挥发,从而导致鸡粪发酵品质差别。本试验表明,适合比例的麸皮、花生藤粉宜于作鸡粪发酵的辅料。

在中国粮食生产不足、畜禽饲料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将鸡粪料作为饲料资源开发意义重大。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鸡粪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不消耗燃料和电力,生产成本低,操作可因地制宜,简单易行。而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臭气,对环境污染少,这为广大农村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经济适用的途径。发酵后的菌体蛋白料与少量蛋白质饲料和谷物类能量饲料搭配,可直接饲喂肥育猪。这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形成环保的生态养殖链,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乃弟,沙 茜,普劲松.武汉市畜禽养殖污染状况调查及建议[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405-410.

[2] 孔 源,韩鲁佳.我国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6):92-96.

[3] 刘燕云,孙 瑛,于林洁.无公害家禽养殖中鸡粪无害化处理再利用的几种加工方法[J].新疆畜牧业,2008(2):43-44.

[4] 王建彬.规模化养鸡场鸡粪用作再生饲料的探讨[J].河南畜牧兽医,2010,31(3):3-4.

[5]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6] 符林升,熊本海,高华杰.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9(10):34-39.

[7] 周庆安,刘文安,邓留坤.动物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J].饲料博览,2003(4):11-13.

[8] 朱国安,张树旺,田院平,等.蛋鸡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3):4-6.

[9] 李 伟,牛素琴,张光辉,等.粪便资源化处理技术在规模鸡场的应用[J].中国家禽,2009,31(19):50-51.

[10] 李铁坚.鸡粪饲料喂猪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猪业,2008(5):51-54.

摘要:应用复合微生态制剂—速酵宝,以麸皮、三七糠、花生藤粉为辅料,按照不同比例与鸡粪混合后在室温下进行发酵,并进行发酵料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粪料的酸香味最浓郁,质地最松软,猪采食无选择性,pH下降至4以下。同时,粪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73%、18.63%,粗纤维含量分别为9.88%、15.75%,营养品质最佳。从初步研究结果看,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的发酵混合料可以代替一定比例的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

关键词:鸡粪;农副产品;发酵;营养成分

中图分类号:S816.4+9;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371-03

当前,家禽粪便已成为武汉地区重要的污染源,如何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仍然值得研究[1]。鸡粪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尤其是粗蛋白质较多。国内外在将鸡粪作为再生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上做了许多探索[2,3],如干燥法、青贮法、化学法、热喷法和发酵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处理能消除致臭物质,杀灭有害微生物和降低有害物质残留,从而可提高鸡粪作为饲料的适口性、安全性和贮存性。中国有些地方已采取这些方法将以前臭味熏天、用作肥料的鸡粪,安全转化成了畜禽饲料[4]。微生态发酵法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笔者选用武汉地区产的花生藤粉、麦麸、米糠作辅料,以北京思科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速酵宝”作发酵剂,探讨鸡粪与不同配比的农副产品发酵后作为商品肥育猪饲料的可行性,为把鸡粪转变成肥育猪饲料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复合益生菌:北京思科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专用发酵菌包—速酵宝,由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及其增殖促进剂组成。

供试鸡粪:采集于武汉市天牧养殖场笼养蛋鸡舍当天排出的无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残留的鲜粪(粗水分含量50%左右)。收集时,不用水冲洗,用铁铲收集,尽可能除去粪中掉落的鸡毛和饲料。

辅料(疏松剂):花生藤粉,购自武汉市黄陂区一农户当年刈割的新鲜秸秆自然风干后粉碎而得。麦麸、三七糠购自武汉市新农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1.2 鸡粪处理

将鲜粪除杂,充分搅拌混合后分成6份,作不同试验处理。鸡粪与辅料比例及复合菌用量,见表1,每种处理设一个重复。

按表1充分混合均匀,直至无团状鸡粪为止。水分控制在30%~40%(可视干湿度增减水量)。然后装入专用发酵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在25~30 ℃的室温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中途颠翻一次。发酵至出现酸香味、酒香味时停止。

1.3 指标测定

感官性状检查:发酵结束后,拆袋摊开,分别检查各组试验混合料的气味、质地、适口性。并取粪料样5 g,加入10 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1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测定pH。

常规养分测定:在发酵结束后,分别从每试验组中取样100 g,置于37 ℃温箱内干燥72 h,用研钵研细,过0.25 mm筛,进行下列指标测定。

粗蛋白质:凯氏微量定氮法(GB-6432-94),用国产UDK126D型蛋白质测定仪测定。

粗纤维:酸碱洗涤-重量法(GB-6434-94),用国产CXC-06粗纤维测定仪测定。

粗脂肪:索式抽提法(GB-6433-94),用SZF-06A型脂肪测定仪测定。

粗灰分:灼烧法(GB-6438-92),用SX2-4-10型高温炉测定。

1.4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于2011年10月,在武汉市天牧养殖场试验猪舍和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学实验室进行。

1.5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测定数据,均采用SAS 10.1版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n=3)表示,并作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料感官性状

由表2可看出,鸡粪混合料发酵后,粪臭味消失,质地柔软、松散,都呈现出香酸味,尤以2、4组酸香味较浓郁,pH最小。这说明在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及其他促进纤维素分解的细菌处于优势地位。用发酵料饲喂肥育猪,2、4组饲料适口性较好,无选择性。其他组料,表现出选择性采食。

2.2 发酵料营养成分

由表3可知,风干状态下的发酵鸡粪混合料中粗蛋白质高于18%的有2、3、4组,粗脂肪含量高于3%的有2、4组,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有2、4组,粗灰分低于23%的有2、3、4组。相比较而言,2、4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测定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辅料对微生物发酵鸡粪料的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在6种配比设计中,7 kg鸡粪+3 kg麸皮组、7 kg鸡粪+1.5 kg麸皮+1.5 kg花生藤粉组的香味最浓郁、猪采食无选择性,pH下降到4以下。在此pH环境下,发酵料中有害细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难以生存,且受到耐酸有益菌排挤而受到抑杀[5]。同时,两组粪料的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肥育猪猪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0%以下[6],可见发酵后的鸡粪混合料可替代一定比例的肥育猪配合饲料饲喂肉猪。但替代比例及饲喂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同种鸡粪与不同种类、不同比例辅料进行微生态发酵,发酵后混合料品质有较大差别,这除与3种辅料本身的品质存在差别以外,还与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繁殖的活菌数量不同有关[7]。6种配比发酵料的水分含量、环境温度和氧气控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物料的碳氮比组成不一样。细菌生长繁殖时所需要的碳氮比是(20~25)∶1[8],若碳氮比值低,可供消耗的碳素过多,氮素相对缺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受限制,有机物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9]。鸡粪本身含有较高的氮素[10],鸡粪发酵时添加辅料是要提供适宜的碳素,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若鸡粪发酵处理提供的碳素不足消耗,则氮素养分相对过剩会使过多的氮挥发,从而导致鸡粪发酵品质差别。本试验表明,适合比例的麸皮、花生藤粉宜于作鸡粪发酵的辅料。

在中国粮食生产不足、畜禽饲料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将鸡粪料作为饲料资源开发意义重大。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鸡粪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不消耗燃料和电力,生产成本低,操作可因地制宜,简单易行。而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臭气,对环境污染少,这为广大农村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经济适用的途径。发酵后的菌体蛋白料与少量蛋白质饲料和谷物类能量饲料搭配,可直接饲喂肥育猪。这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形成环保的生态养殖链,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乃弟,沙 茜,普劲松.武汉市畜禽养殖污染状况调查及建议[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405-410.

[2] 孔 源,韩鲁佳.我国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6):92-96.

[3] 刘燕云,孙 瑛,于林洁.无公害家禽养殖中鸡粪无害化处理再利用的几种加工方法[J].新疆畜牧业,2008(2):43-44.

[4] 王建彬.规模化养鸡场鸡粪用作再生饲料的探讨[J].河南畜牧兽医,2010,31(3):3-4.

[5]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6] 符林升,熊本海,高华杰.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9(10):34-39.

[7] 周庆安,刘文安,邓留坤.动物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J].饲料博览,2003(4):11-13.

[8] 朱国安,张树旺,田院平,等.蛋鸡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3):4-6.

[9] 李 伟,牛素琴,张光辉,等.粪便资源化处理技术在规模鸡场的应用[J].中国家禽,2009,31(19):50-51.

[10] 李铁坚.鸡粪饲料喂猪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猪业,2008(5):51-54.

猜你喜欢

营养成分发酵农副产品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浅谈黑米的营养成分与功效
8种广式月饼营养成分分析
海南红毛丹栽培品系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什么叫一、二、三类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