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型结构物运输时驳船强度分析

2014-11-18王文科姜广都鲁华伟邵亮亮高堂钧

山西建筑 2014年24期
关键词:驳船组块船体

王文科 姜广都 鲁华伟 邵亮亮 高堂钧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装公司,天津 300452)

0 引言

SACS 是一款主要用于分析大型结构物的有限元软件。其主要用来校核结构物的强度,首先运用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然后收集环境参数,进而计算结构物在各个工况下的强度,进而验证结构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ANSYS 是大型通用商业化的工程分析软件,能够模拟研究物受到外力荷载所产生的响应,如应力、位移、温度等。根据这些响应可以知道研究物受到外力荷载后的状态,进而判定是否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一座座海洋平台拔地而起,并且由简单的小型平台向复杂大型的规模发展,相应的导管架以及组块的重量和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这就对传统的驳船运输导管架和组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通过运输某大型组块的驳船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两个软件来分析船舶运输过程中,船体在受到外来作用下的强度校核,通过分析计算来改进工作方法以及提出一些好的设想。

1 船体强度的概述及规范要求

1.1 船体强度概述

船体根据船舶结构力学和船体强度的理论和知识,对于甲板驳船的重大件运输中的结构强度问题,按性质可分为总纵强度和局部强度,对于总纵强度,可以在实际的重大件运输中通过压载来使得船体总纵弯曲应力尽量降低,而局部强度则一般较为确定,其取决于局部载荷的大小、分布形式和范围,以及结构的具体布置和尺寸。应用ANSYS 软件来计算船体局部强度时采用1/2 +1 +1/2 的三维舱段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船体的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模型范围见图1,三维有限元模型见图2。

图1 三维有限元模型范围

工程上计算驳船强度时采用直接强度计算法,即我们通常所用到的是有限元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建模区域的选取、货舱结构强度分析、施加载荷、边界条件、结果评估等。

1.2 计算中运用的规范资料

现阶段用于校核船体强度的有限元软件主要是ANSYS,它具有功能强大以及通用性好的优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参照中国船级社的钢制海船入级规范[2,3]。

有限元计算船体强度的问题首先要从建模开始,模型的合理性对计算的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详见《双舷侧散货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2004)[4],在指南中对船舶的模型建立以及网格划分都做了相关要求。

图2 三维有限元模型

图3 端面约束

针对船体所受的荷载,一般采用以下的边界约束:

端面约束:一端独立点约束δx,δy,δz,θx,θz,另一端独立点约束δy,δz,θx,θz(见图3)。

如果船体所受的荷载为左右对称的形式,并且船体结构也是左右对称,则δy=θx=θz=0。

2 驳船强度计算实例

下面采用梦娜公主运输XJ24-3 DPPB 组块的例子来校核船体强度。

首先,采用SACS 软件计算的支反力为计算前提,由于船舶型宽以及组块尺寸的影响,导致拖拉组块的滑道不能压到船体的纵舱壁上,导致船舶左侧一条主腿产生的应力过大,船体强度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但是由于船舶的合同以及敲定、换船带来的一系列后续问题,最终采取了加强船体的方法来提高船体的局部强度,来达到满足运输组块的安全要求。

现将不满足安全荷载条件的主腿应力提出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加强设计来满足运输安全条件,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驳船加强前应力

表2 驳船加强后应力(将结点SEB3 处主腿下的船体进行加强)

船舶局部模型图见图4,船体加强图见图5。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船体FR106 站和FR110 站的最大应力在加强后均满足安全要求,即小于195 MPa 的许用应力,证明本文所采用的加强方案合理可行。

图4 船舶局部模型图

图5 船体加强图

3 结语

针对船舶运输时不满足船体强度要求,由于项目工期以及船舶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不能更换船舶时,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方案。

1)从船舶运输的结构物入手,一般方法是增加结构物的主腿以及斜撑的数量来分担应力;

2)驳船船体加强(如本文所用方法);

3)作为结构物和船舶的介质,船舶滑道在一些时候也是可以做局部的加强,必要时还可以定制滑道来达到降低应力值。

由于当前各国对海洋石油资源的重视,现阶段开发海洋石油资源的导管架及平台的规格以及重量都呈现出更大更重的趋势,根据本人以及各位同事的切身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根据驳船的不同,定制专用滑道,并且滑道的摆放位置一定要作用到船舶强结构之上,例如船体纵舱壁或者纵桁。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当中还应该做到合理预判,也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根据结构物的重量,来预计可能产生的支反力,根据支反力进行计算,提前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然后整理优化,产生最终的合理方案。

[1]API Recommended Practice 2A-WSD (RP 2A-WSD) [J].twenty-first edition,2000(12) :73-74.

[2]国际船级社协会.双壳油船共同结构规范[Z].

[3]中国船级社.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Z].

[4]双舷侧散货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Z].

猜你喜欢

驳船组块船体
船体行驶过程中的压力监测方法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横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驳船谣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2000t驳船改造为起重船吊重试验驳船方案论证
焊接残余应力对船体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赴美军“仁慈”号医院船驻船体会
水下爆炸气泡作用下船体总纵强度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