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策划 先声夺人

2014-11-17马惠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悬念圆锥周长

马惠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课亦是如此。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把新课的开头上好呢?本文试谈几种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方法,大家共同探讨。

一、开门见山,唤起动机

开门见山即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点出课题,引入新课的方式。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它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起到承上启下,吸引学生的作用。

例如:讲“圆的认识”时,老师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圆,“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圆形。”紧接着教师说:“那么,什么叫圆,圆有哪些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由此导入新课。

二、巧设悬念,以疑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悬念,有意识地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疑团,以至于产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心态,引发好奇心,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问:“小明的爷爷从出生到去年(2013年)二月份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去年是多少岁?”从而引出悬念,导入新课。

三、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在新授课导入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从“要我学”自然进入到“我要学”的最佳状态。一般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儿歌、谜语、趣题、竞赛等形式导入新课。这样常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功,使枯燥的学习融于快乐之中。

四、动手操作,身临其境

俗话说:“眼看百遍,不如操作一遍。”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操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课前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和沙子,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让后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思考,积累了感性材料,从而逐步概括出圆锥体积公式。

五、联系实际,自然引入

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联系实际导入是通过回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主动去探索,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研究的对象上去。使学生有物可得,有话可说,是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使学生活动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进行新课学习。

例如:教学“比例尺“时,设问:“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20千米,你能从地图上算出从北京到香港需要多少时间吗?”学生感到困难,顿时生疑,从而形成“悬念”,这时,教师趁势指出,这一节课学习了比例尺,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六、直观演示,因势利导

儿童心理学研究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要在感性材料支持下才能顺利进行。”直观演示是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较直观地感知材料,更加迅速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可使用实物、模型、课件等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思考,从中感知新知识而引入新课。

七、温故知新,促进迁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师可以把旧知识从新知识中单独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引爆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可是学生感到旧知识不旧,新知识不难。

八、简介人物,抛砖引玉

简介人物导入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简要介绍涉及人物的情况而导入新课的教学活动方式。它使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热情进入积极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如何科学准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这在古代是一个难题,但1500年前的中国数学家祖冲之去攻破了这个难题,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测量计算、验证,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特殊关系,计算出了圆的周长,为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用科学家的成果学习新知识。

九、错例讨论,柳暗花明

上课开始就讨论错例,这很新鲜,他使学生从正误对比中,加深理解各种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提高学生严谨思考问题的能力。巧设错题,诱使学生“上到受骗”,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漏洞,修补漏洞,这样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悬念圆锥周长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巧算周长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