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S 在ICU 的应用价值

2014-11-17张燕ZHANGYan

价值工程 2014年31期
关键词:镇静剂脑死亡脑电

张燕ZHANG Yan

(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无锡 214002)

(ICU of Wuxi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02,China)

0 引言

双频指数(BIS)是脑电双频谱,试讲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快速傅里叶转换与双频谱分析得出信息后拟合一个最佳数字,其值从0~100 分度表示,由小到大反映镇静的深度和大脑清醒程度.数值越大反映麻醉越浅,越小则越深。它综合了脑电图(EEG)中频率、功率、位相、谐波等特性,包括了更多的原始EEG 信息,能准确迅速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状况及麻醉药效应,是评估意识状态、镇静深度最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另外在美国有95%的手术室应用了BIS,全球装机>51000 台,BIS 文献资料超过3300 篇[1]。下面通过探讨BIS 对不同患者的监测,为运用于临床应用提供合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经BIS 监测的ICU 患者53例。其中全身多发伤19例、感染性休克10例、重症肺炎12例、颅脑损伤患者15例、颅内感染5例、重度呼吸道感染2例。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3.15±19.21)岁,排除脑肿瘤与颅脑手术者。

1.2 方法

运用GE solar 8000 监护仪上的BIS 模块对ICU 患者进行连续BIS 监测,仔细记录每日9:00~12:00 及15:00~18:00 时段的BIS 值及相关参数,同时给予Ramasy 评分以及部分患者给予RSL85 评分及GCS 评分。进行监测的患者未使用镇静剂或停用镇静剂8h 以上。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 13.0 统计软件的Spearman 秩相关法,分析BIS 值与Ramasy 评分、GCS 评分及RLS85 的关系,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IS 值与Ramasy 评分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性良好,BIS 值与Rls85 评分负相关(P<0.01),相关性良好。BIS值与GCS 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性良好。

3 讨论

3.1 BIS 值在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指导作用

对于大多数ICU 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由机械通气常引起人机排斥,对气管插管不耐受及由于不耐受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耗氧增加等问题,对这部分患者需进行应用镇静剂或肌松药给予适当的镇静。因镇静剂或肌松药剂量的使用不合理常产生不良影响。对镇静剂使用剂量的掌握以及镇静程度准确把握,能很好地减少因镇静剂量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BIS 监测能够直观地看出镇静情况,85-100 分反映清醒状态,65-85 分为镇静状态,40-65 分为麻醉抑制状态,低于40 分可能呈现爆发抑制。文献报道在镇静过程中Ramsay 评分与BIS 值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当Ramsay 评分在3~4 分,镇静状态较好的BIS评分是65-85 分[1],在本次调查中结果与此基本一致。另外通过BIS 模块能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生命指征,可以更加科学有效指导医务人员的调节镇静的剂量及患者的镇静控制的掌握,有效规避因镇静不足或过度镇静造成的影响。合理剂量有效地减少了呼吸机排斥,对机械通气患者能最优化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BIS 监测能使患者更快、更可预测地苏醒,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症状,BIS已被证实可降低术中知晓发生风险约80%,提高了治疗过程的效率、对镇静剂有效地管理,减少药物使用,从而降低了医院成本。

3.2 BIS 颅脑损伤与脑缺血中应用

脑缺血、缺氧往往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脑的新陈代谢与脑电密切相关,缺血和缺氧是大脑损伤的主要因素。BIS 的变化与大脑皮层的耗氧程度有一定关系。周挺等[1]将5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根据转归将早期脑死亡组、脑功能恢复不良组和脑功能恢复良好分三组,对患者进行BIS监测、动脉氧饱和度及颅底氧饱和度,将后两者取差来表示脑代谢情况,结果发现,脑死亡患者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或全部死亡,失去了摄氧与耗氧的能力,因此大脑失去电活动,故没有电信号的变化,因此BIS 值最低。对于脑功能恢复不良组其差值高于正常值,这种情况说明了脑细胞对氧需求增加而氧的摄取及利用发生障碍,此时处于缺氧状态,因此脑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并没有消失,其值介于两组之间。对于功能恢复良好组差值处于正常范围内,脑耗氧并未发生变化,即使脑氧供发生变化,该组BIS 值最高。因此可以看出BIS 监测能够用来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刘汉等[2]对12例轻度和中度颅脑患者进行BIS 监测,研究患者BIS 监测与GCS 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BIS 和GCS 呈直线相关关系,BIS 随GCS 评分的增高而升高。BIS 对于路脑损伤及脑缺血的ICU 患者病情的判断、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3 BIS 在低血糖患者中应用

当血糖将至72mg/dL 时,脑电图的δ 和θ 波会稍微增加,当血糖降至54mg/dl 时,两种波不断增加,当血糖降至32mg/dl 时,α 波伴随着δ 和θ 波在增加的同时反而大幅地减少,当患者低血糖处于昏迷时,此时血糖为36mg/dl,此时BIS 降至46,随着患者的血糖的升高,患者逐渐清醒BIS 升至80,可以看出血糖水平对BIS 有着密切联系。对ICU 患者治疗提供了参考。

3.4 评价脑死亡、心肺脑复苏后脑功能

BIS 较脑电图有很大优势,它几乎不受床旁心电监护、呼吸机的影响,就能够很准确地评估大脑皮质功能,同时有研究者表明BIS 值与脑损伤的程度及心肺复苏后脑功能恢复与GCS 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对脑死亡、心肺脑功能复苏ICU 患者,BIS 的作用还缺乏理论的支持,还需进一步研究。

4 总结

BIS 监测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评分表相比,BIS 监测客观,灵敏,可自动监测,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危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的优势很明显,减少人的主观因素,能简单有效的为医务人员提供可靠参考数据。

总之,BIS 监测具有简单方便、连续、无创、直观等优点,通过BIS 监测和镇静评分,既可以保障镇静程度,防止镇静不足及镇静过度,又为机械通气病人适时脱机、拔管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但BIS 在治疗颅脑损伤、体外循环、心肺脑复苏等特殊疾病时作为有效依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随着BIS 逐渐深入应用与发展,BIS 在ICU 患者的应用上会有更好的空间,给患者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1]周挺,高越,徐国根,等.脑电双频指数评估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可行性[J].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19-320.

[2]刘汉,刘颖.脑电双频指数在ICU 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091-3093.

[3]徐源,李天佐,陈磊,系春花.脑电双频指数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07).

猜你喜欢

镇静剂脑死亡脑电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论采用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挑战*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治疗哮喘重症患者时使用肌松剂及镇静剂的护理
早期使用镇静剂预防热性惊厥引起癫痫的临床观察
脑死亡立法为时尚早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谈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