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2014-11-17

月读 2014年11期
关键词:周期率道路民主

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历程,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强的方法和道路。然而,事实证明,简单移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民仍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从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和探索来看,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新思想新理论开创新道路,建立全新的政治制度。而这一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1年,一批接受过民主与科学思想洗礼的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概念,并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形式。这与当时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同时,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者被誉为实现中国梦的双翼。随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在依法治国的指引下,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可操作的、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为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早在1947年,毛泽东和黄炎培谈到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兴亡周期率时,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中国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借鉴了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适合中国国情,又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道路,是使中国跳出兴亡周期率的光明大道。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因此,我们必须坚定这条道路,有了道路自信,加上理论自信的支撑和制度自信的保障,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翘首可待。

猜你喜欢

周期率道路民主
西江月·延安窑洞对
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式民主
民主,方能打破“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窑洞对”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对黄炎培兴亡周期率说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