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謂僭政?

2014-11-14麥格琉JamesMcGlew美国邏格斯大學古典學系孟慶濤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

古典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城邦時代雅典

麥格琉(James F.McGlew) 著(美国邏格斯大學古典學系)孟慶濤 譯(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

何謂僭政?

麥格琉(James F.McGlew) 著
(美国邏格斯大學古典學系)
孟慶濤 譯
(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

在古風與古典時代希臘城邦發展過程中,僭政究竟發揮了甚麼樣的特殊作用?僭政如何形成?產生了甚麼樣的影響?古代希臘社會形成的歷史表明,“城邦”是這一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元素,並且各城邦在形成過程中大體遵循了共同的歷史道路。僭政實質上是某個人或家族所行使的無限政治權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元前七世紀希臘的一項政治革新。僭政所產生的悖論都和僭主有關。首先,僭主擁有無限權力,同時又深深依賴於對政治和文化話語的有效控制。其次,僭主雖然首先關心自己的安危,但也擔當了城邦發生根本變遷的催化劑,建立了城邦的公共機制和公民機制。僭主既依賴、又推進了其普通同胞的政治意識。希臘城邦,一旦有能力,就會毫不留情地推翻僭政;但同時又有先見之明,能夠認清並保持從僭政中所獲得的利益。對於希臘城邦官僚制的建立來說,僭政經歷是一個激發因素。

Author:James F.M cGlew

is professor at Classics Department,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Rutgers University(NJ 08901,America).E-mail:jmcglew@rci.rutgers.edu

要明瞭古風(Archaic)時代(公元前八至六世紀)與古典(Classical)時代(公元前五、四世紀)希臘城邦發展過程中的僭政及其特殊作用,與瞭解兩個時代的政治環境和文化一樣,至少必須首先設法獲得對於這些共同體本身的初步認識:究竟是甚麼使得它們如此相似,又是甚麼使得它們迥乎不同,各各獨立?

一、古代希臘社會的共同歷史道路

與其他许多西欧国家一样,现代希臘國家是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後誕生的。希臘迭經變遷,從十九世紀30年代開始,中經1974年以美國爲後臺的軍政府倒臺,終於在隨後的歲月廢除了君主制。現代希臘即是領土統一與政治更迭這一雙重變奏的產物。然而,古風希臘與古典希臘的政治世界與此判然有別。古希臘時即已出現某種程度上的真正統一,不過這種統一是不請自來的外部勢力作用的結果,最初是公元前四世紀的馬其頓人,再後來是三百年後的羅馬人。在這種強加的統一最終實現之前,希臘由政治上彼此獨立的分散地域七拼八湊而成。即便有共同體偶爾對他們的鄰邦施加控制,少數幾個強大城邦(如雅典、忒拜和斯巴達)建立了小型帝國,這般控制通常也只是轉瞬即逝,而且限於局部地區。希臘神話提到,只有一個“人間君王”的時代:這個君王就是阿伽門農,阿開奧斯人(希臘人的祖先)在他的率領下奔赴特洛伊同普里阿摩斯及其城邦作戰。然而,儘管古風時代和古典時代的希臘人相信阿伽门农王有眾神眷佑,也有群雄欽敬並聽其差遣,但在他們的記憶中,那個英雄輩出、事蹟輝煌的時代也正是他們飽嘗政治傾軋、歧見紛呈之苦的時代,根本缺乏足以維持真正統一的政治基礎。古風時代與古典時代實際地域上的政治獨立,反映了希臘的地理形勢及其歷史發展。希臘大陸的主體部份由地理差異極大的小單元組成;這些能夠承納城市人口的地區被高山隔開,正如希臘眾島嶼被海洋隔開。鄰近城邦(poleis)之間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包括戰爭)絲毫不難,但要實行擴張和控制卻難如登天。我們對於大陸與海島之間的差異不必太過強調。多數希臘人鄰海而居,八成的希臘大陸則被高山環繞。在諸多希臘共同體之間,交通和旅行可暢通無阻地通過漂洋過海來實現。

然而,古風希臘與古典希臘的政治世界儘管四分五裂,卻存在著諸多文化和宗教上的統一性,許多城邦分享共同的經濟利益。希臘人擁有一種語言、一個宗教、一種文化,以及一個亦真亦幻的歷史。所有的希臘人都說希臘語,雖然各地方言千差萬別,但把希臘人與非希臘人區分開來絕無困難。希臘各個不同地域雖則同樣風雲變幻,但都紀念和敬拜同樣的神祇,講述同樣的故事(他們的祖先同特洛伊人的戰爭即是典範)和錯綜複雜的神話,朝拜那些同樣重要、超越政治意義的宗教聖地,從事大宗貿易,對重大經濟利益(例如,防範外患入侵,遣返逃逸奴隸)與技術(例如軍事術,船舶建造與航海術)實行共享。古風時代與古典時代的希臘人自己也認爲,正是這些紐帶把希臘人聯結在一起,並把他們同其非希臘裔四鄰區別開來。鑒於這些重要的宗教、文化、經濟上的共同性,毫無疑問,希臘各社會儘管各自獨立,卻傾向於遵循類似的歷史道路。這條歷史道路起頭於黑鐵時代末、古風時代初,那時希臘人剛從邁錫尼王宮的陷落(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至公元前1150年)中恢復,希臘半島得以維持堪與昔日邁錫尼相媲美的人口規模。

二、城邦——僭政興起的歷史背景

這一歷史進程中至關重要的成分乃是polis,或者說“城邦”(city-state)。“城邦”是古風希臘與古典希臘(公元前七至五世紀)時期孕育出了僭政的共同體類型。城邦是獨立的城市單位,四周通常環繞著人煙稀少、分割成無數地塊(許多地塊相當狹小)的農作區,這些地塊歸城邦的個體成員所有並由他們耕種。城邦的領土大小及成員數量多多少少各不相同:古典時代某些城邦邦民不過數百,有些城邦卻多達三萬。面積最大的要數雅典,而阿提卡的某些村落,正如城邦領地名稱所示,中心輻射周邊甚至超過30公里。城邦不但爲個人和集體的宗教性及一般性公共活動劃撥財物經費,還提供活動場所。城邦的意識形態特徵和政治特徵同其外部形態相適應。城邦有清晰明瞭的成員身份意識(也就是說,它擁有邦民,即politai),成員們認爲他們應對城邦表示基本的政治忠誠,公民的政治參與身份(邦民身份)也應基於他們對城邦的忠誠。邦民通過城邦的法律和政治機構行使權力。城邦通常沒有國王,所有城邦均對掌權集團的統治和資格(以各種方式並在各種程度上)加以限制。當然,並非所有生活在古風希臘和古典希臘城邦中的人都能在城邦中參與或行使權力,完整的政治權利僅限於成年男性邦民,婦女、客居的外邦僑民及奴隸幾乎不享有權利或只享有少量的權利。

城邦自其建立伊始直到發展至古風時代早期,其社會及政治構造反映了其地理特徵。然而,將城邦的社會和政治特徵解釋爲一種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發展結果,卻是誤入歧途。地理因素可以解釋古風時代與古典時代城邦的獨立性,但難以闡明城邦間制度結構的相似性。很大程度上,某些城邦在地域上同古老的邁錫尼共同體(雅典似乎即是一例)有所重疊,但邁錫尼共同體有國王,而且顯然有固定的貴族,這是一個顯著差異。我們不能完全確定邁錫尼共同體掌權集團的權力範圍,但我們知道,就像青銅時代後期的地中海社會那樣,該共同體將財富、特權以及可能最爲重要的各種形式的技術管理(比如文字書寫和記錄保存、有關農技手段、建造、金屬加工、陶器製作的知識、貿易線路,以及有關社會宗教活動和義務的信息),集中於某些同王室關係密切的小集團之手。我們還知道,這種頭重腳輕、高度集中的構造長久以來雖是邁錫尼希臘的強力之源,但最終被證明是一個致命弱點。這種情況在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200年間尤爲顯著,希臘一座座王宮在那時(因一股人們還不甚明白的力量)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了,用以建立其統治的大部分技術和資料也隨之灰飛煙滅。

這種城邦同希臘王宮之間的對照表明,城邦的興起及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換言之,它發生在諸多不同的共同體內,有形式和實質相類似的過程,是一系列決策的產物。這引出了後文將詳加探究的關於僭政的限定性悖論:僭主無非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行使特定權力,但這種行使又發生在受傳統和權力共享制度限制的政治背景中。希臘城邦及這些傳統本身在古風時代早期,即公元前八世紀初葉開始形成,此時共同體遭遇到多重強大的壓力。這一時代商業和文化大大發展,希臘人開始重新認識更爲廣闊的地中海世界,貿易(最重要的是金屬貿易)將新資源帶入諸多希臘共同體之中,這些共同體似乎主要操控於新社會集團、而非舊土地貴族之手。這些新的財富也與那些至關重要的新技術(借自腓尼基人的字母系統即是一例)緊密相關。此外,新的財富可以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並給財富持有者提供圈錢機器、閒暇和奢侈品,最爲重要的是,它還激發了新的政治需求。在古風希臘城邦的政治創新中,可以找到希臘大陸的舊希臘區、克里特和小亞細亞重新獲得繁榮的證據。但古典時代希臘世界的急劇擴張同樣明顯:這是一個西西里、南意大利以及北非、埃及和黑海海岸的新興城邦指點江山的時代。

新的需求及正在活躍的新興集團無需顛覆新生希臘城邦的基本制度結構,但古風時代早期經歷了第二次社會進步和政治變遷,其緣由爲重裝步兵戰陣的軍事創新,即發現了該陣形的優越性。在希臘城邦中,重裝步兵屬於社會及經濟上的中間階層:他們雖未富有到可以像舊精英範疇的騎士那樣爲共同體效力,卻已有能力自己配備武裝,有閑餘不受凡俗生計所累以便接受足夠的新兵訓練。如果說,新財富注入希臘共同體可能強化了握有資源、充滿冒險精神(或僅僅是由於幸運)以成功從事貿易事業者對於政治權力和特權的訴求的話,那麼,重裝步兵的出現則肯定了一點,即新的政治訴求比新精英取代舊貴族更具有實質性。

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得知產生了城邦:共同體規模擴大,公共空間的重塑。從那些倖存下來的法典的斷卷殘篇,以及後來若干早期城邦的資料,可明顯見出這一點。荷馬史詩講述傳說時代的活動和苦難遭遇,是古風時代早期的文學產物(敘事中摻入了許多其所關注的內容),有助於闡明古風時代早期城邦所面臨的某些問題:比如犯罪與懲罰的性質,繼承問題,共同體權力的限度與範圍。而法典的制定則更多反映了一種新的意識,即共同體需要維持社會秩序并規定邦民義務。法典一定也被視爲政治成就,視爲一個繁雜且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過程的最終結果。這是一項重要成就:法典刻諸文字,並於公共場所公之於眾,可供公眾觀瞻利用(最好設想成年男性邦民粗通文墨);同樣,法典也標誌著一般邦民權力的不斷擴大,他們正以人民(demos)的身份在政治上發揮作用。實際上,公佈法典宣告了共同體的法律架構正操於全體邦民之手。用講求實際的日常術語來說,這意味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英集團專斷的司法權力。

三、僭主與僭政的出現

在這種政治變遷的背景下,僭主們處於何種位置?僭政實質上是某一個人(或家族)所行使的無限政治權力。在公元前650年前後,也就是古風時代中葉,作爲一種觀念和政治現實的僭政出現了。僭政的出現顯然受到了社會、經濟和軍事壓力的驅動。古風時代早期,這種壓力促使城邦的外部形態和法律制度發生變化。乍看起來,僭政似乎只是唯一而充分的回應:僭主是基於自身目的、無視既成法律和政治傳統而行使某種特殊權力的個體。現代歷史充斥著自然生成的、非法的君主政體,不過,希臘僭政的存興衰亡,卻反映了其獨特的歷史力量及其空前絕後的歷史進程。

很大程度上,僭政是公元前七世紀希臘的一項政治革新。在那麼幾個希臘城邦,個別人最早採取種種手段,對他們的城邦建立特殊統治,就好像那是他們的私產。歷史上第一次稱這類特殊的政治人物爲僭主。那時,該詞本身對於希臘人來說也還陌生(它最早出現在古風時期希臘詩人的傳世文學作品中,其中包括阿基洛庫斯的作品),但這個詞本身并不是他們的發明創造。“僭主”顯然是一個外來詞,借自小亞細亞。至少部分由於一些希臘城邦坐落在小亞細亞西部邊陲,所以,希臘大陸人對東方那些大型王國,特別是呂底亞王國知之甚深。“僭主”這個術語顯然並非甚麼溢美之詞,沒人喜歡這樣的稱呼,但它亦非古風時代的希臘人不加區別地丟給其對手和敵人的侮辱之語。僭主既被視爲那種行事與有權有勢者不同的人,同時也被視爲——至少在某些人的眼裏——在共同體中呼風喚雨的人。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差異反映了僭主權力之廣。但除此之外,我們亦須考慮人們對僭主的接受問題:人們認爲僭主擁有無限自由,包括可免於任何指控,這種自由激起了(或被認爲激起)僭主同胞們的欽羨、嫉妒,有時還有憤怒。在此意義上,僭主的權力並非狹義上的政治權力。“僭主快樂嗎?”這一問題貫穿古風時代與古典時代的希臘思想,受到不斷追問。對於現代人來說,僭政權力的本質與人們對僭主的接受這兩個問題似乎截然不同,毫不相干,然而,希臘人對那些他們稱之爲僭主的實權強人表現出來的癡迷,卻反映了僭主現象本身的複雜性:僭主們藉着統制(controlling)城邦,正在爲他們自己的權力創造出一種政治範式(political paradigm)。

就此而言,僭政乃是一種新現象。小亞細亞王國那些被希臘東方鄰邦稱爲“僭主”的人,大概就是君主,拋開同胞對他們是愛是恨而論,他們的權力反映了他們所生活及作用於其中的政治體制。希臘人都知道,一旦東方君主制下的“僭主”遇害,另一個行使同樣正式權力的君主就會取而代之。相反,希臘僭主則與此迥異,非同尋常。僭主們出現的政治背景顯然並不適合保護他們免受其害(而且他們似乎還需要學會如何應付它們),但他們卻執掌著新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大權。簡而言之,正如僭主在古風時代中期乃是新生事物一樣,僭主所行使的權力亦是如此。

要充分理解這些新生權力及其重要意義,體察僭政的興起與衰落,我們首先必須思考僭主們在何種意義上不是新生的。換句話說,雄心勃勃的僭主們究竟援用甚麼模式,來向他們的同胞說明其地位?僭主的同胞又如何看待早期僭主們的所作所爲呢?比如,他們真的是利用其領導才能及那些宗教或軍事領袖,在這些人的輔弼下將權威淩駕於整個共同體之上嗎?

然而,答案並非如此簡單,學者當中也沒有明確統一的意見。必須強調,一位僭主對共同體的掌控的確像極了建城者(oikistes)或立法家(即通常所謂的nomothetes)。假如確實存在著與僭主權力類似的權力,那麼我們在建城者或立法家身上就能找到。立法家與建城者實質上是隨心所欲行使無限權力以進行改革或創建共同體的個體。某個立法家受命創制一套法典,並同時承諾(公開發誓)遵守他所創立的法律,這是通常必須遵守的法律程式。個體立法家訴諸整個共同體,或是因爲若干競爭集團視其爲導師(比如雅典立法家梭倫),或是因爲他似乎以某種方式處身於政爭之外。至於建城者,相比較而言,新邦建設的一切事務都交托他們負責,他們在新邦中的權力實際上幾乎不受甚麼限制。這種類比也有局限性。建城者和立法家被理解为是在行使合乎法律規定的(即便比較特殊)權力。建城者的權力不会比他的性命更长,他死後不可能由其子嗣或其他親屬继位(一旦出現這種狀況,相關人士可能會被視爲僭主)。相反,人们认为城邦自身才是建城者權力的合法繼承人。立法家的權力亦有限制,他只是受命立法,若有逾越,即是讓他自己(及其新法)犯險。

類似之處在於,古風時代的希臘人將受託行使權力的個體置於某種特殊地位,這些人幾乎無不出自貴族精英集團。在此意義上,立法家和建城者類似於共和時期的羅馬獨裁官——獨裁官在羅馬受到特殊威脅之時,即外來勢力給羅馬帶來危險時被推選出來,被授權暫時剝奪雙執政官的權力,並以單獨執政官的身份代行這些權力。在某種意義上,那些未經全體公民多數明示同意,亦未獲憲法授權而實施統治的僭主,確實還需要獲得某種支撐。這也是那些雄心勃勃的僭主所面臨的挑戰:如何證明他們自身以及他們的權力(較之立法家和建城者們的權力更具私人性,也更爲專制)就是城邦所遇問題或憂心之事的唯一救星?而那些被稱爲僭主者,究竟跟他們自己,跟他們的支持者、臣民乃至敵人,說了甚麼呢?

四、僭政的政治本質及其悖論

這些問題的意義表明,僭政毋宁说是一個政治悖論。至少在其臣民的意識中,僭主擁有無限權力:他既控制著城邦內政,亦控制著城邦外交,對他來說,無論想要甚麼,他都能據爲己有(即,他能有效地免於控訴)——正如希臘人所說(及想像)的,只要願意,他能置任何人於死地,亦能給任何人以自由,他還能把任何女人搞到手。然而,他同時又深深依賴於對政治和文化話語的有效控制。多數富庶的城邦,一旦經歷過僭政,都會大興土木,公共空間與公共建築急劇擴張,如此重視公共事業,无疑保證了大批中等階級不至失業並保持政治馴順。但这样做也服務於一個更爲基本的目的:僭主們迫切需要在城邦中大展拳腳來證明他們存在的正當性。對於政治—文化話語方面的矛盾性依賴,有助於解釋希臘僭政的第二個限定性悖論:僭主們儘管關心自己的安危(那種關心有時近乎極端),但仍對其城邦的根本變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僭政统治下的城邦,公共經濟與私人經濟興旺發達,公民意識也覺醒起來。這是僭主行爲(其建築規劃、鼓勵貿易及建立稅制)的直接結果,然而,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僭主的追隨者及其同胞上下一心的產物。

我在《古希臘的僭政與政治文化》(Tyrann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Ancient Greece)中指出,這種話語既成就、亦毀滅了僭主。爲了證明自己的權力正當,僭主們不得不給自己的權力設置界限和條件。實際上,城邦民允許僭政存在的同時,也在學習反抗僭政的手段。希臘世界的僭主們都頗具戲劇性地短命,這反映了他們權力的實質性。不过也有例外,特別是那些面臨來自鄰近共同體持續性威脅的城邦(例如希臘西西里區的城邦),這些城邦經歷了反復而持久的僭政。不過,在多數希臘城邦中,初次僭政經歷都以暴力結束且未有反復。城邦的政治自我意識與獨立性及其集體統治能力,儼然如同其外部特徵一樣變化多端。

最早的希臘僭主是絕佳例子,他們爲圍繞僭政展開的話語如何發揮功效提供了具體信息。繁荣富庶的科林斯是最早經歷僭政的城邦之一,它地處科林斯地峽、靠伯羅奔半島一側那塊將塞隆尼克灣同科林斯灣東西分割開來的陸地上。科林斯版圖已然深入到上述兩灣的海岸線,地處希臘交通要道。公元前七世紀,科林斯充分利用這一地利之便進行貿易和商業擴張,在希臘諸邦之間及山遙水遠的地中海區域運輸貨物,爲科林斯貨物培育了市場。大約公元前650年,出身不明的科林斯人庫普塞盧斯就在这样的时刻登上僭主的权力宝座。支持他政治统治的实质性基礎主要不過是些猜測,但我們確實有雖顯單薄卻不乏趣味的證據,那是一組神諭,很可能由庫普塞盧僭族內庫普塞盧斯或其子柏里安德洛斯那一代杜撰,並公佈於众。人们把神諭尊为來自世所景仰的宗教聖地德爾斐(坐落在科林斯附近的科林斯灣)的訊息,傳達希臘神阿波羅的命令,它們充當了庫普塞盧斯的代言。問題的關鍵并不在於,庫普塞盧僭族要求在科林斯獲得对其特殊地位的神性支持,而在於神諭在塑造僭主中所發揮的作用。在古風時代及古典時代的希臘,訴諸神助已是司空見慣:建城者與立法家們可能杜撰來自德爾斐的神諭;權貴們爲證明他們在其共同體中擁有的专权與特權是正當的,也尋找各種途徑來提出類似訴求。庫普塞盧僭族的神諭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指派給剛剛嶄露頭角的僭主以一个特殊的角色:神諭以無比曉暢的語言宣稱,庫普塞盧斯將“在科林斯执行正義”。

這並非意味著庫普塞盧僭族的僭政一旦建立,就只專門(甚或主要)致力於革新科林斯的司法體系。庫普塞盧僭族在其他方面亦頗有建樹,也爲延續這些創新措施作出了貢獻。世所公認,庫普塞盧斯之子柏里安德洛斯創建了“滑道”(diolkos)——一種原始的(即便簡陋了點兒)海上機械裝置,這種裝置可橫跨科林斯海峽,用於科林斯灣和塞隆尼克灣之間貨物或者船隻的拖運。庫普塞盧僭族對於經濟事務的巨大興趣,在其所建殖民地阿布里喜阿、莱夫卡斯和阿纳克托里昂(三座城市位於科林斯北部希臘區,科林斯的商業和軍事勢力由此滲入到了整個希臘世界)也甚爲顯見。儘管正義的言辭似乎對於庫普塞盧僭族建立僭政至關重要,但我們仍無從肯定,庫普塞盧斯執政前統制科林斯的貴族集團巴克齊亞德僭族就特別不正義。在神諭中,巴克齊亞德僭族的罪行似乎反映的是他們的統治而非他們的行爲特徵:他們是“君王”,顯然,“君王”意味著他們將其他科林斯權貴或富有階層(抑或是科林斯不那麼位高權重之輩)排除在外,不容其染指他們的權力與特權。

雖然一旦執掌了權柄,正義問題就不再是庫普塞盧僭族的基本關切,但正義作爲他们自陳(self-presentation)的基礎也絕非完全主觀的選擇。在正義問題與權力問題之間並不存在涇渭分明的界限。正如立法家標誌著諸多城邦中權貴集團專權統治的轉變,同样,古風希臘的城邦根本上關注的也還是正義。對於希臘人來說,不義只會導致叛亂和內訌(stasis);換言之,不義最終導致混亂不堪。不義作爲政治災難的一種催化劑,其重要意義反映在宗教術語中。狄刻(Dike)是神的化身,有時也被當作宙斯的女兒,希臘人尊崇她,把她視爲共同體得以繁榮的重要保護神。而她的對立面,也是她的孿生姐妹阿狄凱婭(Adikia),則與污穢緊密相關,對於希臘人來說,她是未經矯正的不義所帶來的必然後果(即便偶有遲延)。

然而,正義是一把雙刃劍。宗教和神話的模式亦可跟政治概念相互闡發。神聖的狄刻不可能全然不受她那邪惡的孿生姐妹阿狄凱婭的影響。對於希臘人來說,報應或许不可少,但它亦可能跟不義只距一步之遥。庫普塞盧僭族(稱巴克齊亞德僭族不義,並把自己舉薦爲其前任邪行惡徑的復仇者)因爲他們自己的行爲遭到了同樣的報應,他們的所作所爲甚至比之前的巴克齊亞德僭族更放肆,可以說是“君主制”(“一人之治”),應遭天譴。

這似乎是古風希臘僭政的普遍狀況。在雄心勃勃的僭主們所使用的、可予以重構的政治話語例子中,僭政通常與正義關係极为密切:僭政,作爲一種權力形式,在許多城邦中是作爲对可控诉之罪行的懲罰出現的。在西基昂(鄰近科林斯的一個城邦)的奧薩哥拉僭族、雅典的庇西斯特拉僭族,尤其是米提列奈的僭主匹塔科斯等的政治言辭和行爲中,類似的政治話語亦有跡可尋;進而言之,希臘人自己對於僭政的討論證實(恰如对東方王國的君主政制,希臘最爲傑出的史家希羅多德和肅劇作家也把僭主看作獨裁君主):僭主們通常聲稱前任統治者多行不義,而他們自己则是唯一有志於或有能力帶領城邦走上正義之路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僭主們最後往往逾越了權力。

從這一角度看,僭政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我設限的政治現象。希臘大陸的僭政從未將前面所述的轉換維持到第三代,亦很少见到哪个共同體有過兩次以上的僭主經歷。后面这样的僭主只是一些例外。在希臘世界邊緣,經常可以看到持續性的外敵威脅。不過,這些人也被稱作僭主,他們本可歸入獨立的政治統治類型。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這些軍政者所獲得的軍事成功,不僅向他們自己而且向其同胞證明:其權力滲透到公共事務領域乃是正當的。另一方面,希臘大陸的僭主們也發現,僭政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軟禁。雅典立法者梭倫本有機會自立爲僭主,卻選擇了爲其城邦起草法律,他有句名言如是說:“僭主政治是一个可爱的地位,可是没有一条路可以由那里走下台”。除了絕無僅有的一個例外(米提列奈的匹塔科斯),僭主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並且常常斃命於臣民之手。

將僭政的言辭和衰落相聯的推論性解釋引出了一個基本問題:希臘的僭主們殘暴不仁嗎?像現代獨裁者那樣,不惜一切代價傾軋異己,鎮壓叛亂,流放及戕害對手,對多數邦民巧取豪奪,在全地製造恐怖氣氛,他們是這樣統治的嗎?答案決非如此簡單。僭主不會對他們的敵人心慈手軟;暗殺驅逐乃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對付那些堪與其匹敵的貴胄世家更是如此。僭主確曾犯下真實而深重的罪行,但他們似乎向來被當成了箭靶子,而且是非常明確的靶子。除了三十僭主(他們在公元前五世紀末曾統治雅典不足一年的時間,其統治與其說是僭政式的,不如說是寡頭式的)是唯一可能的例外,沒有哪個希臘僭主的手段堪比波爾布特(Pol Pot)——他強迫許多人爲其殘暴統治助紂爲虐,殘殺近四分之一國人。如果古代世界(沒有槍炮)的軍事技術在其中發揮了作用,那麼政治事務同樣如此:雖然僭主們的統治逾越了城邦憲制(legal constitution),但僭政根本上仍是一項政治制度。聽命於他們權力的最引人注目的強制機器是衛隊。衛隊之所以最重要,是因爲衛隊在某種程度上標誌著僭主得到了擁戴,並且通常得到了人民即demos的授權。僭主出現在那些城邦邦民正初步開始參與政治的共同體中,僭主政治的不穩定,恰恰反映出僭主所在的城邦正逐漸趨於穩定。然而,僭主們也爲了對其眾多同胞來說至關重要的問題而鬥爭。某些希臘哲人,最有名的是柏拉圖,將僭政描繪爲某種民主,這根本就是年代錯亂:僭政比民主早出現了一個多世紀。但是,這種描繪依然有所助益:人民統治制度在希臘城邦出現許久以前,僭主就既依賴、也推進了其一般同胞的政治意識。

僭政的政治本質(更確切地說,就是僭主倚仗的是話語的勸服性力量),同本導論將簡要考察的最後一個特徵密切相關:僭主們身後留下的城邦通常比他們創建的城邦更隆盛。無論在何種意義上,都找不到哪個城邦爲僭政式統治所毀的證據。種種跡象表明,經歷僭政後的城邦,人口數量及經濟基礎設施都保持了穩定,邦內和諧得到了加強。其中部分跡象可能反映了僭主們如何殘暴地排除異己——這些人都是其同胞中的精英,通常在政治上更保守且反對革新,也是僭主的最大危險——然而,我們在庫普塞盧僭族統治中所提到的特徵似乎是普遍性的:僭主們系統地建立了他們城邦的公共機制和公民機制。僭主們廣受讚譽,因爲在古風後期及古典時代,他們確立了城邦的精巧繁複的稅收機制,促進了貿易,建立了公共財政,擴展了公民空間;概而言之,他們增進了城邦的公共利益,改善了控制手段,提升並保護了其邦民的福祉。希臘城邦一旦有能力,就會果斷行動,毫不留情地推翻僭政,但他們同時又有先見之明,能夠認清並保持從僭政中所獲得的利益。這讓我們得到最終結論:就希臘城邦向確立官僚制邁進這一主要變化而言,僭政經歷是一個激發因素。不過,最顯著的變化必須通過城邦民的政治態度和期待來加以衡量。

這一切在公元前六世紀末以來我們最爲熟知的雅典城邦表現得尤其明顯。雅典從庇西斯特拉僭族治下半個世紀的僭政中恢復過來。無疑,對於許多雅典人來說,這一經曆痛苦萬分。公元前514年,庇西斯特拉僭族諸子(他們的父親庇西斯特拉圖斯此前早已壽終正寢)的殘暴行徑激起了城邦中一群精英分子的反抗,他們密謀推翻當前統治,顯然還把勢力滲透進了城邦的中等階級。密謀失敗,僭政又延續了四個年頭,直至斯巴達人利用敵對雅典貴族的陰謀採取行動,放逐了希庇亞斯這個庇西斯特拉僭族的最後一位僭主。雅典人同僭政作鬥爭的經歷,一如他們同斯巴達人(斯巴達人意圖通過建立對雅典的控制來解放雅典,從而獲得回報,然而,如此一來,他們就把雅典人對其僭主的痛恨轉移到了自己身上)作鬥爭的痛苦經歷,並未能阻止雅典人抓住機遇重建他們的政治結構。實際上,雅典城邦歷史上緊隨僭政衰落而來的,乃是一個最具開創性並產生了重要後果的政治革新時刻。在雅典的克列斯忒涅斯(儘管有悖常理,因他是一個鄰近城邦的僭主的侄子,但他在塑造後僭政城邦的政治領導中發揮過作用)主政之後,雅典人共同建立了一種政治平等體制,這種體制在半個世紀內直接導向了民主。雅典人從未忘卻過這段經歷,這成了他們政治記憶中的一個重要篇章——儘管他們更願意推想,是他們的祖先、而非斯巴達人消滅了僭政。

*本文爲2013年“重慶市博士後科研專案特別資助”古希臘憲法原論(渝Xm201364)之階段成果;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古希臘憲法研究”(11skc11)成果

附:古風希臘與古典希臘的主要僭主

庫普塞盧僭族(庫普塞盧斯與柏里安德洛斯)(Cypselids[Cypselus and Periander]):科林斯僭主,約在公元前650-580年間進行統治,在科林斯大興土木,建造了大量的公共建築,創立了“滑道”(diolkos),並建立了三個殖民地,即阿布里喜阿、莱夫卡斯和阿纳克托里昂。

代诺门尼僭族(格隆、希耶羅、忒拉緒布洛斯)(Deinomenids[Gelon,Hieron,Thrasyboulos]):公元前五世紀早期革拉(最初)和敘拉古僭主,一位著實帶有溫文爾雅氣質的傑出軍事將領,爲希臘在西西里開疆拓土,遏制迦太基人的勢力,並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公共建設工程。

狄奥尼修斯一世和二世(Dionysius I&II):公元前五世紀後期直至公元前四世紀中期的一對父子僭主,行事暴虐專橫、冷酷無情,靠著文化上的虛偽做作才有那麼一點兒溫情。小狄奥尼修斯博得了哲人柏拉圖的支持,但由於武裝抵抗,遭到其同胞、一群敘拉古人的流放。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90年代革拉僭主,一位成就卓著的軍事領袖,對於革拉的城市擴張亦貢獻甚巨,在反擊西西里人的戰鬥中陣亡,死後格隆(代诺门尼僭族)繼其位。

希司提埃伊欧斯(Histiaeus):公元前六世紀後期小亞細亞海岸的米利都僭主,是波斯的大流士把他推上了權力寶座。希司提埃伊欧斯利用他的地位,充當他的女婿阿立斯塔哥拉斯的謀士,助其在被俘的、小亞細亞的伊奧尼亞人城邦發動起義以對抗波斯。伊奧尼亞起義(公元前499-493年)讓希司提埃伊欧斯殞命,亦成爲波斯在公元前490年和公元前480年對希臘大陸進行遠征的導火索。

呂格達米斯(Lygdamis):納克索斯僭主,大約自公元前550年始統治該島邦達一代之久,是雅典的庇西斯特拉圖斯的積極支持者。

奧薩哥拉僭族(Orthagorids):西基昂僭主,其年代模糊混亂,不過西基昂的僭政似乎大體與科林斯的同時,奧薩哥拉僭族因克里斯提尼(同名的雅典改革家的叔父)重組西基昂諸部落而名動宇內。

庇西斯特拉僭族(庇西斯特拉圖斯及其子希庇亞斯和希帕庫斯)(Peisistratids[Peisistratus and his sons Hippias and Hipparchus]):公元前540年代至公元前510年的雅典僭主,雅典人舉事企圖失敗後,斯巴達人哈尔莫狄欧斯和阿里斯托盖通(受一不懷好意的雅典貴族世家所誘)將其廢黜。

匹塔庫斯(Pittacus):公元前七世紀後期勒斯波斯島上的米提列奈僭主。他的同時代人及對手阿尔凯俄斯的存世詩歌對於其權力的反對至爲明顯。皮塔庫斯以賢達著稱,據說他自願放棄權力,並和其同胞一樣得以善終.如果確有其事,那麼他似乎就是一位將自己從僭主轉化爲立法家的卓越僭主。

波里克拉底(Polycrates):公元前538-522年島邦薩摩斯的僭主,創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實行擴張主義的對外政策;是納克索斯的呂格達米斯的支持者,同埃及的阿瑪西斯二世結成同盟;在薩摩斯主持興建了大量的公共建築,其中包括一座高架渠;後爲波斯人刺死。

忒阿格尼斯(Theagenes):科林斯的鄰邦麦加拉僭主,與庫普塞盧斯同時代(公元前650年以後)。據說,忒阿根尼斯在衛隊的輔助下執掌大權,並通過劫富濟貧博得貧窮邦民階層的支持。

參考文獻[References]

Andrewes,A.The Greek Tyrants.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1956.

Dougherty,C.Poetics of Colonization:From City into Text in Archaic Greece.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Forrest,W.G.Emergence of Greek Democracy,800-400 B.C.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6.

Graham,A.J.Colony and Mother City.2ed.Chicago:Biblio Life LLC,1983.

Hignett,C.A History of the Athenian Constitution to the End of the Fifth Century B.C.Oxford:Clarendon Press,1952.

Kurke,I.Coins,Bodies,Games and Gold:The Politics of Meaning in Archaic Gree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Lewis,S.Greek Tyranny.Bristol:Bristol Phoenix Press,2009.

Lewis,S.,ed.Ancient Tyrann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Malkin,I.Religion and Colonization in Ancient Greece.Leiden:Brill,1987.

McGlew,J.Tyrann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Ancient Greec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Meier,C.Die Entstehung des Politischen bei den Griech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80.

Morgan,Kathryn N.,ed.Popular Tyranny:Sovereignty and Its Discontents in Ancient Greec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3.

Mossé,C.La tyrannie dans la Grèce antique.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coll.Quadrige,1969/2004.

Odgen,D.The Crooked Kings of Ancient Greece.London:Routledge Press,1997.

Olova,P.“The Early Tyranny.”Dialogues d'histoire ancienne 8(1982):363-80.

Ostwald,M.“Athenian Legislation against Tyranny and Subversion.”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86(1955):110-28.

Raaflaub,K.Entdeckung der Freiheit.Munich:C.H.Beck,1985.

W hat is Tyranny?

Th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real Archaic and Classical territories reflects Greece's geographical situation aswell as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Yet,although the political world of Archaic and Classical Greece was segmented,there was considerabl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unity and many shared economic interests.The Greeks of the Classical and Archaic Periods themselves understood these links as uniting them and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their non-Greek neighbors.Given these important religious,cultural and economic commonalities,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Greek communities,despitetheir independence,tended to follow similar historical paths during their formation.A crucial element of this historical path is the polis or“city-state.”The rise of the city-state and its institutions were also in great part political.In otherwords,itwas the result of a process or a series of decisions thatwere similar in form and substance in many different communities.This suggests the inherent paradox of tyranny:tyrants were men who exerted extraordinary powers in political contexts that were defined by traditions and institutions of power sharing.Tyranny,the virtually unlimited political power exercised by a singleman(or family),is to a great degree a political innovation of 7B.C.E.Itwas then,in several Greek city-states,that particular individuals first took measures to establish extraordinary control over their cities,as if their personal possession.Then,for the first time,political figures of a particular stamp were called tyrannoi.Tyranny related to a tyrantwas verymuch a political paradox.First,the tyrant possessed unlimited powers.Yet at the same time hewas deeply dependenton the effectivemanipulation of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iscourse.Secondly,as concerned as tyrants were about their own security,they nonetheless served a catalyst for fundamental changes to their cities.The tyrant relied on,and helped develop,the political sense of his common fellow citizens.Tyrants systemically built up the public and civic mechanisms of their city-states.The Greek city-states,when they could,acted decisively and without compunction in destroying tyranny,but they were prescient enough to recognize and preserve the advantages that come to them from it.This brings us to our final point:the experience of tyrannywas a catalyst formajor changes to the bureaucratic foundation of Greek city-states.

polis;tyranny;tyrant;justice;eunomia

關鍵詞:

城邦 僭政 僭主 正義 秩序

猜你喜欢

城邦時代雅典
雅典人书店:建在歌剧院里的书店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e时代
e时代
追求健康的时代,你喝啥
e时代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