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通胀预期动态关系分析

2014-11-12毛育晖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货膨胀

毛育晖

内容摘要: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此外,还将模型引入通胀预期变量并设计相关指标,以更加系统的获得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 面板向量自回归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将分省市、自治区搜集相关数据,以采用面板数据处理方法更加深入的分析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此外,本文还将模型引入通胀预期变量并设计相关指标,以更加系统的获得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量与数据

(一)指标选择和度量

农产品价格指标选择和度量。一方面,本文分别选择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作为农产品价格的代理变量。粮食作为一切农产品的基础,其与人民的基本生活密切,因此,以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作为农产品价格的代理变量能够反映农产品基础价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本文将基于各年省份的数据进行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在各省统计年鉴的价格指数项目中都能获得。

通货膨胀指标选择与度量。在以往研究通货膨胀过程中,大多都是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作为通货膨胀的代理指标,本文同样采用该指标来刻画通货膨胀。一方面,该指标获得了理论界的一致认可。另一方面,该指标除了有全国的统计数据外,各省市也分别进行了统计,保证了本文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

通胀预期指标选择与度量。本文认为单独采用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作为通胀预期的代理指标忽略了人们的能动性,即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不只是信息集,还包括了人们对信息集的加工、分析和预测等其他处理的过程。而单独采用消费者预期指数来刻画通胀预期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上年通货膨胀的信息集。因此,本文提出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度量通货膨胀预期的代理变量。具体做法是用上一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乘上本年度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环比变化幅度。

(二)样本选择

根据数据的完整性,以我国31个省市为样本,搜集了2001年至2012年各省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以及消费者预期指数。价格指数来源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的价格指数部分,消费者预期指数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为了得到对相关数据的整体概况,本文对各个变量在样本期内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主要涉及的变量包括通货膨胀率的代理变量—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农产品价格变量—粮食销售价格指数(PRICE_G),消费者预期变量—消费者预期指数(PI),通胀预期变量—消费者预期指数与上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乘积(PCPI_P)。具体描述性结果如表1所示。

从描述性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共搜集了31个省市11年的341个样本。从均值和标准差来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均值及波动比粮食销售价格指数(PRICE_G)要小。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环比数据来看,其均值及波动都相对较小,且均值略高于1,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消费者信心不足,但是由于该指标是基于当时经济形势对未来的判断,因此不能直接用来说明样本期间的整体水平。通过上一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调整后的通胀预期结果(PCPI_P)表明,样本期间,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仍然是较高的,从均值上即可看出基于消费者预期的通胀预期均比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均值要大,并且预期通胀的波动性比实际通胀的波动性也要大,说明消费者在通胀的反应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放大,在出现较大通胀时,消费者往往会将预期更大的通胀,而国家可能会采取相关措施控制通胀;而通胀较小时,消费者也将具有较小的通胀预期,而国家可能不会加强相关控制,市场经济可能使得实际通胀更大,这样一来使得通胀预期的波动更加大,往往出现通胀预期的最小值比实际通胀的最小值要小,通胀预期的最大值比实际通胀的最大值还要大的现象。

实证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既包括了样本的截面特征又包括了时间序列特征,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方面,面板数据很可能没有完全消除相关指标的趋势因素,因此有必要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多种单位根检验方法来对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从单位根结果来看,CPI、PRICE_G的检验的p值基本上表明了不存在单位根,对应数据基本看做是平稳过程,但通货膨胀预期变量PCPI_P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虽然LLC检验、HT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F-ADF检验及F-PP检验都拒绝了含有单位根的原假设,但是Hadri检验同样显著表明并非所有面板均是平稳的。事实上,通过观测通胀预期数据中相关部分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时间趋势。尽管如此,本文仍可将对应数据基本看作是平稳过程。为了使得最终得出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胀膨胀及通胀预期的关系的稳健性。考虑到可能含有面板单位根,本文首先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三者关系,然后采用面板格兰杰检验对三者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在此前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所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均为通货膨胀的代理变量消费者价格指数,因此只能了解到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否对通货膨胀有影响。然而在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以及通胀预期所组成的系统中,这些因素一方面可能受自身前期的影响,一方面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能从前面的模型中得出。1988年,Holtz-Eakin提出了基于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Panel Data Vector Autoregression,PVAR)的估计方法。运用该方法既可以发挥面板数据的特点,又可以兼顾向量自回归的优势。其除了可以分析滞后项变量对其他变量是否具有显著的影响外,同样可以通过脉冲—响应(impulse-response)分析来更进一步得到变量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endprint

按照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构建滞后三阶的模型如下:

zit=Γ0+Γ1zit-1+Γ2zit-2+Γ3zit-3+fi+di+εt(1)

式中zit为由农产品价格波动代理变量、通货膨胀代理变量和通胀预期代理变量组成的三维向量。根据本文所选变量和检验思路,zit为{PRICE_G,CPI,PCPI_P},zit-1、zit-2、zit-3分别为zit的滞后一阶、滞后二阶和滞后三阶项;Γ0、Γ1、Γ2和Γ3分别为系数矩阵;fi为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效应;dt为不随个体改变的时间虚拟变量;εt为随机干扰项。

该模型中既包括了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效应fi,又包括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zit-1、zit-2、zit-3,因此是包含固定效应的动态面板模型。为获得估计结果,可以首先去除时间效应,然后去除固定效应,最后采用广义据估计(GMM)的方法来获得系数的一直估计量。在具体估计时,去除时间效应通常采用“组内均值差分法”,去除固定效应可以采用Arellano and Bover(1995)推荐的“前向均值差分法”。

本文建立了滞后三阶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事实上,滞后阶数应根据相关准则具体确定的。常用的准则有AIC准则、BIC准则和HQIC准则。本文采用Lutkepohl(1993)提出的修正简化的公式进行滞后阶数的判断。

借助stata11软件的相关命令,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模型最适合的滞后阶数判断准则值及结果如表3所示。

在进行滞后阶数选择时,本文做了更多阶数的相关准则值的计算,鉴于前4阶已经表明了判断结果,因此表3仅给出了模型前4阶相关准则的判别值。经过比较模型的各滞后阶数的AIC*值、BIC*值和HQIC*值,确定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滞后期为4期。进一步,借助连玉君(2009)改进后的面板向量自回归估计方法和对应的stata命令PVAR2,得到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3获得的判定结果,对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计算的通胀预期三个变量及其前三期的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估计,表4按列分别报告了三个变量t期与其自身及其另外两个变量t-1~t-3期的相关关系,或者说是各变量t-1~t-3期项对三个变量t期的影响。从第一列所代表的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的波动受自身前两期、通货膨胀的t-1期以及通胀预期的t-1期和t-3期的影响非常显著。通常来看,若上期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则本期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仍将很大,而若t-2期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很大,本期的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将会减小。第二列所代表的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代理变量消费者价格指数当期的值主要受t-1期和t-2期粮食零售价格波动、通胀预期的影响。第三列所代表的方程的估计结果表明,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计算的通胀预期代理变量主要受t-2期的粮食零售价格波动、消费者价格指数及自身的影响,同时也受t-3期的粮食零售价格波动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

为了分析脉冲响应函数,需要先估计出相关的置信区间。由于脉冲响应函数的矩阵是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的估计系数构建的,因此它们的标准差也需要被考虑进来。本文在计算出脉冲效应函数的标准差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计算出相关的置信区间。设定蒙特卡罗模拟次数为200,画出zit={PRICE_G,CPI,PCPI_P}的脉冲响应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每个子图的横轴表示冲击持续的期数,纵轴可以看出冲击大小及方向,虚线为冲击为0的位置,IRF of A to B表示前者对后者的冲击,即当A发生一个意外的冲击后,会对B照成什么样的影响,各图中上下两条曲线分别表示95%置信水平的上下限,中间曲线为估计的冲击曲线,该曲线接近0代表冲击作用几乎没有。子图1表明,粮食零售价格受到外部冲击发生变化时,将会在第一期对自身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在第二期转为负向作用,在第三期作用不明显,第四期则又出现显著的正向作用,之后冲击作用变得不明显。子图2中,由于上限曲线与0非常接近,表明粮食零售价格受到冲击而变化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子图3表明粮食零售价格受到冲击而变化时,将提高人们对下一期的通货膨胀预期。子图4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受到冲击发生变化时,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是明显的,并且持续4期都将产生影响。子图5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受到冲击发生变化时,将对下一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产生较明显的负向作用,随后几期则无明显作用。子图6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受到冲击后,将对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有两期明显的冲击作用,先正后负。子图7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受到冲击变化时,对接下来一、二期的粮食零售价格产生正向作用。子图8表示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受到冲击变化时,对接下来及其的真实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不明显。子图9是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受到冲击后对自身接下来几期的值的影响,可以看出主要是会在第二期对自身产生影响。

PVAR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以及通胀预期之间是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的。但尽管通过PVAR方法分别获得了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以及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但是还不能判断出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本文进一步采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分析。

(三)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Granger)所开创,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随着面板数据相关研究不断进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到应用,进一步的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相关理论和方法也得到完善。面板格兰杰检验模型如式(2)所示。

(2)

式中αi为各数据截面个体的截距项,βki为变量y的滞后项的待估计系数,γki为变量x的滞后项的待估计系数,εit为白噪声。endprint

连玉君(2009)对Love(2006)研究的stata命令进行了完善,提供了针对面板向量自回归的格兰杰因果Wald检验,可直接通过调用相关命令进行检验。本文对z1it={PRICE_G,CPI,PCPI_P}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方程表示根据被解释的变量构建的检验方程,剔除变量表示假设该变量的考察滞后期的系数全为0,卡方检验滞后期的系数全为0的原假设所构建的统计量,其中单变量中由于考察了滞后四期的解释变量,因此,有四个约束条件,对应的自由度为4,双变量中共有8个约束,对应的自由度为8。在检验时,通常只要有一个系数显著不为0,则对应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会显著。从检验结果的p值可以看出,所有的检验都非常显著,也就是说依次可获得以下结论: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均为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及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均为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及消费者价格指数均为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的格兰杰因。

结论

综上所述,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会造成正向的影响,而通胀预期会不断积累并促使通货膨胀的产生,所以当务之急应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不仅要从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管理通胀预期,而且还应该加强以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引导民众理性对待物价上涨,避免盲目跟随错误信息,加剧通胀预期的形成。一方面农产品是必需消费品,相对来说消费弹性较小,需求刚性较强,宏观调控中抑制需求几乎不可能,只能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农产品相关的单位、协会、研究机构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系,以此来迅速、直观的捕获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同时还应考虑合理构建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系,以此来补充完善我国现有的通货膨胀预期衡量指标缺乏的不足。当前,我国只有诸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之类的反应通货膨胀率的指标,而缺乏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指标。因此,应及时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应时刻关注物价水平、国内外流动性等容易造成公众通胀预期的因素,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制定合适的政策,并尽可能及时地披露其政策目标,加强与公众信息方面的沟通,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预防通货膨胀预期演化成为实际通货膨胀。只有这样,公众才会通过自己所能掌握的信息对未来进行理性预测。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曹慧,韩一军.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对CPI的影响[J].农业展望,2008(4)

3.曾朝宗.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研究[J].价格月刊,2009(2)

4.马敬桂,黄普.农产品价格对CPI和食品价格的冲击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5.宋国青.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G].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2008(6)

6.罗永泰,李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0(7)

7.李会敏,国涓.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05(5)

8.杨志海,王雅鹏.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

9.连玉君,苏治.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09,21(1)endprint

连玉君(2009)对Love(2006)研究的stata命令进行了完善,提供了针对面板向量自回归的格兰杰因果Wald检验,可直接通过调用相关命令进行检验。本文对z1it={PRICE_G,CPI,PCPI_P}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方程表示根据被解释的变量构建的检验方程,剔除变量表示假设该变量的考察滞后期的系数全为0,卡方检验滞后期的系数全为0的原假设所构建的统计量,其中单变量中由于考察了滞后四期的解释变量,因此,有四个约束条件,对应的自由度为4,双变量中共有8个约束,对应的自由度为8。在检验时,通常只要有一个系数显著不为0,则对应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会显著。从检验结果的p值可以看出,所有的检验都非常显著,也就是说依次可获得以下结论: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均为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及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均为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及消费者价格指数均为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的格兰杰因。

结论

综上所述,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会造成正向的影响,而通胀预期会不断积累并促使通货膨胀的产生,所以当务之急应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不仅要从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管理通胀预期,而且还应该加强以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引导民众理性对待物价上涨,避免盲目跟随错误信息,加剧通胀预期的形成。一方面农产品是必需消费品,相对来说消费弹性较小,需求刚性较强,宏观调控中抑制需求几乎不可能,只能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农产品相关的单位、协会、研究机构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系,以此来迅速、直观的捕获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同时还应考虑合理构建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系,以此来补充完善我国现有的通货膨胀预期衡量指标缺乏的不足。当前,我国只有诸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之类的反应通货膨胀率的指标,而缺乏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指标。因此,应及时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应时刻关注物价水平、国内外流动性等容易造成公众通胀预期的因素,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制定合适的政策,并尽可能及时地披露其政策目标,加强与公众信息方面的沟通,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预防通货膨胀预期演化成为实际通货膨胀。只有这样,公众才会通过自己所能掌握的信息对未来进行理性预测。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曹慧,韩一军.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对CPI的影响[J].农业展望,2008(4)

3.曾朝宗.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研究[J].价格月刊,2009(2)

4.马敬桂,黄普.农产品价格对CPI和食品价格的冲击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5.宋国青.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G].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2008(6)

6.罗永泰,李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0(7)

7.李会敏,国涓.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05(5)

8.杨志海,王雅鹏.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

9.连玉君,苏治.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09,21(1)endprint

连玉君(2009)对Love(2006)研究的stata命令进行了完善,提供了针对面板向量自回归的格兰杰因果Wald检验,可直接通过调用相关命令进行检验。本文对z1it={PRICE_G,CPI,PCPI_P}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方程表示根据被解释的变量构建的检验方程,剔除变量表示假设该变量的考察滞后期的系数全为0,卡方检验滞后期的系数全为0的原假设所构建的统计量,其中单变量中由于考察了滞后四期的解释变量,因此,有四个约束条件,对应的自由度为4,双变量中共有8个约束,对应的自由度为8。在检验时,通常只要有一个系数显著不为0,则对应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会显著。从检验结果的p值可以看出,所有的检验都非常显著,也就是说依次可获得以下结论: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均为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及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均为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及消费者价格指数均为基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通胀预期的格兰杰因。

结论

综上所述,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会造成正向的影响,而通胀预期会不断积累并促使通货膨胀的产生,所以当务之急应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不仅要从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管理通胀预期,而且还应该加强以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引导民众理性对待物价上涨,避免盲目跟随错误信息,加剧通胀预期的形成。一方面农产品是必需消费品,相对来说消费弹性较小,需求刚性较强,宏观调控中抑制需求几乎不可能,只能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农产品相关的单位、协会、研究机构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系,以此来迅速、直观的捕获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同时还应考虑合理构建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系,以此来补充完善我国现有的通货膨胀预期衡量指标缺乏的不足。当前,我国只有诸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之类的反应通货膨胀率的指标,而缺乏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指标。因此,应及时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应时刻关注物价水平、国内外流动性等容易造成公众通胀预期的因素,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制定合适的政策,并尽可能及时地披露其政策目标,加强与公众信息方面的沟通,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预防通货膨胀预期演化成为实际通货膨胀。只有这样,公众才会通过自己所能掌握的信息对未来进行理性预测。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曹慧,韩一军.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对CPI的影响[J].农业展望,2008(4)

3.曾朝宗.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研究[J].价格月刊,2009(2)

4.马敬桂,黄普.农产品价格对CPI和食品价格的冲击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5.宋国青.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G].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2008(6)

6.罗永泰,李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0(7)

7.李会敏,国涓.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05(5)

8.杨志海,王雅鹏.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

9.连玉君,苏治.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09,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货膨胀
新疆旅游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对通货膨胀的几点反思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