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探讨

2014-11-10邱雪芹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

邱雪芹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问题越来越重视。生物灾害是危及林业资源的重要杀手,要加强季节性和常规性的技术防治,达到减轻或降低我国生物灾害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探究关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对于现实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此,结合美国白蛾成灾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林业绿化;生物灾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美丽中国”,林业绿化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各个城市都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美化环境的同时,直接给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寄生与繁衍的物质条件。林业有害生物在很多地区频繁爆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仅依靠资源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对加强林业资源的日常保护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方针,将生物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滋长,为林业生长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

1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指导思想分析

在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时,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和建设生态园林区域为最终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重点突出,分片防治,联合防治”的原则。在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明确责任制度,谁经营,谁防治。

在美国白蛾灾害防治措施中,坚持以预防与治理并重,强化监测、检疫,实行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治理措施。防治过程中,坚持以生物制剂农药普防第一代,重点突出防治第三代,有效结合专业防治(飞机防治)和群防群控,通过实地考察,压缩疫区范围,降低美国白蛾密度,减缓灾害的传播速度和扩散速度,实现有效治理美国白蛾灾害的目的。

2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现有难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林业绿化面积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病虫害也在不断增加,为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害生物危害与灾情加重

有害生物在随着我国林业绿化面积的逐年增加而不断增加,使越来越多的林业面积遭受生物的威胁。尤其是单一树种森林面积的增加,给有害生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滋生空间,加剧了森林危害,给园林管理人员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在防治有害生物时使用化学药物,不久生物体内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大量繁衍,威胁森立植被;种类不断增长的有害生物和一些罕见的物种,同样加剧了工作人员的防治难度。

2.2 生物灾害潜在危险

合理的生物数量和种类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一旦某一种生物大量繁衍,便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林业生产,治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对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要加强预防为主,将潜在的危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2.3 虫害灾情反复

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有害生物的根治还是有很多困难。没有被根除的有害生物,依然会借势繁衍,造成灾情的反复爆发。例如松毛虫、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虫害就难以彻底性根除,甚至一些虫害在一些地区年年都会爆发成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难度。

3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3.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采用生物手段,干预林业绿化有害生物,从而达到虫害防治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但是,生物防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由于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我国生物防治大多只限于对某一种生物实施天敌防治。要求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对病虫的生物特征和其天敌的生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在林间合理建立病害的天敌种群,遏制病害的快速繁殖。在防治过程中,建立种群不能给原有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保护林业的目的,是虫害防治工作者面临的工作难题之一。

3.2 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是针对环境干预,通过对有害生物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的变化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目的,它与上文提到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美国白蛾的防治,就是根据美国白蛾自身的生长周期,在5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即各代幼虫孵化末期,针对这一时期的美国白蛾进行杀灭,对于虫口密度较高的寄主树干进行树干打孔注药,最好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按照1:1浓度稀释注干毒杀幼虫。打孔和注药数量要充分结合树干大小的实际情况既定,一般胸径5 cm打1个孔,小于5 cm不打孔,打孔方法及注药量:按角度45度打孔深3 cm、平均每孔能注药3毫升,胸径每增加3~5 cm增加打一个孔(注药量按每公分胸径

1 mL计算:例如胸径10 cm的杨树需要注药10毫升那么就要打孔3个),最后将注过药的打孔用粘泥封住。防治效果非常好。

3.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办法可以结合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药物,其针对性较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治理中,是治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病害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学类制剂和药品,配置出特定的药理学特性的杀虫剂或防治剂。化学防治方式是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中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大多数的生物病害都可以通过化学方式进行杀灭。现行的化学制剂必须要保证其低毒性不能毒害到其他生物物种,还要保证虫害防治的高效性。在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要不断提升化学防治的效果。在保证林业苗木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病害的致命机理对其进行化学手段干预,充分实现对林业内有害生物的持续防治,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的有效方式。

例如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常用两种化学防治技术:(1)对于片林和3行树以上郁闭林,在各代幼虫网幕期采用烟雾机或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超低容量喷雾施药。使用烟雾机施药时,选择植物源农药1.2%苦,将烟乳油与柴油按1:3~5的比例混合,然后喷施烟雾。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施药时,选用25%灭幼脲Ⅲ胶悬剂用水稀释3~5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施药。对4龄后的幼虫,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选用触杀性强的1.2%,烟乳油、1%阿维菌素乳油、溴氰菊酯等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施药。(2)对于3行以下的行道树、村内四旁树和孤立木等,在各代幼虫危害期,采用常量喷雾施药。在4龄前的幼虫网幕期,利用仿生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用担架式或手推式高压机动喷雾机稀释1 500倍进行常量喷雾或稀释500倍用车载式高压喷雾机进行低量喷雾防治。对4龄后的幼虫扩散期,选择触杀性强的1.2%苦,烟乳油、1%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按照稀释倍数的不同,分别进行常量喷雾或者进行低量喷雾防治。

在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还采用了人工物理防治。包括:(1)在美国白蛾各代成虫发生期,结合幼虫的繁殖时间,适时打开频振式杀虫灯,诱导杀除美国白蛾;(2)在美国白蛾各代成虫羽化初盛期,对于趴在树上不擅于活动的成虫,组织大量人工进行捕捉,集中销毁会直接捕杀。剪除网幕方法,在各代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剪下发现的网幕,装袋集中烧毁或者埋深。比较常用的方法还有在美国白蛾各代老熟幼虫化蛹前绑草把,涂药环,在越夏蛹和越冬蛹集中的地方,组织人工挖蛹并销毁。

4 结语

探究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林业生态安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要以科学、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作为辅助。首先,要成立林业虫害防治组织指挥部,建立相应的指挥协调机构,对林业虫害防治做出科学有效的指导,责任到人,全面加强林业虫害的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升防治能力与防治管理水平;其次,建立联合防治机制,被虫害威胁的林业在岁园林绿化面积范围的扩大而逐步增多,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其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之间全力协作,互相交流防治经验,共同推进防治工作更高效、更全面得进行;最后,要加强防治队伍的专业性,严格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要求开展防治工作,通过媒体、广告宣传,鼓励全民动手,营造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科学组织保障措施,辅助先进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有害生物,实现林业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梨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
凉山州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浅谈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