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征与思考

2014-10-25李国正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优势经济发展

李国正 陈 雷 高 波

(1.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格拉斯哥大学 亚当斯密学院,英国 格拉斯哥 G12 8QQ)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伴随着贸易壁垒逐步消除和国际市场一体化,资本的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参与到全球资本流动的潮流中,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压力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财政上相对困难的时期,经济的对外扩张相对放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对外直接投资正在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席卷全球,并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发展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会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已取得的成绩作以阐述和分析,另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毕竟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遵循着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投资模式。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和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独特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 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

过去的二十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最为直观的特征就是其迅猛的发展速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报告的数据显示,1970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量只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4%;而这一数值截止到2008年,已经上升到了15.8%。百分比接近40倍的增长。

从2004年和2005年开始,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出现大幅度的攀升,已经达到了1128亿美元和1175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也是出现新高,分别占13.9%和15.1%。接下来的三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继续进一步增长,分别达到2153亿美元,2855亿美元和2927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也在稳重有升。可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其对外直接投资正在悄悄的改变和影响着世界经济,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征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来说,它们并不能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在技术,品牌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直接投资。它们需要找到一个最为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和角度去完成资本的对外输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国家相对落后,资本积累的阶段也相对较短,并且经验和技术上的问题因此投资基础很多时候不是利用垄断优势,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也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上不得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也就有了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一是,利用相对优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当然也包括依靠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文化优势;二是,通过到发达国家投资收购和兼并来学习和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品牌、设备和人才。

(一)发展中国家之间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贸易壁垒相对宽松和市场环境相对容易进入的国家进行资本的直接输出。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正在采取着南-南对外投资模式,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量在1995年到2003年之间实现了三倍的增长,从1995年的140亿美元的投资量上升到2003年470亿美元。现在,随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财政紧缩,南-南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百分比已经从2007年的25%增长到2010年的34%。

事实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资本对外直接投资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来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像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一些低收入国家,其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投资都是来自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具体来说,中国在2009年已经成为南非最大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两国之间的总贸易额已经超过141亿美元。对于这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Cuervo-Cazurra和Genc教授解释道,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必然产生对国际原料能源等的巨大需求,为了保障获得稳定的原材料和能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控制生产能力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和投资环境大体相似,因此公司在母体国累积的工作经验和发展模式会帮助其在新的客体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这就为公司避免了由于文化的不同和对市场的不熟悉带来的投资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国家政策也会对资本的引进给与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跨国公司直接收购和兼并现象

发展中国家对直接投资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特征就是收购和兼并。这是发展经济体以寻求垄断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收购和兼并。具体来说,直接收购某些国家企业或者业务,获的品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当然也包括生产设备,研发体系,销售模式等有形资产。换句话说,在对发达国家进行资本输出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缺少被国际认知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其必须要先捕获已经被公众熟知和接受的现有品牌,进而打入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并购主要是由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和金砖死过等发展中大国引领的。从金额上看,1990年-2006年间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并购从不足100亿美元的交易量上升到1200亿美元。从收购和兼并的数目上看,从4.5%提高到14%。在这当中,印度塔塔公司在2008年对捷豹路虎汽车公司的收购可以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本次收购为塔塔公司提供了一个战略性机会去拥有自己标志性的品牌,使得其国际业务可以迅速的扩展,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本次收购使得塔塔公司在产品多样化上实现突破,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公司产品划分更为精细,能够准确的切入市场,获取竞争优势。

中国作为亚洲发展中大国,又是金砖四国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数据显示,2003年-2008年,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总规模年增长70%以上,而以跨国并购形式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接近50%。下表显示了2008年发展中国家(地区)10起对打的跨境交易。其中中铝收购力拓的并购案可以列为当年全球最大跨境并购案的第8位。

表1.2008年发展中国家(地区)10起最大的跨境交易情况

NNS控股 埃及 Lafarge SA 法国 4141 Evraz集团 俄罗斯 IPSCO 加拿大 4025华能集团 中国 Tuas能源公司 新加坡 3072为披露投资方 萨特阿拉伯 Oger电信 阿联酋 2850投资者集团 印度 SG国际机场 土耳其 2656未知投资方 中国 AvilcoASA 挪威 2501

三 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新特征的一些担忧

以往的经典理论已经不合适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发达国家的公司是已经拥有知识,技术上的垄断优势,进而对外直接投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等,发展中国家是一边对外投资一边获得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得垄断优势的过程,这是以往投资理论中没有的。那么就面临了很多实际的问题。

通过收购和兼并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收购和兼并公司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被收购的公司会遗留下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现金流问题,产品供应链问题,核心技术的退步和生产设备的老化等,如果旧问题不能解决,不单不会给发展中国家公司带来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反而会使得公司陷入发展的困境,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使得资本大量被套牢,现金流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兼并和收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缩短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展开全球竞争。但是收购和兼并是否能够真正的获得核心技术,并非没有疑问。事实上,被收购的公司是不会把其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出售的。收购的大部分公司往往提供的都是边缘性技术,或者一些简单设备和流水线。这样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并有没获得竞争的优势,相反,可能使公司的发展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真正的核心技术,是需要公司自身的创新和研发体系来完成的,这一点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获得核心竞争优势,不是单纯的靠简单的收购和兼并几家公司就能获得的

收购和兼并的核心是让企业实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双丰收。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来说如何维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才是难点所在。收购和兼并已有的品牌公司只是对外投资的第一步,如何维持已经建立好的供应链关系,和获得源源不断的合伙伙伴的支持才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往往出现的现象是并购即贬值的问题。事实上,一个品牌,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已经成为某个民族,某种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外来者可以将其购的,却很难将其变为自身的东西。如何让被收购公司原有的文化和制度和新公司的目标和战略融为一体才是最为困难的。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都是土生土长自主创新的结果。

根据2006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全球投资报告,发展中国家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价值链和公司战略方面都有着其特有的模式,每个国家之间的情况又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差的差距,因此经济学家们想要研究明白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在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不同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参考。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有其特有的经济学价值。简单分析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化和全球市场的需要,利用扩大市场的战略来获的更多的竞争优势,在这其中,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企业的操作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水品和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收购和兼并的方式实现资本向发达国家的输出,这也对解决发达国家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海尔的美国分公司,超过95%的海尔员工都是来自美国本土。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在走向全球市场的道路上,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更需要如履薄冰,只有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这样才是成功的。

结 语

文章已经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大部分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以南-南投资的形式来完成的;在面对发达国家时,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采取的更多的是收购和兼并的方式来实现直接投资。原因文章也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环境和国情都较为相似,因此南南直接投资更容易使企业获得成功,资本运作也相对容易。而对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的还是比较吃力,面对更为成熟的消费人群和相对饱和的竞争市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表现出更多的为缺乏处理国际矛盾和事件的经验。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也表现出担忧,一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获取,二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等,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品牌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变得举步维艰。

[1]Goldstein,Andrea.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rom Emerging Economies:Composition,Conceptualization and Dire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9.

[2]Luo,Yadong;and Tung,Rosalie L.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A Springboar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July,2007,(4):481-98.

[3]Rugman,A.M.and Verbeke,A.Extending the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internalization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125-137.

[4]Ramamurti,Ravi.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Emerging-Market MNEs? Insightsfrom a Multi-Country Research Project[A].Presented at the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conference Emerging Multinationals: Outward FDI from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C].Copenhagen,Denmark,Oct.2008:9-10.

[5]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Rising FDI into China: The Facts behind the Numbers[M].2007.

猜你喜欢

优势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矮的优势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画与话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