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对师范生素质现状的评价
——以中部六省中小学教师为样本

2014-10-25珍,卫国,曲

当代教师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初任敬业精神师范院校

于 珍,卫 建 国,曲 航 宇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中小学教师对师范生素质现状的评价
——以中部六省中小学教师为样本

于 珍,卫 建 国,曲 航 宇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一线教师和校长对新入职教师的素质如何评价,对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有何建议?这对师范院校更好地培养未来教师尤为重要。针对中部六省中小学教师“关于师范生素质现状”的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认为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任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知识方面和教育科学知识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而在课堂管理能力、敬业精神、课堂知识落实意识与落实能力、处理师生关系能力、课程标准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教师教育要加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范院校要增加学生下基层,到教学一线实习的机会,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管,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师范院校要注重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特别是对未来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

中小学教师;师范生素质;教学实践能力;职业道德

教师的素质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教师教育研究难以回避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而就整个教师教育事业来说,“教师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1]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教育理论界的研究可谓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当下,一线教师和校长对新入职教师的素质如何看?他们最希望师范院校培养出何种素质的教师?他们对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有何建议?这些问题可能并没有得到更多地关注。而这恰恰正是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更多关注的领域。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中小学教育一线,广大的中小学正是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市场,也是师范院校服务的对象,不倾听他们的声音,不关注他们的需求,教师教育改革无异于盲人摸象、坐井观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广大中小教师和校长正是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见证者和检验者。因为作为中小教师或校长,他们“有大量机会接触初入教育领域的新手,评价各类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日常工作”,也“总是第一个看到师范教育计划的成败”。[2]本研究正是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入手,选取了山西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共六个省的18个市县区的168所中小学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 699份,收回1 699份,其中1 685份为有效问卷;另外又以访谈形式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追问,目的是通过了解一线教师视野中新入职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了解目前师范生的素质状况,希望以此为师范院校更好地培养未来教师提供建议和意见。

一、本调查设计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关于教师素质构成的观点层出不穷,但无论何种划分,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教师,其素质必须包括:能教、会教和愿教三个层面,这是设计调查的一个理论基础。因此问卷中师范生素质包括如下一些方面:一般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意识、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知识落实意识与落实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敬业精神。在确定这些项目的基础上,调查从师范生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两个层面来提问,试图通过当前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在到达教学一线后所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来探究师范生的素质现状。

在设计问卷前,本课题组已对本校“顶岗支教、换岗培训”项目中前来培训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校长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了它们对教师素质的构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等问题的看法,为问卷的设计做了大量前期的工作。在能教、会教和愿教三个层面的括约下,也考虑了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对教师素质构成的“本土概念”,*这里借用了陈向明“本土概念”的提法,陈向明认为“本土概念”通常是当事人经常使用的、浸注其情感的、用以表达其看世界方式的那些概念。这里指的是还没有被学术界认可的概念,但确实存在于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日常生活中,在教育教学中他们经常这样说、这样用这些概念。如“课程标准意识”这个概念,就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应有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的意识。“课堂知识落实意识与落实能力” 就是指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有明确的意识,并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师范生的优势

在调查师范生的优势时,问卷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请被调查者对师范生的优势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再以百分比的形式统计出结果,师范生优势从最突出到不突出的排列顺序如表1。

表1 师范生的优势

数据表明:初任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方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和学科专业知识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在课堂知识落实意识和落实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程标准意识、处理师生关系、敬业精神等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总之,如果从“能教、会教和愿教”三个层面来说,师范生在“能教”方面占有优势,在“会教”和“愿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在访谈过程中,亦有大量被访谈的教师称:相对老教师而言,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初任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论和新潮的教育思想,因为他们不会很容易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影响;他们很有活力,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于新的教育理念在实践探究方面表现得更有热情和激情,而且他们愿意花时间去钻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干劲儿足。

对于初任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优势得到一半以上被访教师的认可,选择频率占到全体样本的57.2%。尤其是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和多媒体的利用方面。学科专业知识也是访谈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初任教师所具备的较有优势的方面。“专业知识他们比较好,但课堂管理方面不是很认真。”*下文所有访谈内容都来自对被调查的1685名教师和校长的回答,介于字数限制不作详细标注。“优点是专业知识比较强,掌握新的教学工具的能力比较强,利用这个多媒体和网络方面比我们强。”

三、师范生的不足

在调查师范生的不足时,也是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请被调查者对师范生的不足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再以百分比的形式统计出结果,师范生不足从最突出到不突出的排列顺序如表2。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将近半数参与调查的教师们认为新入职的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强,敬业精神缺乏;一部分老师认为初任教师课堂落实意识、落实能力不强,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和经验不够多;只有少部分教师认为初任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以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存在不足,而在初任教师的优势调查中,这些方面都是被大部分教师所认可的优势。

表2 师范生的不足

1.初任教师最为缺乏的是课堂管理能力

无论是问卷调查结果还是访谈结果都显示初任教师最欠缺的能力就是课堂管理能力。这些来自一线的教师认为初任教师的应变能力比较差,不知道如何管理学生是初任教师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比如调皮学生的管理、因材施教的问题等等。“课堂管理能力差,欠缺敬业精神。新老师们往往不了解小学生的心理,自我意识较强。”“管理不是看谁的个子高或者嗓门儿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智慧的较量。”由此看来,组织课堂和管理课堂是初任教师们最欠缺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是中国师范生独有的问题,美国的纽恩曼对1960年至1983年间关于教师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近百项实验研究进行了归纳,他的研究结果将课堂纪律的维持列为初任教师所遇到的问题的第一位,虽然他的研究60%以上是在美国进行的,然而在美的研究与美国以外国家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初任教师所遇到的问题没有差异。[3]

这种欠缺在我国大部分归因于师范生的实践机会太少,实践能力不够,其实这也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相关,初任教师不仅面临着由师范生向正式角色的转换,也面临着大学校园向中学校园的变化,正处于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他们要经历来自现实的冲击,尽管理论学习了很多,但那只是理想状态,这些理论与方法能否落到实处对初任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除了延长师范生的实习时间,加强师范生接触教学一线的机会和师范生自身的努力适应外,学校对初任教师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2.敬业精神缺乏

大多数受访教师都认为初任教师较缺乏敬业精神。他们认为缺乏敬业精神主要是指初任教师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没有吃苦和钻研精神。因为不热爱所以不会去钻研,也不会对工作尽职尽责。有的教师这样来形容:“现在的初任教师只是将教师这个工作当做一种职业,而不是当做事业”。“他们只是将教师这个职业当做一个暂时的跳板,时刻准备着找机会离开”。“比较浮躁,敬业精神比较差,很懒惰,不爱钻研。”“浮躁,不敬业,不吃苦。”“对于现在的80、90后的初任教师,他们的吃苦精神,责任意识还需要加强。”“有新的教育理念,但缺少敬业精神”。敬业精神较差,奉献精神不足,这些都是受访教师对初任教师的评价。

3.课堂知识落实意识和落实能力不足

除数据的体现之外,访谈中也有老师反应初任教师在课堂知识落实能力方面存在很大欠缺。首先是课堂知识落实意识,作为新任教师往往更多关注如何组织课堂纪律,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拴”在课堂上,因此,即使他们在课下也会认真备课,甚至想把围绕一个知识点的所有相关知识都在一节课内教给学生,但往往会费力不讨好,学生的成绩往往和他所付出的辛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这与初任教师缺乏课堂知识落实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落实能力。“年轻教师有活力,较有亲和力,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有优势,在教学模式方面,新的教学理论容易接受,但是,由于实践能力不够,虽然方法比较多但最后落到实处的可能会不多。老教师经验丰富,责任感强,每节课教的东西能落到实处,能够把握住课堂。” “在教学方面资质上是够的,比如说教学知识点他是知道的,关键是方法怎么浅显易懂,怎么传授给学生,要经过一两年来磨练摸索的,实践能力欠缺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浅显易懂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灌输和引导并自觉开展学习活动,都是在落实环节非常重要的问题,初任教师在这方面往往是力不从心的。

4.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不足

有的教师反应初任教师因为太年轻,对学生的真实心理了解不够,因此不会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找不到老师和学生之间应有的距离。有的教师反应初任教师缺乏老师应有的自信,表现在讲课时与学生交流缺乏自信,这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也会使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变得生疏。

5.课程标准意识不强

教师需要对课标有深刻的领会。“课标是指导我们的,是很细化的东西,能指导到每个单元的每课的学习教育目标的设定,这样才能有重点,才能建设课堂构架,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课标这一块学习很重要。”而初任教师有时会不重视课程标准,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所以初任教师在这方面能力也有待加强。

除以上数据和访谈中都有体现的需要特别关注的五个不足之外,初任教师的另一些不足也值得重视。比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胡主任反映,“在聘任教师的时候,有些本科师范生的真实教师技能往往不如专科生,对于讲课、板书技能他们在大学里收获得太少。”再比如,教师写作能力的欠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准备欠缺、对教师职业踏实精神的欠缺以及知识结构不全面(音体美技能缺乏)、人文素养较差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值得师范院校关注的。

四、中小学教师对师范教育的建议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1 685名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1 107位教师建议应该对在校师范生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占据全体样本人数的65.7%;有1 057位教师建议在校师范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高尚师德和敬业精神,占据全体样本人数的62.7%;有647位教师建议在校师范生应该强化教育科学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占据全体样本人数的38.4%;有561位教师建议在校师范生应该强化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占据体校本人数的33.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一线教师认为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和重视培养学生高尚师德和敬业精神是师范大学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1. 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艺术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未来的教师可以从书本上读到有关教和学的方式的东西,但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亲身经历千差万别的教学情境。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场所,就是学校”。[2]正如美国这位中学校长给师范教育提出的建议一样,访谈中,大多数教师建议在校师范生应该多走上讲台,参与实践。他们建议师范大学至少要拿出一年时间让学生下基层,到教学一线实习。他们认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学校这种真实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而且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实习生的监督管理,让学生扎扎实实到教学一线去实习,不能走过场,不能以假乱真,要检查实习生的教案、教学记录等等。

其中很多教师建议师范生不要等到毕业时才去实习,应该在学习一段理论知识后就要走进课堂去观察,体验,把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操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毕业实习过后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就没有时间去补救,所以他们建议师范院校可以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安排学生实习,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再回到学校补充他们的不足,就有更正和进步的机会,在真正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心理适应能力更强,也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2. 注重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有的校长认为师范生在基本的职业技能、文化知识方面具备之外,要更加强调职业道德素质这方面的培养,要让他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才会动脑筋地去做好做优,不热爱就只能应付交差地去做,所以我们的师范院校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这方面的教育,你参加工作之后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爱是重点,是动力,热爱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他们认为师范院校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教育。因为从教师的使命来说,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与人相处的能力、待人接物的品格与态度都会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亦不可低估。

再次,中小学教师也建议师范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谦虚、踏实的精神。他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有点自大,不虚心,即使是自己不懂、不会也愿意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认为初任教师往往会觉得自己理论水平很高,但却没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没有从零开始踏踏实实地做事精神。

最后,他们提议师范院校也要注重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多传授教师在参加工作后如何应对职业压力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初任教师热情很高,后来因为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会逐渐打磨掉他们的激情。因此,要教育学生走入教师行业必须要有长期心理准备,在学生入学以后要向学生询问是否做好当老师的准备,准备当怎样的老师,在思想、心理素质上都要做好准备。

[1] 叶澜.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C]∥甘肃省教育厅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办公室.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教育暨特殊教育需要和低年级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2] [美] 马萨利. 评师范教育——来自第一线的批评[C]∥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49-551.

[3]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9-260.

PrimaryandMiddleSchoolTeachers’EvaluationoftheQualityoftheNormalStudents—Surve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the Six Provinces of Mid-China

YU Zhen,WEI Jian-guo,QU Hang-yu

(CollegeofTeachersEducation,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4,China)

A survey about the quality of normal students from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six provinces of mid-China indicates:1) the teachers consider the newly-graduate teachers enjoy advantage in aspects as educational ideology, educational techniques, professional and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2) the teachers think that the newly-graduate teachers have obvious shortages in aspects as the ability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to implement knowledge,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onsciousness of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teachers conten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mor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eaching with instru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practice.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enhanc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training, especially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quality of normal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 ̄

G651

A

1674-2087(2014)04-0068-05

2014-09-25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1046)

于珍,女,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卫建国,男,山西平陆人,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曲航宇,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张淑霞]

猜你喜欢

初任敬业精神师范院校
敬业精神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陕西将遴选干部纳入“初任培训”——帮助他们减少“不适”,增加才能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意识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