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价值

2014-10-25

西部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日龄

陈 波

(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医院儿科,重庆 401520)

喂养不耐受是新生儿饮食状态的不良情况之一,主要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状态低下有关,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较大。本文就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24例和观察组(常规干预加抚触组)24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0例,胎龄31.4~36.3周,平均胎龄(34.2±0.9)周,日龄1.0~6.0d,平均日龄(3.2±0.5)d;Apgar评分:正常者23例,轻度窒息1例;其中伴有高胆红素血症者2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9例,胎龄31.5~36.5周,平均胎龄(34.1±1.0)周,日龄1.0~6.5d,平均日龄(3.3±0.4)d,Apgar评分:正常者22例,轻度窒息2例;其中伴有高胆红素血症者2例。两组早产儿的男女比例、胎龄、日龄、Apgar评分及高胆红素血症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以常规的方法进行干预,均给予抗感染、保温、静脉营养支持等,并适当给予多潘立酮等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新生儿抚触干预,每次均在喂养后0.5小时由专业人员进行抚触干预,注意保持环境的舒适度,依次抚触部位为头面部,然后为胸腹部及四肢,最后为背部,注意抚触力度等,2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1周。然后将两组早产儿的干预总有效率、相关指标改善时间及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指标、TRF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以患儿治疗3天内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指标均消失,胃食物残留量在1/5以下为显效;以患儿治疗1周内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指标均消失和改善,胃食物残留量在1/5~3/10为有效;以患儿治疗1周上述方面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的干预总有效率及相关指标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干预总有效率及相关指标改善时间比较[n(×10-2),]Table 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related indexes

表1 两组早产儿干预总有效率及相关指标改善时间比较[n(×10-2),]Table 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related indexe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干预总有效率相关指标改善时间(d)组别 n 呕吐 腹胀 胃潴留对照组 24 13(54.17) 6(25.00) 5(20.83) 19(79.17)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4.20±0.45 4.25±0.48 4.31±0.52观察组 24 20(83.33) 3(12.50) 1(4.17) 23(95.83)① 2.95±0.33① 2.89±0.31① 2.83±0.30①

2.2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早产儿体重、上臂围、身长及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后1周及2周观察组体重、上臂围、身长及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指标比较()Table 2 Index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表2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指标比较()Table 2 Index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 n 体重(g) 上臂围(cm) 身长(cm) TRF(g/L)对照组 24 干预前 1979.56±100.48 8.12±0.31 47.12±1.15 1.26±0.08干预后1周 1873.44±95.52 7.81±0.29 47.18±1.19 1.21±0.07干预后2周 1978.38±104.68 8.16±0.33 48.20±1.22 1.40±0.11观察组 24 干预前 1981.12±100.37 8.13±0.30 47.14±1.13 1.25±0.09干预后1周 1994.32±102.77① 8.45±0.34① 49.20±1.24① 1.72±0.13①干预后2周 2085.89±110.31① 9.15±0.42① 50.07±1.30① 1.79±0.16①

3 讨论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在早产儿中并不少见,其发生主要与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相对较差,其功能相对低下有关,可导致早产儿出现反复呕吐、进奶量减少及胃潴留等情况,不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对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应早期有效进行。临床中对于此类早产儿的干预措施种类较多,其中新生儿抚触是临床中应用率较高的一类,其通过抚触的方法来达到刺激新生儿皮肤机体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其生理方面的应激情况。另外,神经系统反应是较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并且在抚触的过程中机体的应激还对其消化道起到较佳的影响作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的蠕动等,因此有助于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本文中我们就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其较未进行新生儿抚触的患儿表现出更高的干预总有效率的同时,其他各项相关指标的改善时间也明显缩短;另外,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及TRF等指标改善幅度也相对较大,说明新生儿的营养供给得到有效保证,为其生长发育奠定了有效基础。而这些均与新生儿抚触有效改善了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低下的状态有关,抚触的干预方式有效刺激了机体的脏器状态,引起其进一步活动增强,而这是保证胃潴留改善的重要前提,而随着抚触的有效进行,消化器官功能不断完善,其效果也就得到进一步完善巩固。

4 结论

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早产儿各方面状态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文祥.腹部抚触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441-5442.

[2]李女好,刘丽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2):99-100.

[3]王连娥.营养途径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脏器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4):545-546.

[4]任香娣,彭 艳,孙献梅.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1-4.

[5]邹冬梅,曹素梅,白瑞云,等.新生儿抚触法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61-62.

[6]Ng PC.Erythromycin as a prokinetic agent in newborns-useful or doubtful.Commentary on Y.Mansi 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high dose of oral erythr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feedinginto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Neonatology 2011;100:290-294)[J].Neonatology,2011,100(3):297-298.

[7]徐兰飞,曹旭英,金志彪.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06-108.

[8]Gokmen T,Oguz SS,Bozdag S,et al.A controlled trial of erythromycin and UDCA in premature infants dur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minimizing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liver function abnormalities[J].J Perinatol,2012,32(2):123-128.

[9]赵楠子.新生儿抚触及捏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54-155.

[10]李国峰,张 斌,郭艳君.新生儿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9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9):705-706.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日龄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蛋鸡合理投料量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