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因素分析

2014-10-25谭光林李四新

西部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服毒百草灌流

林 华,谭光林,李四新,杜 平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常用剂型为20%的水溶液,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PQ中毒对患者的主要损害是肺纤维化,迄今尚无特效解毒剂,故在临床上病死率很高[1]。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救治的36例急性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的急性PQ中毒患者36例,其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16~50岁,平均33.5岁。均口服浓度为20%的PQ溶液,服毒量10~200ml。洗胃时间为服毒后30min至20小时。

1.2 治疗方法 36例患者均在就诊时用20%酸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其中23例患者同时使用白陶土,按100g吸附百草枯6g加入稀释剂150~200ml口服。给予20%甘露醇250ml或硫酸镁导泻,同时利尿。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预防感染。尽早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自由基清除剂。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防治肺损伤。及时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2~4h/d,连续3~5d。当PO2<40mmHg时,给予吸氧,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数据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毒剂量及洗胃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本组病例显示,死亡组的F服毒剂量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的洗胃时间晚于存活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白细胞计数及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本组病例显示,死亡组的白细胞计数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服毒剂量、洗胃时间的比较()Table 1 Comparation the poison dose and gastric lavage time of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服毒剂量、洗胃时间的比较()Table 1 Comparation the poison dose and gastric lavage time of the two groups

注:与存活组比较,①P<0.05。

组别 n 服毒剂量(ml) 洗胃时间(h)存活组 12 16.67± 8.76 1.06±0.24死亡组 24 84.29±62.97① 2.15±1.05①

2.3 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 本组病例显示,死亡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APACHEⅡ评分的比较()Table 2 Comparation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APACHEⅡscore of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APACHEⅡ评分的比较()Table 2 Comparation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APACHEⅡscore of the two groups

注:与存活组比较,①P<0.05。

组别 n WBC计数(×109/L) APACHEⅡ评分存活组 12 7.07±2.33 8.67±9.08死亡组 24 17.7±5.93① 16.93±5.72①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n(×10-2)]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2.4 救治措施对预后的影响 本组病例中,未使用漂白土或使用时间较晚者,病死率越高,采用血液灌流且灌流时间越早者,出现肺部损害及肾功能损害的概率越小,病死率越低,见表4。

表4 白陶土及血液灌流对预后的影响(n)Table 4 The impact on the prognosis of white clay and hemoperfusion

3 讨论

PQ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百草枯进入体内在肺微粒体还原酶Ⅱ和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催化下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细胞变性坏死。有研究表明,PQ肺内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90倍[2]。故肺是百草枯中毒的主要靶器官,肺脏受损最突出和严重。此外,PQ毒性作用还可使肝细胞破坏,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性心肌炎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的肺纤维化所致的呼吸衰竭是PQ中毒的主要死因[3]。本组资料显示,死亡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受累器官多在3个以上。

口服低剂量(<20mg/kg)PQ仅引起暂时的肺功能损伤,此类患者预后良好;而口服大剂量(>40mg/kg)PQ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患者严重的脏器损害,往往在24~48h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资料显示,死亡组的服毒剂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Q口服吸收率为5%~15%,吸收后2h血浆浓度达峰值,在5~7h肺内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尽早洗胃等治疗措施可大大减少农药的吸收,迅速使PQ排出体外,最大限度地避免其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从而降低死亡率。

白细胞是产生活性氧的主要细胞之一,其分泌的炎性因子在急性肺损伤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中有重要使用。有研究发现,患者白细胞的数量与患者病情相关,服毒剂量越大,白细胞升高出现越早,病情越严重[4]。此外,APACHEⅡ评分的高低与PQ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评分高者病情较危重,死亡风险性较高,可作为评估PQ中毒程度及预后的指标[5]。

由于目前PQ中毒尚无特效的解毒剂,故对PQ中毒的治疗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尽早充分洗胃及使用白陶土,加快排泄;尽早使用血液灌流;尽早应用抗氧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保护肺功能的药物;出现进行性低氧血症时尽早使用呼吸机,提高氧分压,减少肺损伤。本组资料显示,通过以上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4 结论

PQ中毒病死率极高,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服毒剂量、洗胃时间及洗胃方式,白细胞计数,是否血液灌流治疗,发生MODS等并发症情况。及早就诊及洗胃,适时反复血液净化,早期应用抗氧化损伤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1]刘会芳,赵燕燕.百草枯中毒机制及临床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42-1044.

[2]王永进,王泽惠.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6):404.

[3]Iourdes G,Pura M,Marla Pmdo M.Piotectiv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paraquat induced eyto toxicity in isolated rat[J].Hum Exp Toxicol,2005,24:475-480.

[4]田英平,苏建玲,高恒波,等.113例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7):542-543.

[5]杨新静,金 均,黄 坚,等.急性百草枯中毒20例报告及其预后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10,30(5):1069-1070.

猜你喜欢

服毒百草灌流
神农尝百草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酒店的服毒者
神农尝百草
服毒谜案
神农尝百草
服毒案
神农尝百草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