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上郑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2014-10-21彭波陈云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6期
关键词:石英围岩成矿

彭波 陈云

【摘要】本文就上郑锑矿矿床的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总结出找矿方向,对展开此区域锑矿找矿有指导意见。

【关键词】锑矿床;围岩蚀变;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本文对上郑锑矿矿床的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一系列资料的分析,进行了总结综合,主要包括该区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地层、岩体和岩带划分的标志及依据,主要含锑矿岩层、岩体与构造的基本情况,找矿信息及找矿的重点对象等,控矿地质因素与找矿标志,分析总结出找矿方向,对展开此区域锑矿找矿有指导意见。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Ⅰ)、下扬子—钱塘台坳(Ⅱ)、九江台陷(Ⅲ)、瑞昌—九江凹褶断束(Ⅳ)东段南缘,为江南古陆及淮阳地盾南北夹持,受南、北两“刚体”所限,在地盾时期内,多期造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形迹,均以紧密背、向斜(或)倒转背向斜形式,作近东西向展布,使本区显现一套北东东—南西西向构造体系。区内断层纵横交错,早期多以近东西向冲断层(或正断层)为主,受刚强岭东西向长园形穹隆构造制约,区域内环弧形层间重力滑动断裂、放射状横断和燕山晚期侵入的株状复式隐伏花岗岩体所构成的地质异常体发育,受燕山晚期陆壳重熔型花岗岩期后汽化热液成矿作用影响,在刚强岭穹隆周围形成了锑、金等矿化有望与彭山穹隆周围成矿地质背景可比,亦形成环绕穹状背斜自内向外的一个由高温向低温函渐转换的“点型”顺向分带晕圈式矿床成矿分带模式。

区域上发育一组多期次北东向控岩、控矿断裂构造,沿断裂带伴随有喜山期的酸—基性岩脉侵入,并在附近围岩中形成煌斑岩、辉绿岩、辉长岩等,为成矿提供丰富物源和热源,区内锑金矿化,与具有多期次断裂的控矿作用密切相关,是成矿有利的远景区段。

2.矿区地质概况

2.1矿区地层

工作区主要分布有志留系下统殿背组(S1d)、下统清水组(S1q)、中统夏家桥组(S2x)、上统西坑组(S3xk)为一套潮坪相浅水陆源沉积碎屑岩系。主要岩性有紫红色砂岩、泥质粉砂岩、为灰绿、黄绿色砂质页岩。岩层产状较平缓。其中殿背组(S1d)

为本区主要赋矿围岩,分布于工作区中部。

2.2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和北西向。

东西向断裂:该组断裂规模较大,与近东西向褶皱同期形成,由多条断裂成组、成带组合产出,走向近东西,倾向部分南倾或北倾,倾角60°左右,构造带长大于2km,单条宽0.5m~5m,带内破碎呈系列大小不等的挤压透镜体和构造角砾岩,断层基本顺层产出,造成部分地层缺失,属平移逆断层,大都被其他方向断裂所切错。

北东向断裂:走向北东30°~45°,倾向南东,规模中等,延伸长为2~3km,宽0.6m~15m,构造具多期次活动特征,早期以张性为主,基本斜切向、背斜,带内可见碎裂岩、圆化构造砾岩、构造角砾岩等,片理化普遍,有轻微硅化、拖曳小褶皱、节理、劈理较发育,晚期为扭性,形成糜棱岩及糜棱质胶结的硅化角砾岩、压碎岩等,压碎岩多呈构造透镜体形态产出,带中还见有少量团块状黄铁矿、灰色—杂色硅质脉和石英脉,其平行次级断裂成组、成带,含锑(金)矿化产出,为该区主要含矿构造。

2.3蚀变特征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

硅化普遍发育于脆性破碎带及其两侧围岩,并形成硅质脉、石英脉,它以蚀变时间长、期次多,续承叠加性好的硅质脉、硅化破碎带以及硅化蚀变岩为产出特征,贯穿于(锑、金)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的全过程。其中:矿前为规模较大,局部含少量星点状、团块状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白色块状石英(硅质)脉及其对围岩的硅化(退色);成矿期,为普遍含浸染细脉粉末灰黑色为主的黄铁矿、毒砂、辰砂等金属硫化物的灰—灰黑色夹红色的杂色硅(质)化,其中灰—灰黑色硅质与锑成矿关系密切,灰黑—红色的杂色硅质与金成矿密切相关;成矿后为不含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白色细小硅质(石英)脉与梳状石英及其对旁侧围岩的相应硅化为特征。

碳酸盐化主要为不规则细脉、浸染状、团块状,沿石英脉裂隙或围岩裂隙充填,广泛分布产出,发育程度弱于硅化,由于风化淋蚀,地表难见,多以泥质、铁质物代之。

3.矿体地质特征

区内锑矿化主要分布于F1与F2夹持部位,受北东向主干断裂带控制,矿化产于夹持于F1与F2之间的f1、f2、f3、f4、f5含矿脆性硅化破碎构造带,走向为NNE—NE向,以呈近等间距成组成带分布于背斜轴部与NE、NW向主干断裂共轭部位,单条构造延伸长50m~100m,宽1.0m~5.0m,组合长最大达300m~500m。带内主要由硅化碎裂岩化泥质粉砂岩、泥岩、构造角砾岩和硅质透镜体组成,其中上部为应变破碎带的中心,表现形式为硅质(石英)透镜体带,走向延伸较稳定,主要由透镜状硅质(石英)脉和硅化破碎带及杂色硅质条带组成,脉体边部和脉体之间为硅化破碎角砾岩、糜棱化细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走向上呈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及分枝复合分布。主要含矿岩性为硅化糜棱、角砾岩、碎裂岩和硅质脉。含矿构造整体走向为NE15°~50°,倾向以SE为主,局部倾向NW,倾角60°~70°。矿化在构造中呈脉状、团块状、透镜状分布,赋矿主岩地层为志留系下统殿背上部—清水组下部,主要含矿围岩为黄绿色薄层粉砂质泥岩、石英细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等。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矿体界线依据采样分析确定。矿体规模见表3-1 。

表3-1 矿 体 特 征 参 数 一 览 表

含矿构造编号 矿体编号 矿种 见矿工程 规模(m)(长×宽) 质量分数(%) 赋矿地质特征

一般 平均 最高

f1 V1-1 Sb CD-1 97×1.00 1.22~12.35 8.86 20.33 硅化破碎角砾岩

YD-2

CK-1

V1-2 Sb YD-1 112×1.20 0.70~9.59 6.86 15.25 碳酸鹽化强硅化角砾糜棱岩

4. 结论

该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下扬子—钱塘台坳(Ⅱ)、九江台陷(Ⅲ)、瑞昌—九江凹褶断束(Ⅳ)东段南缘,为江南古陆及淮阳地盾南北夹持,受南、北两“刚体”所限,区域内环弧形层间重力滑动断裂、放射状横断和燕山晚期侵入的株状复式隐伏花岗岩体所构成的地质异常体发育,受燕山晚期陆壳重熔型花岗岩期后汽化热液成矿作用影响,在刚强岭穹隆周围形成了锑、金等矿化有望与彭山穹隆周围成矿地质背景可比,亦形成环绕穹状背斜自内向外的一个由高温向低温函渐转换的“点型”顺向分带晕圈式矿床成矿分带模式。矿体受构造控制,区内构造具多期次活动特征,早期以张性为主,基本斜切向、背斜,带内可见碎裂岩、圆化构造砾岩、构造角砾岩等,片理化普遍,有轻微硅化、拖曳小褶皱、节理、劈理较发育,晚期为扭性,形成糜棱岩及糜棱质胶结的硅化角砾岩、压碎岩等,压碎岩多呈构造透镜体形态产出,带中还见有少量团块状黄铁矿、灰色—杂色硅质脉和石英脉,其平行次级断裂成组、成带,含锑(金)矿化产出,为该区主要含矿构造。因此,围绕区内次级断裂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刁理品,王小高.贵州东南部锑矿构造控矿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2009(04).

[2]郑时干.龙山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6(04).

[3]刘鸿.贵州晴隆大厂锑矿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J].云南地质,2006(04).

猜你喜欢

石英围岩成矿
复杂隧道围岩安全性及其评价方法
基于松动圈理论的隧道初期支护时机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新型耗散型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研制
河套平原三湖河凹陷光释光测年研究
中亚成矿域西部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晚古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
内蒙古宝音图隆起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