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媒体应用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2014-10-21何瑜涛葛宏翔刘胜芬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何瑜涛 葛宏翔 刘胜芬

摘要: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新媒体应用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研究,结合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网络新媒体手段教育实践,对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传播方式、技巧提出了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利用网络技术、数字处理等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网络新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网络新媒体一出现就凭借其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多媒体和个性化等特征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根据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表现活跃,成为应用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因此,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需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

(一)信息传达的时效性。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互动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新媒体的使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及时、迅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政要闻,缩短了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距离,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极为有利。这种迅速、及时、准确的传播方式,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网络的正确舆论导向,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二)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性。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小会议活动进行信息集中宣讲,而新媒体则提供更多的信息传递平台,使信息传递的形式多样化,这样既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网络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多元复杂,需加强正面引导。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上既有网络公开课、学习资料等正面信息,也有色情暴力反动等负面信息。由于长期在信息闭塞、填鸭式的教育环境学习成长,造成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欠缺,对网络新媒体上的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难以把控。一方面容易造成高校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中,难以自拔,造成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影响其对现实生活的参与,造成学业荒废、社交恐惧等情况。另一方面也容易使高校学生沉迷于成人电影、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中,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思想复杂化,更易产生抵触情绪。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许多不良信息可以直接到达学生的手中。丰富的信息既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但不良使用习惯也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渗透进行政治与文化扩张,对高校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使得学生的思想趋于复杂化,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辅导员队伍素质要与时俱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高校辅导员身上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他们自身的思想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将直接决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思想动向也越来越难以把握。作为教育者,如果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固步自封,不接受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方式,无疑会被淘汰。在复杂的网络新媒体信息环境中,高校辅导员一定要牢牢守住思想阵地,如果连自身都无法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诱惑,在互联网意识形态斗争中自己就先败下阵来,更无法培育出爱党爱国的新时代人才。

三、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高校辅导员全面把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机遇,努力应对挑战,快速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拓展工作思路,构建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新旧媒体有效结合。传统媒体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等特点,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弘扬主旋律,报道先进典型等来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而网络新媒体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与自由化等特点,辅导员可以将其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工作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型。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空间,并逐步构建适应网络新媒体发展需要的、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新旧媒体优势互补,在网络和现实的双重领域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面临更加庞杂的信息来源,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网络新媒体的运用技巧,提升信息的获取、分析、筛选、评价、传递、引导等运用能力,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熟练掌握网络新媒体技术,提升工作的权威性。

(三)充分利用校园活动网络平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中最容易接受的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网上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活动的特殊形式,要积极探索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虚拟校园活动,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抢占虚拟世界的思想阵地。

(四)有效利用新媒介手段。高校辅导员要重视运用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网络新媒体技术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工作。利用手机短信、QQ、飞信、MSN、BBS、电子邮件等即时性的聊天工具,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要与诉求,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积极运用各种网络新媒体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增强沟通渠道的多元性,有效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

(五)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优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机制。首先,要善于借助网络新媒体,关心、了解学生在学习、工作、娱乐、生活等各方面的言行,完善思想监测的全面性。其次,要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一方面依靠学生组织,健全由学生党员、学生工作干部等组成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加大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开发并熟悉使用新的管理技术,能及时阻止网络有害信息传播。

四、结语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均受到廣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既给高校学生管理一线工作的辅导员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积极研究网络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积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网络新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管理教育新平台,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传播方式、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OL].(2014.07). http:/ / www.cnnic.cn/ hlwfzyj/ hlwxzbg/ qsnbg/ 201208/ t20120816_33304.htm

[2]赵健.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的原则与边界[J].高校辅导员,2012,(1).

[3]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9.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