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双汇连锁店的发展及经营模式

2014-10-18

对外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双汇连锁店物流配送

刘 娟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一、双汇连锁店发展概况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并且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大型食品企业,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多年来,双汇集团凭着先进的业态、科学的管理、优秀的服务和良好的效益,已成为中国连锁行业百强,并且获得了“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双汇连锁店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高速增长阶段(1999—2004年)

1999年,双汇连锁有限公司在河南正式成立,通过建立自有品牌的连锁零售网络,推出肉类产品连锁销售终端,推广和销售双汇冷鲜肉。2000年双汇连锁店在河南发展得十分顺利,仅用一年时间门店数量就达到84个,2002年双汇连锁店实现跨省发展,首先在人口密集的养猪大省四川开设了数十家省外连锁门店,2003年双汇连锁店由河南、四川发展到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双汇连锁店的影响日益增大,2004年门店数量达到367家。双汇发展的年度报告显示,2000—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07亿元、33.68亿元、47.60亿元、71.79亿元和100.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9%、41.32%、50.84%和40.07%,呈快速增长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71亿元、2.01亿元、2.64亿元和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6%、17.66%、31.44%和13.17%,也呈现出稳步、快速的增长态势,并且业务范围迅速扩大,物流服务水平也快速提升。

(二)巩固发展阶段(2005—2010年)

2005—2010年,双汇连锁事业的发展进入战略调整时期。连锁店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0亿元、151.31亿元、218.45亿元、260.10亿元、283.51亿元和367.49亿元;同 比 分 别 增 长 为 33.85%、12.42%、41.56%、19.07%、9.00%和29.62%;与上一阶段相比,本阶段营业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呈稳定增长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3.71亿元、4.56亿元、5.62亿元、6.98亿元、8.94亿元和10.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07%、17.91%、14.44%、32.58%、28.19%和22.16%,利润的增长情况也比较稳定。双汇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也基本保持稳定(见表1)。

表1 2005—2010年双汇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中的排名

(三)战略转型和组织再造阶段(2011—2013年)

2011—2013年,双汇连锁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76.15亿元 、397.05亿元和44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为3.59%、10.81%和1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8.58亿元、19.41亿元和36.4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5.46%、299.52%和87.8%。2011年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主要原因如下:一是2011年,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养殖成本上升,导致肉类供应短缺;同时,肉制品的原料、辅料、包装物等物资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升高,企业利润减少;二是2011年,央视3·15“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播出了“健美猪”真相,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导致市场销量下降,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的亏损。公司制定以下对策:1.针对产品问题,对全部问题猪肉进行无害化处理。2.为了确保消费者放心,开放工厂,并接受消费者、投资者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以此获得消费者、投资者对公司的理解与认同。3.吸引消费者,通过改良产品结构和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加快市场恢复。4.降低成本,创新工艺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以上措施的实施令双汇在2012年、2013年恢复了快速发展,双汇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从2011年的200名,上升到 2013年的128名。

二、双汇连锁店的经营模式

双汇连锁店是集工业、商业和物流业于一体的新型肉类连锁经营形态,包括饲料加工、双汇农牧、屠宰分割、肉制品加工、化工包装、物流配送和商业连锁等项目,其经营模式如下:

(一)构建连锁零售终端

双汇集团是从肉类生产企业发展起来的,而肉质品属于快速消费型产品,对于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来说,自建零售终端不仅成本投入巨大,而且管理上更显困难,会遇到各方面的发展策略协调问题。双汇集团开创双汇冷鲜肉连锁店,直接进入下游零售市场,构建自己的连锁零售终端。从而改变了完全依靠批发商和经销商的销售体系。增加了企业与消费者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利于企业即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开发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二)以生鲜便利店为主要零售形态

主要经营双汇冷鲜肉、双汇肉制品、双汇调味料、生鲜、冷冻食品、粮油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蛋、奶、菜、粮”等,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双汇早餐”以及相应的主餐加工、配送、销售等业务。

(三)以直营和加盟连锁方式为主

双汇集团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目前已在河南、山东、湖北、河北、安徽等省市建有400多家连锁店,主要以直营和加盟为主。直营店是由双汇商业公司全额投资建立的,加盟店由加盟者全额投资,在地级城市只发展直营店、在地级以下城市重点发展加盟店。通过“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实现连锁店的“千店一貌”。

(四)自配物流配送体系

对于肉制品尤其是冷鲜肉来说,需要低温生产和销售,产品从生产、运输、销售到进入消费的时间非常短,而且还要防止在流通领域的交叉污染,因此,对物流配送的要求非常高。双汇集团自配物流配送体系,率先把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在全国数个省市设立了物流配送基地,配备专业的物流配送人员,拥有高效的分拣体系、庞大的运输队伍。公司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点到点的运输、分销和配送服务,具体双汇物流配送流程见图1。双汇物流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品牌化。双汇物流是AAA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食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二是分布广。在全国十余个省市都拥有物流网络,已经形成了长途运输与区域仓储、配送交织分布的大物流网络格局。三是实力强。目前,双汇物流拥有冷库容量20万吨,常温库、配送库18.5万m2,铁路专用线8条,公司自有各种冷藏运输车辆1500余台,常温运输车辆150多台,总运能15000吨以上。具有规模化的冷藏货物储存、分拣、加工、包装及10m3~90m3车型的调控能力。四是前景佳。双汇物流已经实现了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肉类、乳品、冷饮、快餐、商业连锁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图1 双汇物流配送流程

三、对双汇连锁店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双汇连锁店在双汇集团中的战略地位

作为双汇集团自有的商业连锁零售终端,双汇集团应重视连锁店的发展。目前,随着双汇冷鲜肉其他销售渠道(如商超、特约店)的迅速增加,双汇集团应对双汇连锁店进行整顿、改革和提高,增强其竞争力,适时实现区域扩张和规模扩大。明确双汇连锁店战略地位,可以通过增加新品、改善服务等措施强化双汇连锁店作为品牌形象店的功能,通过错位经营减少双汇集团内部部门间的竞争,实现共赢发展。

(二)创新和完善连锁经营模式

双汇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改进连锁店总部管理机构,使其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规范的执行者和系统化的推行者。此外,要转变观念,吸纳新的理念,对现有连锁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要站在全国的角度,针对各地区消费市场的差异,探索一条具有弹性的、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连锁商业运作模式。

(三)提升零售技术

双汇连锁店定位于生鲜便利店,在客流量上肯定比不过大型超市等零售业态,因此必须通过提升零售技术和提供附加服务来稳固市场。一方面要在门店形象、员工素质、店内陈设、产品管理、促销策略、门店服务等方面提升水平,从便利性上着手,积极开发一些新型的社区便民服务,吸引和留住周边的客流。

(四)引入战略投资者

就双汇商业连锁体系自身来说,缺乏体系设计与门店经营管理经验,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借助外力优化其连锁体系,提高门店经营管理的水平。目前,一些城市外资连锁便利店在产品组合、服务定位上与双汇连锁店具有互补性或相似性,但他们的连锁运营技术、门店管理水平则明显高于双汇商业连锁,因此可以考虑适时通过资本纽带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先进的连锁运营模式和门店零售技术,从而提升双汇连锁店竞争优势。

[1] 张晟义 .涉农供应链浅析[J] .物流技术,2003(3):36.

[2] 邓俊森,戴蓬军.供应链管理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探讨[J] .农业经济,2006(8):76-77.

[3] 杨浩等.零售企业主导型供应链的管理特征研究[J] .财贸研究,2004(6):32.

猜你喜欢

双汇连锁店物流配送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机灵狗的连锁店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以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例
县乡村“连锁店”更符合实际
700多家连锁店的管理秘诀
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