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碳产业的转移趋势研究
——基于双边贸易的视角

2014-06-23胡国珠徐

对外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碳趋势贸易

胡国珠徐 萍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2.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4)

【国际经贸】

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碳产业的转移趋势研究
——基于双边贸易的视角

胡国珠1徐 萍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2.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4)

在全球为减少碳排放博弈过程中,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气候政策宽松的发展中国家有没有成为执行严格气候政策的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从双边贸易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仅部分高碳产业有向我国转移的倾向,同时我国也向其他国家转移了部分高碳产业。我国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

高碳产业;对外贸易;转移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IPCC,2007)。而国际贸易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贸易因所呈现的“国内排放,国外消费”的特点而成为国际碳减排责任谈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付加锋、高庆先,2009)。尤其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承担碳减排义务的附录I国家,因担心碳泄漏的发生以及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损失而建议对来自非减排国家和非缔约国家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气候政策宽松的发展中国家有没有成为执行严格气候政策的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

现有文献沿着投资和贸易两种思路对“污染避难所”假说进行检验,且较多从投资的视角展开研究。例如建立FDI的区位与行业选择模型检验一国环境规制对FDI区位与行业选择的影响。二是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展开研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污染产业和非污染产业贸易模式的整体考察。例如Low和Yeats(1992)分别采用某一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来检验污染产业的世界转移情况。Sorsa(1994)以OECD国家中7个环境规制严格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这些国家环境敏感性产品的贸易量在出口中的份额在下降。Grether(2002)则采用RCA分解法,研究认为除有色金属外,其他污染产业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采用含污条件指数(PTT)、污染密集度的变化考察某个国家是否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Antweiler.W(1996)测算了世界164个国家包括CO2在内的系列污染指标的PTT指数。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污染指标的PTT指数总体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认为发达国家成为世界污染产业的“避难所”;我国学者傅京燕(2008)通过测算我国出口中的含污量并对污染密度与RCA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认为“污染避难所”假设在中国不成立。

一些学者还专门对国际贸易中的高碳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和上述污染产业“避难所假说”研究结论一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研究证实了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高碳产业转移的“避难所”的假设,例如Machado et al(2001)和Ahmed和Wyckoff(2003)均认为发达国家对高碳产业进行了转移,而Munksgard et al(2002)以及Wyckoff和Roop(2003)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观点。

关于我国贸易中的高碳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李小平、卢现祥(2010)认为中国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而朱启荣(2010)的研究则表明一些高碳产业正在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本文拟从双边贸易的视角,采用两种方法检验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碳产业的转移现象:一是借鉴Low和Yeats(1992)的分析方法,利用我国高碳产品的贸易额、贸易模式与地理分布的时间序列数据勾勒出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之间高碳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初步判断产业转移趋势;二是通过测算各高碳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Mongelli et al,2006)来检验我国各种高碳行业的转移趋势。本文选取美国、德国作为贸易对象国的代表,欧盟是执行《京都议定书》最严格的地区也是最早因担心所谓的碳泄漏和竞争力的损失而提出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地区,而美国是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国家之一,同时考虑德国是欧盟与我国高碳产品贸易份额较高的国家之一,以及在UNcomtrade数据库中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所以选择德国作为欧盟的代表。

二、高碳产业的界定与贸易模式的整体考察

(一)高碳产业的界定

高碳产业是相对低碳产业而言的一个新概念,李小平等(2010),王海鹏(2010)等人的论文中均有涉及,但是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借鉴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判断标准(Mini和Wheeler,1997),我们按照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即碳排放强度作为高碳产业的界定标准。

本文采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1990年提出的方法对各行业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量进行计算。所得的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全部是以万吨标准煤表示。各行业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0.982为有效氧化分数;0.73257为每吨标准煤的含碳率。

表1 高碳产业及其SITC码

7 有色金属矿采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423 68 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910 51、52、53、55、58、59 9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547 35 0.8341 27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考虑到各工业行业与SITC(Re3.0)码的协调以及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合并为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合并为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业。各年份标准煤能源消耗量来自《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能源篇,行业工业产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工业篇。所有贸易数据均来自于UN COMTRADE数据库。计算研究期内(1998-2008年)各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然后对各行业碳排放强度取均值,取排序前十位的行业作为本文研究的高碳产业,详见表1。高碳产业生产的产品定义为高碳产品。

(二)我国高碳产业贸易模式整体分析

1.贸易份额

数据显示,我国高碳产品进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尤其是在2001年之后增长迅速,且总体处于贸易逆差状态。高碳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1995年达到15.57%的峰值,1995年之后开始下降。从图1可见,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份额在2003年达到近几年的最低谷10.79%,2003年之后开始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到2008年达到14.89%。表明2003年之后,一些高碳产品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

图1 我国高碳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2.贸易流向

贸易流向可以用高碳产品对目标国家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出口去向)及进口额占该产品进口额的比重(进口来源)来表示,反映的是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去向和进口来源。

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高碳产品出口额的比重,1992-1997年处于8%~10%之间。从图2可以看出,1998-2008年这一数字一直处于10%之上,且2003-2007年呈稳步上升趋势。而中国自美国高碳产品的进口额占高碳产品进口额的比重,大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消费的高碳产品来自美国的越来越少,而我国作为美国高碳产品进口国的地位相对来说有上升趋势;中国与德国之间高碳产品的贸易流向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变化。2000年以后,对德国的出口占我国高碳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下降,而德国作为中国高碳产品进口来源国地位略有上升后又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整体而言,美德两国作为我国高碳产品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在逐步削弱,除美国外,我国对德国高碳产品的出口有减弱的趋势。

图2 我国高碳产业进出口流向

3.贸易模式

利用某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E/I)来考察一国某类商品的贸易模式。如果出口与进口比率大于1,该国为此产品的净出口国;反之该国则为净进口国(陆菁,2007)。例如,如果中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大于1,说明中国是高碳产品的净出口国,中国在高碳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更进一步,如果中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变大,说明高碳产品贸易模式的改变,中国在高碳产品方面的优势增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高碳产品越来越多。反映了高碳比较优势的转移,即中国可能成为了高碳产业的“避难所”。

图3 中国对美国、德国及世界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E/I)

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碳产品对世界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在研究期内一直小于1,说明我国相对与世界平均水平来说在高碳产品上并不具备优势,我国是高碳产品的净进口国。具体来看,我国对美国高碳产品出进口比率仅2003年和2004年小于1,其他年份均大于1。与之相反,我国对德国高碳产品的出进口比率绝大部分年份小于1。说明我国相对于美国而言在高碳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对德国而言存在劣势。

从图3还可以看到,在2003年后我国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美国和德国的高碳产品出口与进口比率均在快速上升,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说明我国高碳产业比较优势整体在增强,其他国家有向我国进行高碳产业转移的趋势,应当引起我国关注。

三、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碳产业的转移趋势

净出口消费指数(NETXC)是指本国污染产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净出口与该产业本国消费的比值。根据该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污染产业”转移的现象(李小平、卢现祥,2010)。研究期内,如果中国高碳产业对目标国家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呈上升趋势,则说明该国向中国转移了高碳产业;反之,则说明中国向该国家转移出了该产业。要检验我国对外贸易中是否存在高碳产业的转移就要选取执行严格碳减排政策的发达国家作为贸易对象国。我们选取美国和德国为贸易目标国家。

依据净出口消费指数的定义有如下公式:

C、X、M、P分别代表本国某产业的消费、出口、进口和产值;i和t分别代表行业和年度;j分别代表美国、德国。

由于其他采矿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贸易数据短缺,且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这两个行业主要为国内消耗,所以仅通过计算7种碳密集型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来判断这些行业的转移趋势。

(一)我国高碳产业对美国的转移趋势

图4 中国对美国高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

图4反映的是我国对美国各高碳行业净出口消费指数的变化趋势。可发现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在经历平稳发展之后,自2002年起有明显的上升,说明美国近年来有向我国转移这两个产业的趋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净出口消费指数自2000年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而其他高碳产业净出口消费指数在经历波动式发展后,2006年后有下降的趋势,其中下降明显的是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说明美国并未向我国转移这些产业。相反,相对中国而言,美国这些产业的优势在增强。总体来看,美国向我国转移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三个高碳行业。

(二)我国高碳产业对德国的转移趋势

从图5我们可以观察,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他高碳产业对德国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均在经历2002年之前的下降阶段后,开始上升。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净出口消费指数上升最快。说明近期德国向我国转移该产业的趋势明显。总体上来看,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他高碳产业均有从德国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且这种转移也是从近几年开始的。

图5 中国对德国高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沿用Low和Yeats(1992)研究方法,探测我国高碳产品贸易额、流向以及贸易模式,勾勒出我国与世界以及目标国家高碳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研究结论显示我国高碳产品贸易总量不断增加且近年来高碳产品在我国总出口中的比重有上升趋势,说明高碳产品有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的趋势;美德两国作为我国高碳产品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在逐步削弱。除美国外,我国对德国高碳产品的出口有减弱的趋势;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比率近年来上升明显,高碳产品贸易模式的改变,说明我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高碳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增强。

其次,本文测算了各高碳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美德两国向我国转移了部分高碳产业,其中较为明显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有色金属矿采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且这种转移都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同时我国也向其他国家转移了部分高碳产业。例如,我国向美国转移了有色金属矿采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向德国转移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高碳产业的转移是相互的,我国并没有成为美德两国所有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因此欧盟和美国因担心碳减排政策差异出现的碳泄漏而对来自于执行相对宽松气候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做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同时,也发现我国并没有因为较低的环境标准而使得高碳产业整体优势提高,因此通过降低环境标准而获得比较优势的做法不可取。此外,研究结果显示,部分高碳产业有向我国出口行业转移的趋势,因此我国要重视贸易与气候目标的协调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资源约束背景下,要适时制定合理的“碳税”、“能源税”等环境规制措施促进我国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

[1]傅京燕.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为例[J].财贸经济,2008(5):97-102.

[2]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J].经济研究,2010(1):15-21.

[3]陆菁.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77-82.

[4]王海鹏.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7):3-8.

[5]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55-63.

[6]Ahmed N.,A.Wyckoff.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Goods[R].OECD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2003:15.

[7]Low P.,Yeats A.Do dirty industries migrate?[R].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1992:159.

[8]Mongelli,I.,Tassielli,G.,Notarnicola,B.Global Warming Agreement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ergy/Carbon Embodiments:An Input-output Approach to the Italian Case[J].Energy Policy,2006(34):88-100.

(责任编辑:牟洪波)

F752

A

2095-3283(2014)09-0021-04

胡国珠(1977-),女,安徽宿松人,教师,博士,研究方向:贸易与环境。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B79003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2013年度开放课题(项目编号:SK20130090-12);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资助。

猜你喜欢

高碳趋势贸易
经济增长与高碳排放脱钩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趋势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初秋唇妆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