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运用高考化学试题的教学策略

2014-10-17罗清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8期
关键词:本专题高考题方程式

罗清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而且要公平公正.这就决定了高考题不仅题意新颖、结构严谨、叙述简洁、知识面宽、思维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能够准确甄别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学科素质的高低.因此,多数教师把高考题当作“上方宝剑”,但因使用不当,影响了教学效果.我对此提点建议,供君参考.

一、“肢解”高考题,重组成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本节(或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本部分的知识和技能,高频使用高考题,无可厚非.但不能照搬高考原题,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肢解”试题、重组使用.如在学生刚学习完《离子反应》(人教版必修1)后,教师可选用下列两题: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2Fe3+2Fe(OH)3+3Mg2+

2.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H+、Na+、SO2-4、葡萄糖分子

在第一题中的A、B选项是学生完全应该掌握的,C选项是学生学了弱电解质的内容后应掌握的.D选项是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上述选项的内容后,依照解题思维进行推理方可完成的.在第二题中,学生现有的水平是只了解题干中分散系的概念和微粒共存的条件,而每个选项中都有学生还未掌握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新课教学时,“肢解”、重组高考题是必需的,它还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

“肢解”、重组高考题的常用方法是变题干、换选项等.如第一题可以将A、B两项取出,或将C项(或D项)换成符合学生水平的选项;第二题的题干不变,重新编制适合学生水平的四个选项.

二、选用高考原题,有序加深,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

在单元总结,或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高考题,原样使用,但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使用,并深入挖掘题目情景所蕴含的内在含义以及同教材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如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人教版选修4)后,可选2013年福建省理综第8题,内容如下:

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本题的每个选项都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易错点,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在A、D项中出错,中等学生会在B、C项中出错,只有基础较好的学生才会准确选出C项.教师在分析此题时,如果引导学生将它与教材中研究醋酸的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就会顿悟原来高考题就是这样编成的!就会自觉重视教材的阅读和对比、联想、类推的学习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就会自然提升.但若选用2013年北京理综第27题(如下),就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因该题将基本实验、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知识和能力集于一身,难度太大.

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 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 K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4+Fe2++□□Mn2++□Fe3++□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3.46.31.5

完全沉淀时4.78.3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I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三、集中练习高考题,寻找规律,增强学生的获胜信心.

在高三的专题复习中,教师可将有关该专题的高考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类集中,让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寻找本专题的知识规律、题型规律、易错规律;让学生领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解、练后反思”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破除高考神秘感,即时弥补不足处,斗志昂扬上考场.

例如,在《离子反应专题》教学时,可将近两年所有与离子反应有关的高考题收集在一起,分成两套题,第一套题少而精,用在本专题复习前,让学生自己检查本部分的不足,激发复习动力.第二套题用在本专题复习后,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教师在批阅了第一套题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复习本专题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1.题型: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⑵离子大量共存;⑶离子推断;⑷离子检验和鉴定

2.必备知识:⑴常见的不溶物、气体、弱电解质、氧化性离子、还原性离子、易水解的阴离子、易水解的阳离子、有色离子[JP3]分别是哪些?⑵常见氧化性离子和常见还原性离子的强弱顺序?[JP]

3.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⑴酸碱性介质的影响;⑵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或反应程度;⑶离子的反应顺序.

4.离子共存、推断或鉴定中常考的五个组合:

⑴H++Fe2++NO-3组合;⑵H++Cu+NO-3组合;⑶S2-+SO2-3+H+组合;⑷Cu2+、Fe3+、NO-3等氧化性离子与I-等还原性离子的组合;⑸ClO-+SO2-3+H+组合.

本文以离子反应的教学为例,抛砖引玉,让君更好地灵活运用高考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而且要公平公正.这就决定了高考题不仅题意新颖、结构严谨、叙述简洁、知识面宽、思维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能够准确甄别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学科素质的高低.因此,多数教师把高考题当作“上方宝剑”,但因使用不当,影响了教学效果.我对此提点建议,供君参考.

一、“肢解”高考题,重组成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本节(或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本部分的知识和技能,高频使用高考题,无可厚非.但不能照搬高考原题,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肢解”试题、重组使用.如在学生刚学习完《离子反应》(人教版必修1)后,教师可选用下列两题: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2Fe3+2Fe(OH)3+3Mg2+

2.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H+、Na+、SO2-4、葡萄糖分子

在第一题中的A、B选项是学生完全应该掌握的,C选项是学生学了弱电解质的内容后应掌握的.D选项是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上述选项的内容后,依照解题思维进行推理方可完成的.在第二题中,学生现有的水平是只了解题干中分散系的概念和微粒共存的条件,而每个选项中都有学生还未掌握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新课教学时,“肢解”、重组高考题是必需的,它还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

“肢解”、重组高考题的常用方法是变题干、换选项等.如第一题可以将A、B两项取出,或将C项(或D项)换成符合学生水平的选项;第二题的题干不变,重新编制适合学生水平的四个选项.

二、选用高考原题,有序加深,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

在单元总结,或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高考题,原样使用,但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使用,并深入挖掘题目情景所蕴含的内在含义以及同教材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如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人教版选修4)后,可选2013年福建省理综第8题,内容如下:

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本题的每个选项都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易错点,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在A、D项中出错,中等学生会在B、C项中出错,只有基础较好的学生才会准确选出C项.教师在分析此题时,如果引导学生将它与教材中研究醋酸的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就会顿悟原来高考题就是这样编成的!就会自觉重视教材的阅读和对比、联想、类推的学习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就会自然提升.但若选用2013年北京理综第27题(如下),就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因该题将基本实验、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知识和能力集于一身,难度太大.

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 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 K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4+Fe2++□□Mn2++□Fe3++□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3.46.31.5

完全沉淀时4.78.3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I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三、集中练习高考题,寻找规律,增强学生的获胜信心.

在高三的专题复习中,教师可将有关该专题的高考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类集中,让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寻找本专题的知识规律、题型规律、易错规律;让学生领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解、练后反思”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破除高考神秘感,即时弥补不足处,斗志昂扬上考场.

例如,在《离子反应专题》教学时,可将近两年所有与离子反应有关的高考题收集在一起,分成两套题,第一套题少而精,用在本专题复习前,让学生自己检查本部分的不足,激发复习动力.第二套题用在本专题复习后,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教师在批阅了第一套题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复习本专题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1.题型: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⑵离子大量共存;⑶离子推断;⑷离子检验和鉴定

2.必备知识:⑴常见的不溶物、气体、弱电解质、氧化性离子、还原性离子、易水解的阴离子、易水解的阳离子、有色离子[JP3]分别是哪些?⑵常见氧化性离子和常见还原性离子的强弱顺序?[JP]

3.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⑴酸碱性介质的影响;⑵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或反应程度;⑶离子的反应顺序.

4.离子共存、推断或鉴定中常考的五个组合:

⑴H++Fe2++NO-3组合;⑵H++Cu+NO-3组合;⑶S2-+SO2-3+H+组合;⑷Cu2+、Fe3+、NO-3等氧化性离子与I-等还原性离子的组合;⑸ClO-+SO2-3+H+组合.

本文以离子反应的教学为例,抛砖引玉,让君更好地灵活运用高考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而且要公平公正.这就决定了高考题不仅题意新颖、结构严谨、叙述简洁、知识面宽、思维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能够准确甄别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学科素质的高低.因此,多数教师把高考题当作“上方宝剑”,但因使用不当,影响了教学效果.我对此提点建议,供君参考.

一、“肢解”高考题,重组成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本节(或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本部分的知识和技能,高频使用高考题,无可厚非.但不能照搬高考原题,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肢解”试题、重组使用.如在学生刚学习完《离子反应》(人教版必修1)后,教师可选用下列两题: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2Fe3+2Fe(OH)3+3Mg2+

2.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H+、Na+、SO2-4、葡萄糖分子

在第一题中的A、B选项是学生完全应该掌握的,C选项是学生学了弱电解质的内容后应掌握的.D选项是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上述选项的内容后,依照解题思维进行推理方可完成的.在第二题中,学生现有的水平是只了解题干中分散系的概念和微粒共存的条件,而每个选项中都有学生还未掌握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新课教学时,“肢解”、重组高考题是必需的,它还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

“肢解”、重组高考题的常用方法是变题干、换选项等.如第一题可以将A、B两项取出,或将C项(或D项)换成符合学生水平的选项;第二题的题干不变,重新编制适合学生水平的四个选项.

二、选用高考原题,有序加深,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

在单元总结,或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高考题,原样使用,但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使用,并深入挖掘题目情景所蕴含的内在含义以及同教材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如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人教版选修4)后,可选2013年福建省理综第8题,内容如下:

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本题的每个选项都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易错点,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在A、D项中出错,中等学生会在B、C项中出错,只有基础较好的学生才会准确选出C项.教师在分析此题时,如果引导学生将它与教材中研究醋酸的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就会顿悟原来高考题就是这样编成的!就会自觉重视教材的阅读和对比、联想、类推的学习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就会自然提升.但若选用2013年北京理综第27题(如下),就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因该题将基本实验、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知识和能力集于一身,难度太大.

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 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 K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4+Fe2++□□Mn2++□Fe3++□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3.46.31.5

完全沉淀时4.78.3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I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三、集中练习高考题,寻找规律,增强学生的获胜信心.

在高三的专题复习中,教师可将有关该专题的高考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类集中,让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寻找本专题的知识规律、题型规律、易错规律;让学生领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解、练后反思”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破除高考神秘感,即时弥补不足处,斗志昂扬上考场.

例如,在《离子反应专题》教学时,可将近两年所有与离子反应有关的高考题收集在一起,分成两套题,第一套题少而精,用在本专题复习前,让学生自己检查本部分的不足,激发复习动力.第二套题用在本专题复习后,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教师在批阅了第一套题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复习本专题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1.题型: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⑵离子大量共存;⑶离子推断;⑷离子检验和鉴定

2.必备知识:⑴常见的不溶物、气体、弱电解质、氧化性离子、还原性离子、易水解的阴离子、易水解的阳离子、有色离子[JP3]分别是哪些?⑵常见氧化性离子和常见还原性离子的强弱顺序?[JP]

3.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⑴酸碱性介质的影响;⑵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或反应程度;⑶离子的反应顺序.

4.离子共存、推断或鉴定中常考的五个组合:

⑴H++Fe2++NO-3组合;⑵H++Cu+NO-3组合;⑶S2-+SO2-3+H+组合;⑷Cu2+、Fe3+、NO-3等氧化性离子与I-等还原性离子的组合;⑸ClO-+SO2-3+H+组合.

本文以离子反应的教学为例,抛砖引玉,让君更好地灵活运用高考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本专题高考题方程式
千亿房企的生存之道
集中梳理重难点,“新陈代谢”不复杂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
冒险方程式
预测大型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