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宁夏海原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发展

2014-10-16杨文平YANGWenping

价值工程 2014年28期
关键词:海原县水务局坡耕地

杨文平YANG Wen-ping

(海原县水务局,海原 755200)

(Haiyuan Water Bureau,Haiyuan 755200,China)

海原县总土地面积498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406.8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4387.8km2,风力侵蚀面积19km2,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000-7600t/km2。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31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63%,占农用地面积的36.49%。其中坡耕地200 万亩,主要分布在李俊、九彩、曹洼、红羊、关庄、树台、西安、海城、史店、贾塘、郑旗、甘城、七营、关桥等乡镇和甘盐池管委会。全县耕地总面积153706hm2(231 万亩),坡耕地133378hm2(200 万亩),占总耕地比例86.77%,其中<5°坡耕地37402hm2,坡耕地面积的28.04%,5°~10°坡耕地26076.4hm2,占坡耕地面积的19.55%,10°~15°坡耕地39061.4hm2,占坡耕地面积的29.29%,15°~25°坡耕地30838hm2,占坡耕地的23.12%。

根据多年的治理经验,结合该县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该县坡耕地治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坡改梯建设步伐。坡耕地改水平梯田,不但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更能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截至2010 年,该县现有梯田30.6 万亩,人均0.7 亩,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坡改梯40 万亩,累计达到70 万亩,人均1.6 亩,到2020 年累计达到110 万亩,人均2.3 亩,到2030 年达到150 万亩,实现人均基本达到3 亩的目标和“梯田县”的建设目标。

二是实施种草养畜产业。草畜业是海原的传统产业,自2000 年以来,海原县将种草养畜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百万亩草”“百万只羊”为目标,在未平整的坡耕地种植紫花苜蓿,建设养殖园区,加大饲草加工产业发展,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海原县自1999 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截至2010 年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草)176.82 万亩,其中退耕种草111.63 万亩,退耕造林65.19 万亩。今后,除实施坡改梯以外,其余坡耕地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

坡改梯是山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坡改梯工程的实施,使土壤流失量大幅度降低,地表径流大量就地渗透或转化为地下水,变过去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坚持将坡改梯工程建设与退耕还林(草)相结合,将1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15°以下的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退耕还林还草虽然使耕地面积减少,但梯田建设又使耕地产出率提高,从而使粮食总产有了大幅度地增加。同时,实现坡改梯后,增加了基本农田面积,保证了农民所需口粮,也保证了退耕还林成果。

通过坡改梯建设,耕地的保水、保墒、保肥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劳动效率也得到提高,农业潜力得到挖掘。坡改梯前,耕种只能依靠畜力人力耕作,坡改梯后,从耕种、收割到运输等生产环节可以广泛使用小型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效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修梯田的同时,修平了田间道路,手扶、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和架子车可以直接到田间地头,方便了农民拉粮送肥。坡改梯对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

坡耕地治理采用水平梯田配套生产路和地埂植物带的模式,每千亩水平梯田配套生产路5000m,配套地埂植物带100 亩。

依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计算,土坎水平梯田5°-10°每亩造价626.9 元,10°-15°每亩造价1071.9 元。根据该县农发陕甘宁梯田建设工程白石头河项目区投资分析,配套生产路和地埂植物带坡改梯项目每亩造价750.73 元,配套生产路、水窖、涝池、沟头防护、地埂植物带坡改梯项目每亩投资850.21 元,其中水平梯田投资725.88 元。

该县坡耕地治理主要采用坡改梯配套生产路和地埂植物带这种模式,典型项目区造价750.73 万元,考虑燃油费、人工费上涨因素,预计2012 年以后这一治理模式坡改梯造价每亩将达到773-845 元之间。

依据海原县水务局树台水土保持试验站对全县坡改梯效益监测结果显示:2010 年平水年份,小麦梯田单产比坡耕地平均增产95.5%,胡麻梯田单产比坡耕地平均增产17.1%。梯田平均土壤含水率较坡耕地土壤含水率高0.73%,梯田耕作层每亩贮水量为26.08 吨,坡耕地耕作层每亩贮水量为24.44 吨,每年拦泥2.85 吨,梯田拦沙蓄水能力强。

所有项目均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管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管单位为中卫市水务局,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农发项目主管单位为海原县农发办,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主管单位为海原县发改局,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扶贫开发旱作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扶贫办。

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1996)执行,项目管理均按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为做好坡改梯建设工作,海原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把搞好坡改梯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项目实施前,成立组织召开项目动员会,使项目实施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施工有安排,中间有检查,年终有验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坡改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项目区所在的乡镇组织召开乡、村、组干部参加治理工作研讨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群众参与意识,为打破地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全面提高坡改梯建设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增加项目建设透明度,在充分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确保群众自筹资金和所需劳力及时筹集到位。

根据黄委会和水利厅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规定执行,实行了新的运作模式,以发挥工程效益。

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打破地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困难较大。②水平梯田建设成本费用逐年增加,批复投资偏低。③项目竣工验收资料整理不及时,不完善。④地埂植物带建设受降雨条件影响较大,种植的最佳时期即每年的5-7 月份降水较少,土壤墒情差,气候干燥,不能保证林草及时播种。如果7 月份以后种植,由于植物根系发育和生长量小,冬季受冻后来年不容易成活。

对促进项目顺利进行的有关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①统一规划,打破地界,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治理,推广机修梯田的力度。②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优势,坡改梯建设继续由水务部门统一管理。③加大坡改梯工程建设国补投资比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④2000 年以前修建的梯田标准偏低,存在着田窄不平、埂埂失修、生产路不配套等问题,需更新改造。

[1]GBT16453.1-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S].

[2]GB/T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S].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Z].

[4]GB/ T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S].

[5]GB/T1577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S].

[6]宁夏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2006-2025 年)[Z].

[7]海原县十二五规划[Z].

猜你喜欢

海原县水务局坡耕地
通川区水务局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山海携手奔小康
海原县2017年草原生物灾害防控情况汇报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宁夏海原县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
种植苎麻对南方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河南省坡耕地利用及生态退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