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花清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观察

2014-10-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体征颗粒急性

李 彬 孟 泳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1]。全年皆可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笔者采用莲花清瘟颗粒治疗表寒里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中医院门诊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表寒里热型的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 ,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8~60(35.6±8.13)岁。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8~60(36.2±5.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参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和中医表寒里热证时行感冒的辨证标准[2]:所有入选患者均急性起病,体温37.5~39.0℃,年龄18~60岁,发病24h以内。查体:咽腔充血,扁桃体不大或轻中度肿大、无脓点,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中医辨证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喉疼痛,咳嗽,咯痰黄白相兼。舌质红以边尖为甚,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发病12h内已使用激素、解热镇痛类药物;②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上感;③妊娠或哺乳妇女;④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合并其他系统感染者;⑤因各种原因不能按要求服药,以及不能配合回访调查者。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莲花清瘟颗粒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一次1袋,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三九”感冒灵颗粒(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袋,每天3次。每天自测体温4次,并记录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情况1次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服药72h后复诊。病情评分标准:对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体温按实测值记录,治疗前后均评定积分。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要求 ,按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4级评定疗效[3]。痊愈:用药72h内,体温恢复正常 (腋温<37℃,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症状、体征积分下降90%以上;显效:用药72h内,体温恢复正常 ,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症状 、体征积分下降70%以上;有效:用药72h内,体温较以前降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症状 、体征积分下降45%以上;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6.1 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结果[例 (%)]

6.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10.71±3.49 1.72±2.41*#对照组 60 9.92±3.68 3.91±2.15*

6.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皮疹、皮肤骚痒、恶心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7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辩证属表寒里热者病机多为素蕴内热,复感外寒,内热为外寒所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为临床常见病证。患者发病后常有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喉疼痛,咳嗽,咯痰黄白相兼等症状。目前专用于表寒里热证的中成药不多。

莲花清瘟颗粒是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制剂。它的组方源于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其中,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原用本方治疗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但见邪热壅肺之身热喘咳、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皆可以本方加减而获效[4]。王帮众认为其应属寒热并治剂[5],即既可解表散寒又可清泄肺热。银翘散功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专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而设。二方合用既可解表散寒,又可清宣肺热。连花清瘟颗粒组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祛在表之风寒,开闭郁之肺气;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芳香透邪、化湿等功效;薄荷味辛、性凉,具有较强的辛散之性;藿香、薄荷与麻黄相配,可加强发汗解表之力,使表邪从汗而散。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与麻黄相配,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功效,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金银花、连翘,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且能清热解毒;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贯众味苦、微寒,既能清气分之实热,又能解血分之热毒;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上感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配伍大黄,通腑泄肺逐瘀,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下通,肺热自降,从而扭转病机,截断病势,切断向营血的传变,防止感冒后发生肺炎、心肌炎等疾病[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配伍具有益气养阴的红景天,调节免疫,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抗病康复能力,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肺气宣,表寒解,肺热清,则诸症自愈。

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治疗组在退热、改善症状以及愈显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该药为治疗急性上感,中医辩证属表寒里热证者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

[2]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时行感冒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74-76.

[4]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7.

[5]王帮众.麻杏石甘汤方证新解[J].中医药通报,2013,12(2):35-36.

[6]左俊岭,徐之虎.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6):78-79.

猜你喜欢

体征颗粒急性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中国颗粒学会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喉瘖3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