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初探

2014-10-11张万成

关键词:自主管理班级

张万成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过渡到“自发”、“自愿”,从而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关键词:班级;自主管理;自省;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08-1一、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

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这种尊重和赏识往往是他们进步的内在动力。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多鼓励,力戒求全责备,尽可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时空机遇,特别要尊重学生人格,千万不能刺激性语言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那些爱招是非,常犯小错误的学生,教师若片面将其定义为行为差生,并采取简单说教、惩罚,甚至放任自流的方法,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越是生病的幼苗,越需要园丁的精心照顾”,老师要摘下有色眼镜,怀着信任,期待去关心帮助学生,对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加以表扬和鼓励,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可变的,能行的,绝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可救药”或“朽木不可雕”的;对他们的闪失,教师要学会宽容,大度,要有雅量,如果一看到“缺点”、“毛病”,老师就批评、指责、否定,带给学生的后果无非是失败,屈辱,不行,更何况,这些所谓的“缺点”、“毛病”有的恰恰还是潜在的,是为发展起来的长处、优点和积极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同时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姑息迁就,宽容应有度,得当,要严爱相济。动之有情,晓之有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良知和自省力。

二、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我调控

1.角色扮演。班级的良好氛围很重要,它是班级自主性管理的基本保证,整个班级的良好氛围一经形成,学生就会产生了“不好意思违反”的心理,班上即使有两三个调皮的也难找到“自由”市场,课上讲话的同学没有“搭档”,大家乱起哄的同学将受到谴责……因此,班主任应以制度规范行为习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教育相结合,以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规范训练,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同时将行为习惯同班集体建设,学校各项活动相结合,加强常规考核,督促评比,并及时发布,按时反馈,通过量化,评比,反馈,鼓励,表彰先进,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

另外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品德,从而产生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推动教育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2.优化活动。“和风化雨苏枯槁,郎月明霞启晦昏。”活动也是教育,而且是一种高明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老生常谈,而应该结合有关节庆,结合系列活动,结合单项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开展“无批评周”、演讲比赛、辩论会、汇报表演等系列活动,让寓教于乐,让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鼓舞学生向上的士气,从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开展班级活动,班主任应放手让班干部大胆工作,鼓励全班同学参与,并应以普通一员参与,而不能以决策者和保姆自居。要多鼓励、少裁判,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实现学生自我完善

评价是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级管理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建立定期地、全员参与地总结评价机制,能使每位同学深切感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为班级工作尽心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管理,进而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有机结合,但要以肯定学生工作,激励学生发展为原则,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管理班级的热情。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第二,要抓住闪光点,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自身的长处,去经营自身的优势,去多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第三,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评价,让学生在自评、互评过程中认识欣赏自己,学习自我调节的本领,学会取长补短,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就开始形成,班级管理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开展起来也顺利多了,反过来,也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多次强调,“教是为之不教”,自主性应实实在在地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创建自主性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班级,使其在管理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成功,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王立华,李红双.谈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构建.教育探索,2002(02).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班级
班级“无课日”
徒 步 旅 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