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主要内容及理论渊源探究

2014-10-09魏志俏

湘潮 2014年8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高校党建探究

魏志俏

摘 要: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了解高校党建的理论渊源,并不断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党建;主要内容;理论渊源;探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28-02

2013年12月24日至25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地各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筑牢高校党建工作的坚实基础。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一、党的领导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指党对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指引和导向。坚持高校党的领导地位是由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不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高校就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就会误入歧途,人才培养就会变质。为了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建立高校领导体制时,就必须将党的领导地位摆在首要位置,确保高校在进行决策时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领导体制而得到顺利贯彻。那种借口高校是学术“圣地”而力图排除党在高校决策中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1]

经过不断地实践检验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中央于1990年7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领导体制上确定了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地位。1998年8月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使这一领导体制成为具有代表人民意志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领导体制。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基础

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鲜明特点。马克思、恩格斯组织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明确提出建立从支部、区部、总支部到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共产主义者章程》详细规定了同盟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建立基层党组织。1927年,毛泽东在红军连队中建立了第一批党支部,提出“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的重要论断。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动员和政治社会化功能,突出论述了党的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组织,是党团结人民群众的核心的思想。建国后毛泽东也始终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成为联系群众的堡垒和训练党员的阵地。邓小平也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他认为:“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2]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大学实现强有力的党的领导的关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稳压器,集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发挥着巨大的科技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承担着为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只有高校基层党组织搞得好,才能从基层上确保党对高校教育的坚强领导,才能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才能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制度建设是高校党建发展的动力

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了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许多实践,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思想,并指出了党的法规制度建设在党的生活中的意义。但由于当时整个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地位及相应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党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列宁最早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一个制度整体写入党的章程。毛泽东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建立了党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并没有把精力放到通过完善制度来加强党的建设的途径上来。针对“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极端必要性。邓小平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

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是高校党建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重大问题。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地,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和重托。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更具有战略性和迫切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高校党的建设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拥有面对新挑战的能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也是高校党建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的制度创新,才能持续提高党在高校执政能力、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四、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

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是马克思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伟大导师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这充分说明了坚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早在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就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一再强调“要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并充分宣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之取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邓小平也一贯认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5]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见,意识形态工作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福祸。

其中,高校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中心和前沿阵地,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做好党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建设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我国高校党的建设要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中央的整体部署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毫不动摇地把坚持马克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第一要务,加强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保障高校沿着正确的政治路线前进,为党的建设在高校中的巩固和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五、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关心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上的进步和成长。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支最积极主动、最活跃的突击力量。青年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写了《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张青年“要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更加把青年看作是革命的接班人,指出无产阶级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列宁也提出要培养具有“完备而彻底的社会主义世界观的新人,”要把青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史上,青年同样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建国后毛泽东提出要使青年“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6],并成为我国的方针。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并且要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地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7],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重要任务。高校党建作为高等教育正确发展的引路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无疑成为了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并直接决定了高校学生素质的高低。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高校党建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杜玉银.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第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页.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高校党建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