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张爱玲孤独悲剧式风格的形成

2014-10-08黄书娴

关键词:社会环境孤独张爱玲

黄书娴

摘 要:张爱玲是上世纪一位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有着浓浓的孤独感,呈现一种孤独悲剧式的风格。本文从其个体经历、所处社会环境、作品特点,运用综合分析、文献研究、归纳梳理的方法,全面解析张爱玲孤独苍凉式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孤独;张爱玲;个体经历;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158-02

张爱铃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初入文坛便红极一时,50年代她出走香港并移居美国。60年代张爱玲在台湾与海外声誉鹊起,80年代,她再次成为文学界评论热点。在现代文学史中,张爱玲是很独特的一位,其人其文都逃脱不了孤独的情怀,这是张爱玲文学艺术上的特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张爱玲作品孤独悲剧式风格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1.冷漠自私的家庭是她文学作品苍凉孤独风格的缘起

张爱玲出生在没落的遗老遗少家庭,父母之间长期感情不和,最终离异。其父亲是个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有旧式的文化教养,会吟诗作赋。早先他对张爱玲还是喜欢的,也有几分得意于女儿少时就显露出的才华,寂寞的时候他也同女儿谈谈。但他有一切遗少的恶习,赌博、嫖妓、吸毒、养姨太太,对子女缺少责任心,脾气暴躁。母后的到来,张爱玲与父亲的关系愈发恶化。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她向父亲提出希望出国留学,这引起了父亲和后母的不快。后来又因为她私自去母亲家里住了两个礼拜而与后母发生争执,被父亲毒打并软禁了半年。软禁期间她患了严重的痢疾,可父亲不闻不问,不请医生也不给用药,使得年少的张爱玲差点死去,这深深恶化了她与父亲的关系。

张爱玲于是离开了父亲,来到了母亲的家。但母亲是位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女性,她要求女儿做一个淑女。这与张爱玲自身情况相去甚远,母亲的“淑女式教育”宣告失败。而“钱”的问题又使她们的关系进一步便淡。母亲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她一直在衡量自己对女儿的付出到底值不值。“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验。……问母亲要钱,起初是亲切有味的事,……可是后来,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于是母亲的家也不再温馨了。张爱玲在破裂的家庭中走完童年,父亲的绝情,母亲的冷淡、自私,使她变得敏感、压抑、内向,再加上青春期的推波助澜,她渐渐走向自卑与自我封闭。

假如说在父亲的家张爱玲是因“不抱希望”而产生孤独感,那么在母亲那里则变成了“希望破灭”后的无依无靠。父母对她的伤害激起了张爱玲了对他们的敌对之情,然而现实中又必须压抑这种感情。这种压抑使得敌意无法发泄,就进入潜意识中。在《我看苏青》一文中,张爱玲讲了她的一个梦,在梦里她在雨夜之中孤身一人,无处可依。人生活在一个“熟悉”的“陌生”世界里,看不到周围的人,也找不到自己,像一朵灿烂的罂粟花,寂寞地开放着。

2.失败的婚姻更加重其作品的孤独感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婚姻使她深深地感到人始终是孤独的个体,人世间的哪一种感情都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不顾一切地爱着胡兰成,而胡兰成的爱却带着太多的杂质,他在很大程度上是爱上了张爱玲的“官人的贵气”。张爱玲的家族余威正好满足了他的心理欲望,张爱玲的“贵族气”能为他卑微的身世增添一些“富贵”色彩,等到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他的本性很快就暴露无疑。与张爱玲结婚不久,他就开始朝三暮四,并与别的女子结婚。张爱玲原本以为她能抓得住胡兰成的心,让他不再“挟妓游玩”,然而她彻底失败了。爱情的不幸遭遇,对张爱玲以后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体现在她的爱情题材作品中的悲剧式孤独的基调。

(二)社会原因

一个人作品风格的形成,不仅仅与她的个人经历相关,更与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有关。张爱玲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这也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加重了作品的孤独色彩。

1.动荡的社会使她产生朝不保夕的孤独感,使得她厌世怨世

张爱玲作品孤独的风格与她所处的时代有关。上世纪20、30年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张爱玲在香港读书时,战争爆发了,她见证了香港被围困和侵占的全过程,这样的经历使得她深刻体味到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残酷。她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回不了家,等回去了,家也许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无牵无挂的空虚与绝望。”她的感受是一种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她在战争里看到了生命逝去,人生无常,这一经历使得她更为孤寂。在战争之前,张爱玲已经拥有一个相当完整的经验世界,拥有了成熟的人生观,而战争为她补上了最后的也是重要的一笔。

2.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时代的困扰

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社会心理也处于大转型中,而张爱玲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女性,却不被社会所认同,而自身所受传统教育又形成对她的牵制,这种处境使她被孤独感笼罩。张爱玲的小说涵盖清朝末期、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解放初期。在这个社会变化巨大的特殊时期,封建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互相碰撞,冲突不断。旧事物扔在苟延残喘,新事物成长路途坎坷,失落感笼罩着整个社会。人们被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所困,又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所扰,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也不知道出路在何方,这种时代的困扰使每个人都倍感迷茫。张爱玲的小说自然也摆脱不了这种困扰,呈现一种孤独感。

二、张爱玲作品孤独悲剧式风格

张爱玲不遗余力地用文字构建一个个独立的世界,它们的共通点是孤独。在张爱玲所构筑的文学世界里,父慈子孝是虚伪的,亲情是冷漠的,爱情是虚幻的,友情是自欺欺人的,这是荒凉的无爱世界。

值得玩味的是张爱玲文学作品里的孤独者并不以为其孤独,他们没有认识自己的觉悟,也很少审视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他们庸庸碌碌,以生活为中心,并且满足于此,因此感受不到孤独的切肤之痛。在张爱玲眼中,孤独是一种独立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境界,她坦然面对这种孤独的状态并且享受孤独时灵魂的绝对自由,她不认为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是必要的。endprint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各怀心思,一个想通过婚姻获得生活的保障,一个只想将其作为情人玩弄于掌中,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貌合神离,无法沟通,彼此间是封闭的、孤独的。两个人都用尽心思,想要攻破对方的厚厚的防御墙,结果是徒劳的。唯有香港被炮轰之际,他们才暂且将私利抛到一旁,刹那心灵相通了:“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10年8年。”他们缔结了婚约,战争成全了他们,使他们的孤独暂时得到缓解。暂时的融合与沟通化解了彼此的壁垒,也化解了彼此的孤独。然而战争过后,他们又各自恢复了本性。范柳原又开始寻花问柳,与别的女子调情,“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流苏虽然“胜利”了,追求到了婚姻保障,物质的供应,貌似大团圆结局,然而更大的不圆满潜藏在表面的圆满下。战争期间的刹那间的谅解只是孤独、不安、恐惧中的一种本能的互相需要,此后他们彼此便不再需要沟通理解了,只像先前一样维系一切便可以了,同时并存的还有永远的孤独。

所以张爱玲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不奢望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而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摆脱孤独。这种消极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让自己有无事可做的自由,不让自己有思想的时间,不去理会自己的孤独。《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女佣人在某个偶然的场合突然感到无端的孤独,也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自由,她被自由吓住了。她通常都是有事情可做的,她的时间都是由喧闹忙碌来填满的。现在却是一个人,她有时间去思考了,空虚与孤独便进驻她的心灵,让她感到莫名的慌乱与恐惧。于是她马上把孩子领回来,有孩子在身边,她就不再“自由”,不再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只要她的思绪找到了具体实在的寄托她就不再孤独。小说结束时,阿小的恐惧已经过去,完全恢复了平静。而在小说《封锁》中,电车上的乘客在封锁期间为了摆脱无处不在的空虚感,大家看报的看报,没有报纸的就看名片、章程,什么都没有的就看街上的告示。他们不肯让脑子动起来,因为他们认为“思考是件痛苦的事”。其它诸如《红鸾禧》中的棠倩,“活泼了许多年还没嫁出去”;《多少恨》中的家茵,《创世纪》中的潆珠,甚至是《小艾》中的席五太太,她们或在寻求现实家园,或想借现实家园摆脱孤独无依的困境,但最终都是美梦成空。张爱玲对此种境况的叙述说明了人生孤独状态难以改变,即使仅仅是在形式上的改变。这更加突显了人与人之间城堡的难以冲破。

三、结语

一代才女张爱玲,用文字演绎着孤独。早年的经历,家庭的悲剧,造就了沉默、内向、孤僻的张爱玲;香港战争给她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与胡兰成的爱使她对爱情陷入绝望。这一切都影响着张爱玲的一生以及她的创作风格,从而奠定了她的创作基调——孤独。她的语言冷静、机智,她看透了人性、人情和人生,对一切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在她的文字世界里只有苍凉、颓败、懦弱,而绝无脉脉的温情和爱意。

——————————

参考文献:

〔1〕杜萍.读《倾城之恋》析张爱玲的孤独情结[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2〕来凤仪.张爱玲散文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3〕张爱玲.张爱玲精品集[M].浙江:世界文学出版社,2006.10.

〔4〕余斌.张爱玲传[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5.

〔5〕姚海燕.苍凉、孤独与必然的人性悲剧之写照[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4).

〔6〕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环境孤独张爱玲
九月雨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浅析社会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