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精心设问有利于发展小学生思维

2014-10-08吴佳镇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吴佳镇

摘要: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问有利于发展小学生思维。

关键词:精心设问;抓住时机;看准火候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94-02

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家知道;在上课中,精心设问有利于发展小学生思维。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主要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提高语言的功效,精心设计精巧、恰当的课堂提问。设计提问要体现两个“符合”:一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二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根据儿童好奇、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用突然发问惩罚他们的错误,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问题使他们感到难堪,以致于挫伤了积极性和自尊心,而且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应综合运用表情、语气、手势、教具等各种因素,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回答老师的提问是一种光荣,是一份乐趣,是一种享受,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新课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①哪个小朋友能把三盘里的东西分得同样多;②你能用几种方法把盘中三份不相等的东西分成每份相等的数;③所平均分得的每份叫什么数?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路,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获得“平均数”的概念。

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仍以“求平均数应用题”为例,当学生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不相等的几份东西平均分成每份相等的数时,老师接着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如果要求我们班上全体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数学平均成绩,仍用刚才“移桔子”的方法行不行;②如果不行,那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提问后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计算的方法。这种利用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中,在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发问。提问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如我在教“质数和合数”时先提问:如果按照一个数所含约数的个数分类,1~10这十个自然数可分成几类?学生把它分成含有一个约数、两个约数等类别。接着又问:如果按照约数的个数分类,自然数应该怎样分类?就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及时引导学生观察2、3、5、7所含有的约数个数有什么特征(1与本身);4、6、8、9、10所含的约数个数和前四个数相比,有什么区别?这时学生豁然开朗。紧接着,老师阐述:①(指着2、3、5……)约数只有1与本身的,我们把它叫做质数;②(指着4、6、8、9……)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的,我们就叫它合数。最后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呢?自然数可分成哪三类?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发问,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对事物分类的方法,而提高了思维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问可带有启示性,多设几个平台,即大问题后面要有小问题做铺垫。如在复习“长方体特征”时,教师问: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若有困难,教师可以接着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②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形状怎么样,面积怎么样;③长方体有几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

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一般问题应以学困生能解答为前提设计,切忌只为“几个尖子”学生设计一些偏难过深的问题。

新课授前的复习提问要有铺垫性。数学知识,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新课授前的复习提问要达到既能处理反馈的信息,调查了解学生旧知识的巩固情况,又为新课做好铺垫。也就是说,既要体现传递巩固旧知识的信息,又要对新课有导向作用。如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时可提问:①两位数都由几个( )和几个( )组成的;②50里面有几个十,4里面有几个一;③5个十和4个一组成多少?学生回答后,复习了数的组成,同时也为新课运用数的组成口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导入新课时的提问要有激发性。在引进新课时,往往采用提问方式,使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新问题上,例如:在教“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口答一道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面积的习题。然后提出,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就变成了什么图形?学生答:正方形。因此,告诉学生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殊图形。然后提问,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求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新课。

进入新课时的提问要有思考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设计一些很有艺术的提问,循序渐进,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逐步向深层挖掘。例如,在学生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后,为了使这一性质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可继续提问:①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怎样;②商不变,若除数缩小了10倍,被除数又应怎样,如果被除数、除数都增加或减少了相同的数,商会不会发生变化;③你会用简便算法计算8500÷25吗?这样连问几个问题,促使学生探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迁移,提高了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小结时的提问要有巩固性。在讲授新知识以后,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得如何,也常常通过提问,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处理。例如,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后,教师提问:“长方形有四条边,正方形也有四条边,为什么长方形周长公式中是乘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中是乘4呢?”这一问立即唤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思考,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的学生说,长方形的长加上宽是两条边,乘2才是4条边;有的学生说,正方形四边长度相等,所以要乘4,有的说看上去一个乘2,一个乘4,实际上都是算4条边的总长度。这样的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思考,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问,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相吻合,才能变教学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自始自终处在积极的思维发展之中,自主地探索、思考、推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