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逐成了最好的记忆

2014-09-29张安军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密州神态赤壁

张安军

风寒,乍冷,恰少年时,追忆起那段被放逐、自由快意的日子,那是他心中的梦,那是他壮年的歌,那是那个朝代的标志,那是我们民族的一脉文化——他只是踏实安稳地走好脚下的路,就把人生做到了极致。 ——题记

掀开尘埃落定的历史,翻开宋朝尘封的记忆,寻找着那段充满辛酸却无比自由的日子:失落而不落魄,流放而不沉沦,而是自在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豁达地唱出心中的歌,向着最好的自己进发挥洒。

贬谪,岭南,荔枝

皇帝的一纸谪令,你流放了,你也自由了。你本以为可立足朝廷,便可以一展鸿鹄之志,奈何世事弄人,你被贬再贬。那“乌台诗案”的苦楚,可曾使你倍感凄异?谈笑间,你来了,来到偏远的岭南。安然而居,吟出逍遥自得的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飘逸之风,怡然之乐,面对起伏跌宕的人生,你只是踏实安稳地走脚下的路,不悲观,不失望,不沉沦,依然做潇洒坦然的你,最终做成了最好的你,令世人难以忘怀的你。

降职,密州,出猎

又是一纸谪令,你打江南走来,密州的城郭似乎成了你自由的依托,这片大地上永远镌刻着你前进的车辙,看你不屈地昂首,不羁地大笑。密州出猎,“千骑卷平岗”,你高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面对沉浮的人生,你豁达之极,豪放之极,壮志满怀,激情飞扬,相信一定可以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自由,赤壁,咏唱

“十年生死两茫茫”,几经风霜,你更加苍老了,但皱纹的沟壑中依旧凸显出你洒脱的风采。你来了,一袭蓝衫,两袖清风。赤壁之上,望着浩荡东去的大江,你昂起被羁绊的头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干戈四起,青春终成白发,逃脱出世俗的牵绊,你自由极了,面对寥落的一生,你傲然极了,奔放极了!

岭南,密州,赤壁,我踏着沧桑的历史足迹寻找,寻找苏东坡那段自由踏实洒脱的日子……

是你,在被放逐的日子,你不悲观、不失望、不沉沦;在岭南的荔枝中,在密州的平冈上,在赤壁的江水里,你,脚踏实地,随遇而安,豪迈洒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成就了一段傲然豁达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千古绝唱!

用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文章的灵气和韵味,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

凝练的语言,却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活画了苏轼豁达、恬淡、潇洒的形象。

再次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展现了苏轼狂放不羁、豪迈达观的形象。

运用外貌描写,展现了苏轼历经坎坷,但依然洒脱清廉的形象。

文段多用短句、排比句,语言简洁畅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有力有韵,犹如一曲古筝奏出的音响,袅袅不绝,让人回味无穷。

教师评语

题记借助诗境,发挥想象,通过描写让人物从诗文中鲜活起来!下面这篇文章就是这样,通过想象描写了苏轼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展现了苏轼豁达潇洒、乐观坚强的形象,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该文还具有思路清晰、小标题醒目、中心思想明确等特色,很值得同学们借鉴。

指导教师:郑虹林 杨诗兵endprint

猜你喜欢

密州神态赤壁
细致刻画神态,生动塑造人物
密州在哪
坚硬与柔软
睡仙亭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题铭砚洗
写给一群羊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