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研究

2014-09-29于淼

关键词:女性文学英美文学女性意识

于淼

摘 要:也许我们今天会欣赏那些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在自己的专业上都比男性更优秀的女性,但是在欣赏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Freedom is not free的真理。自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今天她们的独立自主,也源于自18世纪以来的不懈奋斗、争取。本文从英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近两百年来英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女性意识;女性文学;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153-02

英美女性文学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大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但是在这之前也不乏优秀的女性作家,但是迫于男权社会的种种压制,一直没有登上文学的舞台。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的理念才开始植根于女性心中,使她们开始为自己的权利斗争,开展起了自己的平权运动并使其蓬勃发展开来。

所谓女性文学,笔者对此的理解是以女性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文学作品,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就是从女性的角度如何看待女性自身这类主体。从文艺复兴时期至18世纪末,已有零星的女性文学开始出现,到19世纪女权运动蓬勃发展时,便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英国女性作家及女性文学。到20世纪至今,美国文坛中女性作家们异军突起,成为文学世界中闪耀的明星。下面,分阶段地探讨一下这三个时期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英国人民的思想带来新的冲击。在资产阶级的引领下,英国女性的心中也萌发了与男性平权的理想。在18世界末,尤其是最后的25年,在小说领域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包括女性主义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辩护》以及诗人珀西·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在这个时期,女性的确为自己争取到了登上文学舞台的机会,女性文学也从女性自身的切实感受出发,着重抨击了现实中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社会对待女性的陈规陋习。但此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平权”的这个层面,并没有对女性自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当然,结合具体的时代、经济背景,我们也不能苛求18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有更深层的认识,毕竟那时的女性还是那么地不被尊重,即便是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毫无忌惮地嘲弄女性。这些女性作家敢于发出呐喊,直面男权社会,挑战其权威,便是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步。

二、19世纪的女性文坛

19世纪的人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使女性作家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其队伍也不断壮大起来。尤其是英国,承接18世纪末小说的繁荣,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在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等一系列庄园类小说,不仅在当时一经推出就大获好评,至今我们无论是再读原著,或者是看英国广播公司根据原著拍摄的电视剧,都会被那些古典高贵的庄园、漫山遍野的绿草、绅士淑女的品格所打动。当然,使奥斯汀备受推崇的并非这些唯美的画面,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是因为她挑战了男权社会中一直以来对女性“温柔、贤惠、顺从却无能”的主张,而以极大的热情赋予了女性的聪慧、善良,认为女性也可以理性、冷静、机智地对待生活。《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本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一对,伊丽莎白是家道中落的乡村小姐,达西却是名门之后、贵族子弟、大庄园的继承者。那时的英国,有着与中国类似的门当户对的婚配理念,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美满结局,首先是对这一以金钱地位为基石婚配传统习俗的挑战。其次,伊丽莎白虽然出身低下,但与人交流时却始终不卑不亢,并不像一些爱慕虚荣的女性,见到贵族子弟便一味讨好屈从,这是女性意识中开始具有人格独立意识的一种体现。当然,奥斯汀既歌颂女性,却也从不过度,女主人公大多理性温和,聪慧善良。可见,奥斯汀并不绝对地认为女性就该如何如何,一个人的品性,并不取决于其性别、家世,站在人的角度讲,总是有德行高低之分的,决定德行的是个人的知识、见识,而不取决于性别。男子中也有贪慕虚荣、小气、嫉妒、聒噪者,女性也不乏坚强勇敢、足智多谋的,决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性别而妄下定论。这是一种要求人格平等的女性意识。再次,伊丽莎白也许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对淑女的品行与才能的要求,当时英国对于淑女的要求,与同时代中国对大家闺秀的标准出奇地一致。在品行方面,要低调、得体、温和、顺从;在才能上,要通音律、懂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我们并未见到伊丽莎白在这些方面有多么出众的才能,反而为了去照顾生病的姐姐,敢于走一段长长的泥泞的道路,狼狈地出现在几个贵公子的面前。每每读及此处,都按捺不住对奥斯汀这份“我行我素”的勇气的欣赏。同伊丽莎白一样,奥斯汀反抗的勇气和意识,也来自自己的学识。

19世纪另一颗璀璨的明珠当属《简·爱》了。如果说《傲慢与偏见》对于平等独立的女性意识还不够明显,那么《简·爱》对于这点可谓直抒胸臆了。简·爱面对罗切斯特先生时那段有名的台词:“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地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这几乎就是一种女性的独立宣言。简·爱的爱情观,也践行了她的这段宣言,当得知罗切斯特有夫人时,即使那女人是个疯子,也坚决离去,不做情妇;而在庄园被一把火烧毁过后,却又回到已失明的罗切斯特先生身边,相濡以沫,共同生活。勃朗特一反文学作品中的贯用手段,把简·爱塑造为一个并不美貌的女性,意在告诫女性自我内心的修养、独立坚强的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20世纪至今

19世纪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俨然已具备了平等、独立的自我意识,但是不难看出她们在经济方面还是需要依附于男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自我意识也会有一些局限。

进入20世纪后,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自主就业。脱下围裙,放下扫帚,甩掉抹布,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精明干练的职场女性。步入社会、经历现实的种种打磨之后,原先的那种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不再,女性文学把视角更多地转向了社会政治问题,对于女性意识,也更多地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0世纪美国文坛一部绕不过去的作品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本是一个任性、骄傲、集万千宠溺于一身的庄园大小姐,因为富足的生活,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感情世界而对社会国家事务毫无兴趣。可是南北战争的战火结束了她这种安逸的生活,在面对如何保留住庄园的问题上,她也用尽各种手段。在饱尝生活的艰辛后,她终于成了一个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女性。这部作品,一改往常的惯例,不再将主人公的品行非黑即白地一分为二,而是真实地刻画了斯嘉丽的各种缺点,以及蜕变成长的过程。这使主人公更加平民化,更真实。与19世纪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作品将女主人公的命运和生活与时代、社会、国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女性不再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浪漫美好的爱情,憧憬未来,而是直面生活带来的种种冲击。女性也可以为了生活承受压力,并且也能做得不错。

另一部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也值得称道。这部作品,以穿插的手法,写到女主人公在非洲的经历,对殖民和种族问题的看法;她的政治生活,对斯大林主义的向往、幻灭;以及她的爱情生活、精神轨迹等。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女性文学将女性与社会、世界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似乎在刻意淡化“女性”这个自我意识的同时,也以某种手法加强了女性的地位和价值。女性文学中的女性,不再以弱者的身份自居,而是自觉地认同自己“社会主体”的身份,从“社会人”的角度看待自身。

——————————

参考文献:

〔1〕张英.奥斯丁小说女性认识论析[D].吉林大学,2003.

〔2〕张丽娜.试析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3〕吕睿中.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简爱》[D].华中师范大学,200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女性文学英美文学女性意识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玫瑰门》中司绮纹的女性形象分析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