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探讨

2014-09-27陈倩龄周长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陈倩龄++周长群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复杂的挑战。创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准确掌握创新的原则,加强队伍建设,主动占领新媒体宣传高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3-0057-04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3年《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7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5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6.8%。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复杂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交往环境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产生是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对于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介为传播载体的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主要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的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新媒体,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置身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之间的交往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往空间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点,它是以文字、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载体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并能为受众创造出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每个受众都可以成为这个虚拟空间的一员,主宰或参与虚拟空间的活动,彼此联系、沟通和交流。在交往中,彼此之间人际关系也具有虚拟性,既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可以受民族、性别、学历、地位的束缚,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自由自在地展示个人的见解和思想。

2.信息传播的开放性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些限制,在信息的传播时间和速度、传播内容和方式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可以实现迅速快捷、多视角、多方位地传播,强化了即时传播的功能。尤其是网络搜索引擎的出现,可以方便快捷地满足大学生对各类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为学生拓宽信息维度带来了无限的空间。

3.交往地位的平等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习成绩、个人形象、性格特征、身份地位、家庭背景等情况的差异,大学生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形形色色的交往特征,例如,有的谦虚谨慎,有的个性张扬,有的信心十足,有的胆怯自卑,等等。但是,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上遨游,模糊了传播者和接受者明确的身份界限,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涉猎者、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创建者和扩散者。每个人的主体地位都能够获得尊重,每个人的互动权利都可以得到保障,每个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同样自由平等。

4.信息接收的多元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高校条件所限,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课堂所学之外,报纸、杂志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多局限于学校的业余文体活动,看电影、蹦迪等校外活动成为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补充。但在新媒体时代中,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而自由的空间,信息选择灵活丰富,信息内容涵盖宽泛,获取知识、参与游戏、交流感情、发表见解等渠道便捷畅通,对相同问题也可以获得不同视角的思路和观点。同时,新媒体既能够提供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服务,也可以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可以接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服务,这也使得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载体逐渐成为学生的最爱。

二、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青年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力军,所受影响也是最直接和最深入的人群。在数字技术时代,对新媒体的认识和态度,对新媒体的选择与接触以及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2]新媒体的发展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推进思政教育网络课堂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网络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破解了时间、空间和选择方面的限制,并依托网络资源丰富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平台,日益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不同高校、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教师和专家学者的见解,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克服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我国4G网络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会大大提高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资源丰富的先进平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即时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延伸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效率和影响范围。

2.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载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快捷便利的特点,远远大于传统媒体时代任何一种传播载体的影响力。借助电脑和手机上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凭借新媒体,我们可以发挥其与各种网络工具结合的优势,构建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和纵向载体。[3]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利用这个阵地,通过E-mail、QQ、微信等网络载体,与大学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的思想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通过平等式、交互式的交流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隔阂、沟通压力得以消除,双方可以坦诚平等地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交流、研讨,增进共识,缩小分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群、QQ群等方式,以一对多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点向学生进行传播与辐射,并通过点评与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时消除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疑虑,。

3.新媒体的丰富信息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新媒体蕴含着信息容量巨大、资源涵盖丰富、信息传播迅速、搜索快捷便利、覆盖范围宽广等诸多优势,减少了教师以往频繁到图书馆查寻资料的烦琐,可以便捷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补充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渗透性。同时,作为学生,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广泛接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千世界,从而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内涵修养的效果。正确充分利用和掌控新媒体平台,发挥其优势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提升。

4.新媒体时代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载体,但是,新媒体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同样也为我们开展此项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便捷使得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大量涌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敌对势力也在不断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其意识形态,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加上社会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矛盾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冲击,极大地弱化了社会信仰传播的公信力,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4]另外,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正影响着新媒体环境,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日益冲击着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对他们的人格性格、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带来新的冲击。再者,大学生由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分析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弱,对于网络诱惑的抵制力较差,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等,在虚幻的世界寻找快感,荒废了学业,透支了青春。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工作思路,迎难而上,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

三、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确方向的原则

意识形态阵地是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全力争夺的思想阵地,在当前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类敌对势力的主要工作。目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致使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和现象,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我们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新媒体阵地,加强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引导教育学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科学成才的必要手段。

2.坚持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主动灌输长期以来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手段。我们依托主流媒体、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灌输,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对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冲击,迫切需要我们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变单纯灌输为互动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融入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在与他们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坚持保持优势与有效融合相结合的原则

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5]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主动掌握新媒体时代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创新我们的方法手段,既要保持我们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借助传统的手段和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立体化,又要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新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有效地融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立足现实与掌控虚拟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有多年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在现实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在现实社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性、现实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络,教育的效果才能更理想。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为学生创造了兼具魅力与活力的虚拟空间,他们已经成为这个空间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也要努力探索并掌控这个空间,充分利用虚拟空间来弥补现实生活的不足,尽快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亲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鼓励,使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促进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充分贯通。

四、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曾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成为高校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1.主动占领新媒体时代下的宣传高地,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学生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与精髓。在当今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新媒体时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信息和言论在新媒体载体上的传播日益频繁,给我们掌控新媒体舆论阵地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作用。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的建设,坚持精品课程进网络,名家讲学进网络,专题辅导进网络,比较研究进网络,在线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形势政策,加深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佐证,以祖国未来事业发展宏图为牵引,引导学生主动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主动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创新思路,积极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生动、参与方便、贴近生活的“红色思想网站”、“绿色文化网站”等,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激励学生,用案例分析启发学生,用社会负面新闻警示学生,扎实构建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成果、典型事例、先进文化、光辉成就的新媒体宣传高地。

2.积极掌控新媒体阵地,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新媒体文化

通过新媒体阵地,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播文化价值观念。[6]由于新媒体仅仅是一个载体,展示给学生的只是文字、图像、视频等内容,无法主动给予学生鲜活生动的文化价值内涵,需要我们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把学校精神、学校内涵、学校追求等价值观念主动传播给学生,同时也要积极构建校园新媒体文化平台,展开校园文化主流思想渗透。首先,要提高校园新媒体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营造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良好文化氛围。其次,要积极利用微信、QQ、微博等平台,大力宣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优秀师生典型事迹、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学习标兵、学校发展建设成就、学风校风建设成绩等,增强学生爱校强校的热情和激情。第三,学校学生处、共青团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重视新媒体阵地在主流思想传播中的作用,发挥学生工作者、班级干部、各类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多方位多角度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

身处新媒体环境中,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加强对新媒体的了解和掌握,在学生中传播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等,努力使大学生成为新媒体载体的主人。要主动并善于利用微信、微博、E-mail、QQ、博客等新媒体平台,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思想包袱、疑虑困惑、就业辅导等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广泛邀请学生加入讨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观点,注重对学生言行的引导、启发和渗透,避免对学生进行说教、批评、挖苦,在与学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渗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要积极加强对师德精神内涵的认识,加强自己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拥护者、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和榜样。要经常深入班级、寝室,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关爱困难学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增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4.健全新媒体信息的净化工作,优化新媒体舆论的阵地环境

目前,新媒体载体上信息纷繁复杂,多元价值观念交织传播,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社会负面新闻报道频繁,极大地干扰了人们的视线。政府信息主管部门要加强新媒体载体的信息监管工作,提高科技手段,从源头上加强对信息的甄别、筛选、审查、分析、过滤、追踪等工作,并加强执法力度,对非法、反动、色情、迷信等网站及时关停,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责任人从严处理,净化新媒体环境。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思想引导和媒体素养教育,有效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要建立健全针对校园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社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要把在新媒体环境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大对社会先优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为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2][7]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66.

[3] 郑元景.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

[4] 周长群.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64.

[5] 习近平.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作用 加大党史知识普及力度[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196989/196997/12216913.html.

[6] 管新华,王跃.以毕博为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15.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