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浦东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与流感样病例的相关性分析

2014-09-27费怡朱渭萍孙乔等

上海预防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症候群咽痛监测点

费怡 朱渭萍 孙乔等

症状监测是对临床诊断前患者相关的非特异性信息进行监测。相关研究表明,症状监测可应用于公共危机应对,以及大型体育活动与政治集会等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1-2\]。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卫生保障为背景,建立社区的症状监测系统,探索症状监测的早期预警技术。在监测点医院HIS系统嵌入症状监测模块,严格按症状监测要求填写各类症候群信息,数据每晚12∶[KG-*2]00通过医院前置机准时推送到卫生信息平台。这是临床症状监测比较理想化的模式,但处于探索运行的雏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数据填报的质量如何,需要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与流感样病例的就诊百分比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以评价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监测效果,间接获知数据填报的质量,为以后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工作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发热呼吸道症候群通过文献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图法确定监测指标及定义。将有下列症状之一: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伴有发热定义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收集东方医院自2010年5月3日—10月29日按周统计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例数和门急诊总例数。

1.1.2流感样病例(ILI)依据《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2005—2010年度)》(国家流感监测方案)\[1\],定义为体温≥38.0 ℃,且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别收集全国儿童流感监测点医院——东方医院和全国成人流感监测点医院——周浦医院,[JP2]自2010年5月3日—10月29日按周统计的流感样病例数和儿科门急诊总数。[JP]

1.2数据来源

数据采集于东方医院HIS系统嵌入症状监测模块,严格按症状监测要求填写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信息,数据每晚12∶[KG-*2]00通过医院前置机准时推送到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平台。

[JP3]东方医院和周浦医院将收集的ILI就诊病例和门急诊总数,每周汇总报告给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JP]

1.3质量控制

数据质控系统每天统计、汇总医院数据上报质量,形成医院数据质量报表。表中指标包括每日各科室数据填报总量、填写了目标症状的数据条数等。医院通过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可查看当天和历史数据质量报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督导等工作,并由专人每天登录系统,查看该表单后,在系统界面上进行“审核”操作,以此确保质控工作的持续性。

1.4统计分析

将发热、咳嗽、咽痛、发热+咳嗽、发热+咽痛、发热+咽痛/咳嗽、发热+咳嗽+咽痛症候群与ILI就诊百分比作相关性统计,采用SPSS 13.0软件和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东方医院的门急诊总数、发热数、咳嗽数、咽痛数、发热+咽痛、发热+咳嗽、发热+咽痛/咳嗽、发热+咽痛+咳嗽数分别为180 393、24 744、18 776、13 756、8 986、9 449、10 427、3 045人。

3讨论

症状监测系统就是依据症状监测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3\]。监测内容除了包括症状相关信息之外,一般还需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住址、就诊日期与时间、就诊地点以及监测诊室的就诊总量等\[4\]。此外,也有个别症状监测系统简化了监测内容,并不收集患者的个案信息,而仅仅收集符合某类症候群患者的计数信息,对ILI的监测一般采用此方法\[5\]。传统的流感监测点医院在流感防制工作中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但在流感爆发预警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必要探索研究新的预警方法和开发新的症状数据源,为建立高效的流感或其他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模型提供实践依据\[6\]。症状监测是现代公共卫生发展的产物,它具备一般传统的监测方法很难做到的早期发现疾病爆发的优点\[3\],可以和流感监测体系互为弥补,整合两者特点将有利于症状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成熟的流感监测体系间接检验传染病症状监测体系的数据填报质量,可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与ILI的就诊百分比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显示,单纯的发热症状与ILI的就诊百分比作等级相关性统计,P<0.05;发热+咳嗽、发热+咽痛、发热+咽痛/咳嗽、发热+咳嗽+咽痛症候群以及单纯的咳嗽、咽痛与ILI的就诊百分比无相关性,P均>0.05。说明单纯发热症状的病人就诊时,护士以现场测量的体温为依据,临床医师能够规范地填写数据信息,数据质量填报可靠,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水平,可以为症候群监测应用于传染病监测实践工作积累有益经验。在实际操作中,症状监测界面的弹出和填写需要将近10 s,在就诊人员多造成系统拥挤的时候,时间会延长至15 s甚至更多,这就会影响临床医师的依从性,[JP2]且咳嗽和咽痛症状来自于患者的描述,特别是症状较轻时,较难界定。所以在症状监测实际操作中,基于医院、科室和个人为主的沟通、协调,凸显重要。[JP]

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7\]。开展医疗机构症候群监测,与目标症候群相关的患者可能就诊的所有诊室均应采集监测信息,避免造成监测信息的遗漏\[8\]。通过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与ILI的就诊百分比的相关性检验,表明与目标症候群相关的患者基本信息中,单纯发热症状的监测数据敏感性较好。

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卫生保障为目的收集数据,包括基于医院症状监测数据、药店销售数据、宾馆住客数据、学校数据等。如何分析这些来源的数据,并与基于医院症状监测数据比较,以此应用于传染病监测实践工作,能够让及时报送的数据得到及时有效的分析,是需要继续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次世博会症状监测由于持续时间只有6个月,故数据的统计分析有一定的局限,但这种以大型活动保障为监测目的,采用临床数据和非临床数据进行印证和补充的模式,在国内尚不多见,它的预警模式和阈值、操作程序、监测过程等可为大家留下值得借鉴的经验。当然也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数据源的实用性需要更多的实践验证,如何适当调整阈值,获得最佳的灵敏度、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等。

(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得到监测点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的大力支持,一并感谢)

4参考文献

[1]Meyer N,Mcmenamin J,Robertson C,et al.Amulti-datasourcesurveillance system to detect abioterrorism attack during the G8 Summit in Scotland\[J\].Epidemiol Infect,2008,136(7):876-885.

[2]Panagiotakos D B,Costarelli V,Polychronopoulos E.The perspective o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systems on public health threats:Paradigm of the Athens 2004 Olympic Games\[J\].J R Soc Promot Health,2007,127(3):111-112.

[3]任赞静,黄建始.症状监测及其应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5,139(1):56-58.

[4]Lober W B,Karras B T,wagner M M,et al.Roundtable onbioterrorism detection:information system-based surveillance\[J\].Jam Med Inform Assoc,2002,9(2):105-115.

[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Prevention.Overview of Influenza SurveiIl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2010(2010-02-25) \[EB/OL\].\[2010-3-2\].http://www.cdc.gov/fiu/weekly/fluactivity.htm.

[6]朱大方.江苏省流感症状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7]Reingold A.I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is the answer,what is the question?\[J\].Biosecur Bioterror,2003,1(2):77-81.

[8]李中杰,张伟东,叶楚楚,等.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与方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8):942-944.

(收稿日期:2014-01-04)[LM]

(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得到监测点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的大力支持,一并感谢)

4参考文献

[1]Meyer N,Mcmenamin J,Robertson C,et al.Amulti-datasourcesurveillance system to detect abioterrorism attack during the G8 Summit in Scotland\[J\].Epidemiol Infect,2008,136(7):876-885.

[2]Panagiotakos D B,Costarelli V,Polychronopoulos E.The perspective o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systems on public health threats:Paradigm of the Athens 2004 Olympic Games\[J\].J R Soc Promot Health,2007,127(3):111-112.

[3]任赞静,黄建始.症状监测及其应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5,139(1):56-58.

[4]Lober W B,Karras B T,wagner M M,et al.Roundtable onbioterrorism detection:information system-based surveillance\[J\].Jam Med Inform Assoc,2002,9(2):105-115.

[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Prevention.Overview of Influenza SurveiIl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2010(2010-02-25) \[EB/OL\].\[2010-3-2\].http://www.cdc.gov/fiu/weekly/fluactivity.htm.

[6]朱大方.江苏省流感症状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7]Reingold A.I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is the answer,what is the question?\[J\].Biosecur Bioterror,2003,1(2):77-81.

[8]李中杰,张伟东,叶楚楚,等.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与方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8):942-944.

(收稿日期:2014-01-04)[LM]

(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得到监测点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的大力支持,一并感谢)

4参考文献

[1]Meyer N,Mcmenamin J,Robertson C,et al.Amulti-datasourcesurveillance system to detect abioterrorism attack during the G8 Summit in Scotland\[J\].Epidemiol Infect,2008,136(7):876-885.

[2]Panagiotakos D B,Costarelli V,Polychronopoulos E.The perspective o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systems on public health threats:Paradigm of the Athens 2004 Olympic Games\[J\].J R Soc Promot Health,2007,127(3):111-112.

[3]任赞静,黄建始.症状监测及其应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5,139(1):56-58.

[4]Lober W B,Karras B T,wagner M M,et al.Roundtable onbioterrorism detection:information system-based surveillance\[J\].Jam Med Inform Assoc,2002,9(2):105-115.

[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Prevention.Overview of Influenza SurveiIl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2010(2010-02-25) \[EB/OL\].\[2010-3-2\].http://www.cdc.gov/fiu/weekly/fluactivity.htm.

[6]朱大方.江苏省流感症状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7]Reingold A.I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is the answer,what is the question?\[J\].Biosecur Bioterror,2003,1(2):77-81.

[8]李中杰,张伟东,叶楚楚,等.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与方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8):942-944.

(收稿日期:2014-01-04)[LM]

猜你喜欢

症候群咽痛监测点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
“慢性疲劳症候群”新知
喉咙痛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