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0例咽异感症与食道疾病的相关性探讨

2014-09-26黄荣生杨解军张碧茹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相关性

黄荣生 杨解军 张碧茹

[摘要] 目的 对咽异感症和食道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 2014年1月收治的340例因咽部伴有异物感而就诊的患者,明确排除口腔、鼻腔、咽喉和颈部疾病,并对患者进行食道X线钡餐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中,172例(50.59%)的患者确诊患有食道疾病。其中包括食道返流性疾病患者55例(16.18%),食道癌13例(3.80%),食道炎75例(22.00%),食道憩室29例(8.53%),所有患者经对症给药后,102例(59.30%)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消失,51(29.65%)例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有显著缓解,19(11.04%)例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论 食道疾病会诱发咽异感症,且与咽异感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咽异感症;食道疾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216-03

临床上把常见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都统称为咽异感症。研究认为,咽异感症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咽喉疾病、食道疾病以及器官病变有关[1]。咽异感症常是精神因素诱发的非器质性“癔球”,且可能与患者局部、全身的隐匿性疾病有密切联系,是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2]。综合近年来治疗咽异感症的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我院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0例因咽部异物感就诊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对咽异感症的病因和诱发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0例因咽部异物感就诊的患者。其中男185例,女155例,年龄最小4岁,年龄最大79岁,平均(47.3±4.5)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皆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皆因咽部异物感就诊,多数患者伴有咽喉部位黏着感、烧灼感、紧迫感和蚁行感等不同的自觉症状。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340例患者全部进行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并进行颈部触诊,B超检查。进行纤维喉镜检查,明确因咽喉器官疾病导致的咽异感症。上述检查结束后,所有患者皆进行食道X线钡餐检查[3]。

1.2.2 治疗方法 经确诊为食道疾病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关治疗。

2 结果

例(50.59%)的患者食道X线钡餐检查呈阳性。其中包括食道返流性疾病55例(16.18%),食道癌13例(3.80%),食道炎75例(22.00%),食道憩室29例(8.53%)。说明咽异感症与许多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详情见表2。所有患者经对症给药后,102例(59.30%)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消失,51例(29.65%)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有显著缓解,19例(11.04%)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无明显改善。172例明确诊断为食道疾病的咽异感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详情见表3。

3 讨论

咽异感症有以下几个发病的机制[4]:(1)局部的咽喉疾病:复杂的神经分布于咽部,位于咽后壁位置的咽丛有主要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它包含了颈交感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同时第二支三叉神经也参与其中,因此咽喉部具有极为灵敏的感觉,首要的咽异感症的诱发因素为局部咽喉的炎症性和器质性病变。慢性咽炎是一种慢性的咽部黏膜的炎症,其患者大多嗜好辛辣食物和烟酒、由于炎症使鼻部阻塞而长期用口进行呼气或者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多刺激性的气体或者多粉尘等。进行咽部检查可见滤泡增生和慢性充血,在接受咽炎的治疗和工作、饮食环境改变后病情会好转,然而容易反复。(2)周围器官的疾病:包括过敏性的哮喘、鼻中隔偏曲、变应性的鼻炎、鼻息肉、茎突过长、甲状腺的包块和上消化道的病症等周围相关器官疾病,都可能导致非特异性咽部症状的出现,以及咽异感症的综合症群出现[5]。而以上诸多器官疾病中,上消化道的病症应更加被重视,这是由于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其原肠头端会形成十二指肠、胃、食管、咽的一部分,因此上述部位具有密切联系的神经分布,其迷走神经和吞咽神经包含的神经纤维可以把胃、食管、咽、软腭、舌的神经冲动导入至大脑,反过来此迷走神经和吞咽神经又可通过其传出纤维来支配以上部位的腺体和平滑肌。所以胃,食管在发生病症或受到刺激时,会反射性的作用于咽部而致使咽异感症的出现[6]。(3)全身性的因素: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脂肪的代谢异常、糖代谢的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7]。(4)精神上的因素: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神经衰弱、更年期、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植物神经出现的功能紊乱。人们日渐开始重视将上消化道的疾病看作咽异感症的一个病因,尤其是食道疾病,而且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8]。食道的疾病之所以容易引起咽异感症,与其胚胎发育和解剖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解剖学角度,咽部包含了颈交感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同时第二支三叉神经也参与其中,因此咽喉部具有极为灵敏的感觉?。胃和食管等上消化道都分布有迷走神经,这些器官在出现病变时,会经由迷走神经的反射而导致咽异感症;此外,在刺激到迷走神经之后,会造成环咽肌出现痉挛、食管的蠕动增加或者内脏的运动加强,同样可以导致咽异感症[10]。而在组织和胚胎学的角度看,胚胎在第2个月的开始,其原肠的头端形成了咽部,而上消化道和食道等都是由其分化形成,所以她们的感觉神经是相互通联的[11]。因此上消化道的病变都会造成咽异感症。

本研究结果表明,340例患者中,172例(50.59%)的患者食道疾病检查结果呈阳性。其中包括食道返流性疾病患者55例(16.18%),食道癌13例(3.80%),食道炎75例(22.00%),食道憩室29例(8.53%)也证实了咽异感症和食道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食道疾病会诱发咽异感症。因此,在对咽异感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食道疾病给于高度重视[12]。

[参考文献]

[1] 零兴勤,何中扬.难治性咽异感症相关病因分析[J].广西医学,2010,32(6):691-694.

[2] 李蜀豫.咽异感症与消化系疾病关系探讨[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17):32-33.

[3] 李智.咽异感症的病因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43-44.

[4] 蔡林利,李银喜,高启学.咽异感症及其相关伴发疾病被漏诊的19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4):305-306.

[5] 刘慧茹,陈广杰.咽异感症268例病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1):70-71.

[6] 吴有钦.咽异感的临床诊治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9):127.

[7] 徐文萍.咽异感症与食道疾病的关系[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9):364.

[8] 罗彪.咽异感症与食管炎,胃炎的关系初探:附30例内窥镜检查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18(3):350-351.

[9] 张学军.表现为咽异感症的反流性食道炎63例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1):37-38.

[10] 楼正才,楼放毅,金忠海.咽异感症405例病因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22(3):271-275.

[11] 董金叶,姜春峰,时光刚.咽异感症病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10: 17.

[12] 李银仓,李桂平,秦国祥.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相关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杂志,2006,41(9):672.

(收稿日期:2014-04-01)

猜你喜欢

相关性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的相关性
医学教育中基于蛋白质驱动的miRN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