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化学更好地融入生活

2014-09-26吴曦

化学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干冰升华二氧化碳

吴曦

摘要:文章通过一道关于干冰的习题引发的思考,提出化学要更好的融入生活、化学教学要更密切地联系生活。

关键词:化学;生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82-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8

复习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时,学生遇到这样一道题(《中考化学优化立体训练》):

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同学买回一盒冰激凌月饼,盒里有很多作为制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

A.将干冰放入冰箱

B.让干冰在通风处自然升华

C.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

D.用手取干冰扔入废物箱

应该说这样一道题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但是学生却有点无从下手,很多同学选择的答案是ABCD。学生觉得冰箱温度很低,可以防止干冰升华,是可以作为干冰的储存容器的。少量的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对人体也没有什么危害。至于扔入下水道,也不会造成堵塞。用手取干冰就像用手取冰一样,应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回顾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中的内容主要有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包括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利用”。而这些内容中和干冰有联系的就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这一块了,课本上也只是介绍了干冰的用途和列举了几张图片。

让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

以上两张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画面。图1展示的是某品牌冰淇淋月饼中自带的干冰的外包装盒。图2是冰箱上温度调节面板。如果学生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那么就不会知道干冰固体温度极低,皮肤直接接触易冻伤。若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有可能使水结冰,造成管道冻裂。干冰在零下78.9度及会升华成气体,冰箱冷冻室虽然温度也很低,但是最多也就零下30度,干冰储存其中仍然不能阻止其升华,再加上冷冻室是一个密闭环境,很容易造成压强过大,发生爆炸。

本题虽不难,但是学生的答案却引人深思。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但是学生很难将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是迁徙能力太差?还是教师在课堂上太过重视于灌输知识而让学生失去了接触实验的学习体验?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知识记背和实际应用中找到平衡点呢?

对此,笔者有些许想法,想与大家分享。

1.提供机会

学生既然不会主动去观察身边的细节,那么教师可以主动提供这种机会。比如在学习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时,差不多接近中秋时节,接触到干冰的机会应该是比较多的。教师可以取用少许,给学生展示干冰的升华,干冰放入水中的情景等等。届时云雾缭绕、水中气泡沸腾的景象足可以让学生觉得二氧化碳的神奇,这远比让学生干记反应原理、实验现象要来的轻松又印象深刻多。又如在学习第九章《化学肥料》时,课本中提及了很多肥料的名称。但是城市里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肥料,所以学过也只能说是纸上谈兵。笔者认为教材在这一节的《拓展视野》环节可以添加几张常见化肥的图片,如尿素、磷矿粉等。有条件的学校(农村学校)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

2.提高兴趣

学生没有观察细节的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只停留在应付考试层面,并没有把其融入生活。教师可以多举一些实例鼓励学生在身边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比如临近端午节,谈及粽子。结合实际笔者聊到了“灰汤粽”(粽子的一种,原料是糯米和纯碱)中纯碱因为碱性的缘故可以让糯米煮制后更加软糯易于消化。联系到云南某地有端午节食用“灰粑粑”的习惯,因为其加入含有草木灰的黑色粉末而得名,草木灰的功效和纯碱类似。学生因食物而生兴趣,探究的积极性会更高。又如在学习净化水的时候,有机会可以带学生去自来水厂参观,结合书本上自来水厂生产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刻。

3.化繁为简

再多的有趣、花哨的实验,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很多学生往往在实验面前过于兴奋,体验有余但是记忆不足。笔者认为,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现象化繁为简,及时比较、及时总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其所。

初三的化学教学只有一年。这一年应该说是化学的启蒙式教学。笔者认为这一年的教学目的不是在于学生背下了多少化学方程式,会解多少题,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初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2011版《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可见,我们要培养的是会用知识的和创造知识的人才。让化学的教学与生活联系更紧密就是有效途径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
变幻莫测的干冰
围冰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如果将干冰溶化,能在里面游泳吗?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