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2014-09-24巫宝花邓冬梅张红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有机质氮素土壤养分

巫宝花+邓冬梅+张红红

摘要调查分析了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肥力现状,为土壤养分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基于2009—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的土壤资料,对韶关市区周边的9个乡镇共1 805个耕层土壤样品养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耕地土壤普遍偏酸,养分含量总体属中等水平,其中磷素含量丰富、钾素含量缺乏、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则为中等水平。

关键词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广东韶关

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50-02

AnalysisonSoilNutrientSituationsinSurroundingAreasofShaoguanCity

WU Bao-huaDENG Dong-meiZHANG Hong-h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Shao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aoguan Guangdong 512028)

AbstractThe current soil nutrient situation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Shaoguan City were analyzed,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oil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on a total of 9 townships,1 805 soil samples′ nutrients in this areas,based on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009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ultivated soils showed lower in pH value,overall nutrient content was at a moderate level,within which,phosphorus content was high,potassium content was low,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content was at the middle class.

Key wordssoil nutrients;pH value;organic matter;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Shaoguan Guangdong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之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冷暖交替明显,冬短夏长雨热同季,以种植水稻和蔬菜等农作物为主。市区周边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承担着城市60%以上的农产鲜活商品供应,其蔬菜种植久已闻名,尤其是陈江、坝厂的淮山、粉葛均肥美。

耕地是农业的基础。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是耕地地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植物生长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由于农业结构、耕地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不同农户间的种植制度、农作物产量和肥料投入的差异,使土壤养分情况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培肥改土、指导科学施肥等的需要[1]。而在过去的逾20年中,关于韶关市土壤养分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韶关市区周边(主要是浈江区和武江区)开展大规模的土壤采集调查工作,对2009—2012年间采集的土壤,进行了化验分析,初步探清了该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以期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施肥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促进韶关市区周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具体要求,根据样点分布图的地块位置,采用GPS定位,于秋收后采集韶关市区周边9个乡镇的耕作层(0~20 cm)土壤样品,共1 805个。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pH值采用水土比2.5∶1.0电位法;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全氮采用凯氏蒸馏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采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缓效钾采用硝酸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

1.3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丰缺标准划分按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表1)。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酸碱度(pH值)分级标准:≤4.5为强酸性、4.5~5.5为酸性、5.5~6.5为微酸性、6.5~7.5为中性、7.5~8.5为微碱性。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pH值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一种物理化学性质,它对土壤中养分存在的形态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对1 805个土样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值平均为5.8,变幅4.1~8.1,其中强酸性范围内土样占1.72%,酸性的占39.83%,微酸性的占44.77%,中性的占12.63%,微碱性的占1.05%。由此可见,韶关市区周边大部分耕地土壤属酸性至微酸性范围,在耕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以适应作物生长需要。

2.2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其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3-4]。1 805个土样检测分析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2.7 g/kg,变幅5.2~49.2 g/kg。其中含量达一级标准的土样数占4.16%;达二级标准的占16.62%;达三级标准的占38.50%;达四级标准的占34.35%;达五级标准的占5.71%;达六级标准的占0.66%,可知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属中等水平。

2.3氮素

2.3.1全氮。土壤全氮含量不仅可用于衡量土壤氮素的基础肥力,而且还能反映土壤供氮潜力的高低[5],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为0.96 g/kg,变幅为0.31~2.43 g/kg,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土样占2.66%;达二级标准的占8.81%;达三级标准的占31.02%;达四级标准的占22.94%;达五级标准的占17.17%;达六级标准的占17.40%,综合分析可知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水平属中等偏下水平。

2.3.2碱解氮。碱解氮的含量反映了土壤近期内氮素的供应情况,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5]。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平均值为105 mg/kg,变幅为22~729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占17.05%;达二级标准的占16.60%;达三级标准的占20.38%;达四级标准的占23.65%;达五级标准的占20.82%;达六级标准的占1.50%,由此可见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属中等偏上水平。

2.4有效磷

土壤有效磷含量反映了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对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29.2 mg/kg,变幅为3.7~125.5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占总样数的21.39%;达二级标准的占41.77%;达三级标准的占29.31%;达四级标准的占6.87%;达五级标准的占6.87%;达六级标准的占0.66%,含量水平主要集中在一至三级标准范围,平均含量达到二级标准,可见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属于丰富水平。

2.5钾素

2.5.1速效钾。土壤速效钾能快速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其含量的多寡是衡量供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48 mg/kg,变幅为11~249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只占0.44%;达二级标准的达1.39%;达三级标准的占4.71%;达四级标准的占25.04%;达五级标准的占38.50%;达六级标准的占29.92%,由此表明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处偏低,属于缺乏水平[6]。

2.5.2缓效钾。土壤缓效钾含量是土壤供钾的潜力指标。对1 805个土样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04 mg/kg,变幅为2~580 mg/kg。其含量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级标准水平,分别占总样点的15.51%、33.30%和49.81%,而达一、二级的分别只占0.22%和1.16%,由此可知,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缓效钾含量偏低,处于缺乏水平。

3结论与讨论

综上分析结果显示,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属中等水平,但氮、磷、钾三要素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土壤磷素相对含量最高,有效磷平均含量达到丰富水平;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属中等水平;钾素含量偏低,速效钾和缓效钾均属缺乏水平;土壤普遍偏酸,pH值平均为5.8。此外,该地区的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分布差异,其中有机质和全氮区域性分布规律相类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他养分区域性分布无相关规律性。

根据以上土壤养分检测分析结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施肥原则,可对该地区作物科学施肥和土壤养分、结构管理等作出相应指导。例如:杂交稻以目标产量7 500 kg/hm2为例,可推荐施用水稻配方肥(24-7-19)600 kg/hm2左右,按基肥、回青肥、分蘖肥比例约为2.5∶1.0∶1.5几次施入,根据水稻具体长势可适当增施尿素和钾肥;叶菜产量15 t/hm2,推荐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750~1 500 kg/hm2、尿素120~225 kg/hm2、过磷酸钙75~135 kg/hm2和氯化钾60~105 kg/hm2,有机肥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全部施入,其他肥料每隔1周左右淋施1次,少量多次。

此外,在施肥管理上,应重视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和使用生物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根据具体作物需要,合理施用氮肥;适时施用磷肥,保证磷肥肥效;增施钾肥,平衡氮、磷、钾三要素水平;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提高肥力利用率。

4参考文献

[1] 韶关年鉴编纂委员会.韶关年鉴2012[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486-489.

[2] 曹迪,魏志远,刘磊,等.文昌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191-197.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6-74.

[4] 陆欣.土壤肥力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 漆智平,陈勇,余纬敏.热带地区桉树林地与农用地土壤肥力现状研究初报[J].热带作物学报,2003,24(3):73-77.

[6] 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

2.4有效磷

土壤有效磷含量反映了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对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29.2 mg/kg,变幅为3.7~125.5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占总样数的21.39%;达二级标准的占41.77%;达三级标准的占29.31%;达四级标准的占6.87%;达五级标准的占6.87%;达六级标准的占0.66%,含量水平主要集中在一至三级标准范围,平均含量达到二级标准,可见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属于丰富水平。

2.5钾素

2.5.1速效钾。土壤速效钾能快速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其含量的多寡是衡量供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48 mg/kg,变幅为11~249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只占0.44%;达二级标准的达1.39%;达三级标准的占4.71%;达四级标准的占25.04%;达五级标准的占38.50%;达六级标准的占29.92%,由此表明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处偏低,属于缺乏水平[6]。

2.5.2缓效钾。土壤缓效钾含量是土壤供钾的潜力指标。对1 805个土样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04 mg/kg,变幅为2~580 mg/kg。其含量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级标准水平,分别占总样点的15.51%、33.30%和49.81%,而达一、二级的分别只占0.22%和1.16%,由此可知,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缓效钾含量偏低,处于缺乏水平。

3结论与讨论

综上分析结果显示,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属中等水平,但氮、磷、钾三要素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土壤磷素相对含量最高,有效磷平均含量达到丰富水平;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属中等水平;钾素含量偏低,速效钾和缓效钾均属缺乏水平;土壤普遍偏酸,pH值平均为5.8。此外,该地区的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分布差异,其中有机质和全氮区域性分布规律相类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他养分区域性分布无相关规律性。

根据以上土壤养分检测分析结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施肥原则,可对该地区作物科学施肥和土壤养分、结构管理等作出相应指导。例如:杂交稻以目标产量7 500 kg/hm2为例,可推荐施用水稻配方肥(24-7-19)600 kg/hm2左右,按基肥、回青肥、分蘖肥比例约为2.5∶1.0∶1.5几次施入,根据水稻具体长势可适当增施尿素和钾肥;叶菜产量15 t/hm2,推荐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750~1 500 kg/hm2、尿素120~225 kg/hm2、过磷酸钙75~135 kg/hm2和氯化钾60~105 kg/hm2,有机肥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全部施入,其他肥料每隔1周左右淋施1次,少量多次。

此外,在施肥管理上,应重视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和使用生物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根据具体作物需要,合理施用氮肥;适时施用磷肥,保证磷肥肥效;增施钾肥,平衡氮、磷、钾三要素水平;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提高肥力利用率。

4参考文献

[1] 韶关年鉴编纂委员会.韶关年鉴2012[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486-489.

[2] 曹迪,魏志远,刘磊,等.文昌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191-197.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6-74.

[4] 陆欣.土壤肥力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 漆智平,陈勇,余纬敏.热带地区桉树林地与农用地土壤肥力现状研究初报[J].热带作物学报,2003,24(3):73-77.

[6] 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

2.4有效磷

土壤有效磷含量反映了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对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29.2 mg/kg,变幅为3.7~125.5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占总样数的21.39%;达二级标准的占41.77%;达三级标准的占29.31%;达四级标准的占6.87%;达五级标准的占6.87%;达六级标准的占0.66%,含量水平主要集中在一至三级标准范围,平均含量达到二级标准,可见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属于丰富水平。

2.5钾素

2.5.1速效钾。土壤速效钾能快速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其含量的多寡是衡量供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805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48 mg/kg,变幅为11~249 mg/kg。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土样只占0.44%;达二级标准的达1.39%;达三级标准的占4.71%;达四级标准的占25.04%;达五级标准的占38.50%;达六级标准的占29.92%,由此表明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处偏低,属于缺乏水平[6]。

2.5.2缓效钾。土壤缓效钾含量是土壤供钾的潜力指标。对1 805个土样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04 mg/kg,变幅为2~580 mg/kg。其含量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级标准水平,分别占总样点的15.51%、33.30%和49.81%,而达一、二级的分别只占0.22%和1.16%,由此可知,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缓效钾含量偏低,处于缺乏水平。

3结论与讨论

综上分析结果显示,韶关市区周边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属中等水平,但氮、磷、钾三要素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土壤磷素相对含量最高,有效磷平均含量达到丰富水平;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属中等水平;钾素含量偏低,速效钾和缓效钾均属缺乏水平;土壤普遍偏酸,pH值平均为5.8。此外,该地区的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分布差异,其中有机质和全氮区域性分布规律相类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他养分区域性分布无相关规律性。

根据以上土壤养分检测分析结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施肥原则,可对该地区作物科学施肥和土壤养分、结构管理等作出相应指导。例如:杂交稻以目标产量7 500 kg/hm2为例,可推荐施用水稻配方肥(24-7-19)600 kg/hm2左右,按基肥、回青肥、分蘖肥比例约为2.5∶1.0∶1.5几次施入,根据水稻具体长势可适当增施尿素和钾肥;叶菜产量15 t/hm2,推荐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750~1 500 kg/hm2、尿素120~225 kg/hm2、过磷酸钙75~135 kg/hm2和氯化钾60~105 kg/hm2,有机肥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全部施入,其他肥料每隔1周左右淋施1次,少量多次。

此外,在施肥管理上,应重视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和使用生物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根据具体作物需要,合理施用氮肥;适时施用磷肥,保证磷肥肥效;增施钾肥,平衡氮、磷、钾三要素水平;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提高肥力利用率。

4参考文献

[1] 韶关年鉴编纂委员会.韶关年鉴2012[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486-489.

[2] 曹迪,魏志远,刘磊,等.文昌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191-197.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6-74.

[4] 陆欣.土壤肥力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 漆智平,陈勇,余纬敏.热带地区桉树林地与农用地土壤肥力现状研究初报[J].热带作物学报,2003,24(3):73-77.

[6] 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

猜你喜欢

有机质氮素土壤养分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贺兰山东麓不同产区酿酒葡萄氮素变化分析
湖北省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种质的筛选及相关性分析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将废变为宝增产又环保
广灵县平川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建议
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的改进
兴安盟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