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电网规划探索

2014-09-23黄燕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规划策略电网规划

黄燕

摘要:电力公司根据电网规划进行建设时经常遇到三个难题。一是由于电网规划未能纳入法规保护的城乡总体规划;二是电网规划的站点和线路走廊难以得到保护;三是县城中心区变电站设施环境和谐标准要求高,工程造价高昂。为破解这三个难题,随州供电公司积极开拓思路,主动争取政府同意,联合随县规划部门编制了随县县城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需求,依托于县城总体规划,提前将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等电力设施所需的土地及空间资源予以控制性保护,以确保电网规划能够有效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解决城区电力建设存在的高压线路走廊选择难、变电站用地落点难等问题。

关键词:县域电网;电网规划;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99-02

1工作描述

“十二五”时期,我省县域经济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城镇化发展加快,县域城区建设项目增多,以及电力设施建设的规模扩大,在电网发展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高压线路走廊的限制,走向的不合理、变电站用地规划和布点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已经大大的影响了电力设施建设的进度,进一步也影响了高压配电网及网架结构的建设,引起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等问题,限制了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电网规划是建设坚强电网的科学依据,深入开展电网发展研究,在内部电网滚动规划基础上,与政府规划部门联合开展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改变电网规划由电力部门独立完成的习惯做法,改为政府主导、规划部门主持、电网企业为主,多部门共同参与编制电网各专项规划的办法,超前谋划电网前期工作,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建设协调发展,将电网建设项目同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将电网规划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及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中,使电网项目在立项阶段就具备合法性和必要性。

2思路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建设,随州电网主网结构不断完善,电网供电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没有有效开展县域电网规划研究,县域电网建设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存在网络结构不强、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县域城区建设发展加速,用电负荷密度不断提高,县城区的变电站总数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如随县县城及周边规划建设1座220 kV变电站,3座110 kV变电站,如何让这些输变电工程用地和线路走廊得到政府控规预留,怎样建设与新县城高品位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相适应的环境和谐型输变电工程,并同时增加凑资渠道、减轻电力企业的资金负担,是近年一直困扰电网规划建设的难题。

全面启动县域城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认真开展县域电网运行情况调查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随州电网规划及远景目标、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大纲为指导,以城乡规划和电网规划为基础,预测电力需求,分析电力供需平衡,规划期限与城乡总体规划确定时限一致,并按远景饱和年进行校核。提出县域电网规划从远景目标网架结构来进行研究和考虑,县域电网远景目标网架应具备网络架构合理、运行安全灵活、供电能力较强、供电保障可靠、供电质量稳定等功能。对规划变电站和线路开展选址、选线工作,明确变电站位置和占地面积、线路架设形式和走廊宽度,形成电力设施规划黄线,予以控制性保护,以确保电网规划能够有效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解决城区电力建设存在高压线路走廊选择难、变电站用地落点难等问题。

联合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开展县城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工作,主要要求指标包括:①近、中期及远景饱和负荷预测需并充分结合县城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引进情况,做到科学合理,适应县城发展需要。②变电站布局和接入系统方案需符合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③电网接线图、站址布置图、线路路径图等规划成果必须以规划部门认可的地形图为底图,现况变电站和线路必须按站址和线路杆塔实际坐标绘制。④编制完成后,由政府规划部门组织评审,修改后报政府审批,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具备法律效力。

3主要做法

3.1负荷预测协调

供电公司在电力负荷预测方面有优势,而规划部门对县城的分区功能和远景负荷预测信息掌握更准确。供电公司委托规划设计单位负责负荷预测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人口指标、用地性质、容积率的现状及规划资料,规划范围内城市远期建设用地平衡表等。供电公司负责历史负荷情况、电网布局现状、电源供应情况、现状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电网基础资料的收集。双方利用这些信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负荷预测的数据,及时了解政府招商引资的最新动态,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避免在布点数量上出现较大分歧。

3.2站址及廊道协调

供电公司在完成近、中期及远景饱和负荷预测后,根据规划导则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按饱和负荷密度提出变电站落点规划、系统接入方案及电力廊道需求,经公司内部研讨及与县规划部门洽商同意,根据变电站落点需求,结合城市用地规划及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各类变电站详细落地及规划黄线;根据线路通道需求,结合城市路网规划及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各类线路的详细廊道及规划黄线。在具体实施方面分阶段落实。

4实践过程

4.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电网工程建设原则上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预留的电力线路的走廊和变电站站址进行建设,城市电网入地工程须经过前期论证和经济综合比选后确定,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城市电网入地工程管理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展[2009]588)号》要求,从紧控制建设范围。

4.2设立必要的组织协调机构

规划方案审定后,应设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涉及到供电规划、土地、房产、园林、环卫、自来水、电信、公安、交通、城建等众多部门,影响范围广,协调工作量和难度大。因此,建议随县政府设立(或指定)一个机构,负责协调和处理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3确定合理的投资分摊原则,拓宽筹资渠道

地下工程投资是架空杆线的8~10倍初步估算,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单靠政府或是电力企业是难以承担的,必须制定合理的投资分摊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4.4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为降低架空杆线入地工程的投资,加快工程的实施步伐,建议随县政府针对架空杆线入地工程的建设,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对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一律免收破路费、路面恢复费等相关费用;在电价空间上考虑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投资的还本付息;在设备采购方面利用优惠贷款。

参考文献:

[1] 崔艳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 谷卓木.农村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3] 蒋鹏.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划策略电网规划
新形势下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及规划
文化导向下的城镇特色规划策略研究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探析
浅析电网规划中的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
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影响分析
县级电网规划可靠性分析与应用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区域高压配电网近中期规划方案的研制
关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