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市林业生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4-09-23葛立雯郭维潘正康王晓霞王嵩

吉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毕节市现状

葛立雯+郭维+潘正康+王晓霞+王嵩

摘要:本文介绍了毕节市及下辖各区、县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及濒危珍惜植物现状,并通过对2011~2013年毕节市各区、县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其他林业建设工程及经济林建设而增加的造林面积的整理分析,说明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分析了全市在林业保护和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林业生态;现状;毕节市

基金项目:毕科合字〔2013〕27号 毕节市科技计划项目“纳雍县姑箐茶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S72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70-21毕节市林业生态现状

1.1全市及各县、区林业现状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处于北纬26°21′~27°47′和东经103°36′~106°44′之间,在滇东高原向黔中高远丘陵的斜坡地带,平均海拔1400米。截至2013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18.3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487.72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219.11万立方米,森林中人工林的面积增加至45.00万公顷,总森林覆盖率升高到44.06%。

各区、县森林现状为:七星关区北部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中南部以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西南部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植被类型由季雨型的常绿阔叶林至湿性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方向转变;大方县境内植被多为常绿或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植被类型为岩溶灌木、灌丛草坡、松林、杉木林;黔西县自东南向西北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主要植被类型为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金沙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其海拔1500米以上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织金县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纳雍县属毕节中东部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两县主要植被类型均为常绿栎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云南松林、漆树林、核桃林;赫章县属北亚热带黔西北高原山地常绿栎林、云南松林、漆树、核桃林地区,森林分布于海拔2400米以下,以云南松、华山松、杉木为主的针叶林最多;威宁县为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四周地势急剧下降,立体气候明显,牛栏江和可渡河流域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400~2000米山坡为温带落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000~2500为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400~2600米为乔灌木混生林带,海拔26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林带和灌丛草场。

1.2 自然保护区及国家自然公园

全市现有1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7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其中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贵州百里杜鹃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杜鹃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用以保护物种Ⅰ级保护植物光叶珙桐、云贵水韭、十齿花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及其生境;威宁县黄杉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杉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金沙县冷水河县级自然保护区、毕节市罩子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毕节市乌箐县级自然保护区,均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金沙县福建柏自然保护区和大方县福建柏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福建柏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贵州省威宁县妥打白冠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

湿地公园中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以保护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草本沼泽以及藓类沼泽型湿地为主,威宁县锁黄仓湿地公园主要保护高原湿地。

1.3 现有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全市共有77种,只考虑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不考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种类则共有2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别是黄杉、福建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厚朴、领春木、珙桐、光叶珙桐、水青树、银鹊树、香果树、八角莲、金铁锁、金荞麦、海菜花、黑节草(铁皮石斛)、天麻,省级重点保护树种分别是铁杉、高山柏、三尖杉、粗榧、紫楠、檫木、贵州木瓜红、清香木,总体上珍稀濒危植物在市内分布较不均匀,在纳雍、赫章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分布较多。

2 毕节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

近几年全市在营造林方面增长迅速,森林面积逐年递增。主要营造林工程项目包括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以及其他一些林业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相互配合,对恢复毕节植被、改善环境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2.1 退耕还林工程

近三年来,全市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面积从2011年的9.60万亩到2012年的11.08万亩再到2013年的22.73万亩营林面积得到稳定提高。从图1也可看出各县在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面积大幅度增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增强了全民生态意识,改变了农村的传统耕种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2.2 天然林保护工程

自1998年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累计投入3.38亿元,使工程区森林面积增加1000多万亩,蓄积增加11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25.09个百分点。第二期工程开始于2011年11月,2013年天保工程到期营造林达到成效面积262944.7亩,其中乔木林110728.2亩,灌木林150285.2亩,成效率98.5%,成林面积262944.7亩,成林率98.5%。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扩大。通过封山育林,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结构大大改善,形成了各种生物混合共生的复杂林相,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

2.3 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

毕节地区位于大西南连片岩溶的腹心地区,也是贵州石漠化面积最集中的地区。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于2008年12月启动,从最初的年造林1.66万亩(2009年)到现今的约20万亩,全市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近三年来就营造林面积来说金沙县、威宁县及百管委提高较多,纳雍县三年总计造林最多,见表1。

表1 近三年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年度营造林面积(单位:万亩)

2.4 其他林业建设工程

其他林业建设工程主要包括省级植被恢复费项目、市县级植被恢复费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补贴造林、坡耕地生态建设项目等,近3年此方面营造林面积分别为22.61万亩、76.85万亩和67.64万亩。由于不同年度建设项目有一定不同,如2012年由于有坡耕地生态建设项目所以全市及除纳雍县外的区、县均比2011年、2013年高,总体上其他林业建设工程方面在2012年和2013年比2011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具体见图2。

2.5 经济林建设

经济林是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林种。全市主要经济林产品有:核桃、板栗、生漆、樱桃、油茶、木姜子、苹果等,其中以核桃、生漆最具盛名。在2011年底,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12.2万公顷(合183万亩),占贵州省经济林面积的30%左右,从2011年至2013年这三年间每年经济林营造林面积均超过60万亩,各区县中威宁和赫章县始终保持前列,增幅最大的是纳雍县,见表2。

endprint

表2近三年经济林年度营造林面积(单位:万亩)

3 存在问题

3.1 天然林营造及保护问题

在实际营造林工作中,目前普遍存在树种单一或纯林多、物种配置较简单的问题,由于纯林较多,对病虫害的抗性小,且易退化,从而降低了林分的整体功能和效益,不能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造林后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需要管护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大,林下地被植物逐年增多,增加了森林防火的压力和难度,尤其是冬、春防火季节,森林管护工作的难度特别大,而作为支撑基础的乡镇林业站,现在由于人员、经费、管理体制等原因其职能无法得有效发挥。

3.2 经济林发展问题

全市经济林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农户分散建设,新品种、错季型品种少,低产林比重大。生产企业方面大多数属于小规模初加工阶段,一方面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利润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规模小销售不畅而耗损比例大。整体上市场预测能力较差,经济林生产起伏较大,不同时期收购价相差悬殊,市场销量变化莫测,产区农民无所适从,农民和国家均受到了重大损失,经济林生产发展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3.3 人与林业生态发展相协调问题

一方面毕节是个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对森林以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各村寨选址乃至民居建房都强调“风水”,而风水主要表现形式是“风水林”,人们对风水林的管理极其严格,因此在各地的“风水林”中保存着不少的珍稀濒危植物。另一方面是毕节市人口基数较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总人口数为6536370,占贵州省人口比例的18.81%,位列全省第一位,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而土地资源有限,这就需要平衡好群众经济利益与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之间关系。

4 解决措施

4.1天然林营造及保护

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采取保护性策略建设、经营和保护森林。首先营造林前应做区域调查,尽量种植本土树种,做好物种配置,少种大面积纯林同时以补植、施肥等措施改良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危害的天然林。在营造林后随着林龄增加,可进行抚育间伐,清除杂草、伐去劣质幼树,调整林分结构,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于大面积成片天然林可进行封山育林,积极扩大森林面积。

4.2 经济林的的建设

对于成片经济林,首先在种苗选择上,应进一步加强对优良品种的选育,通过间伐、补植和嫁接等方式,对低产林和老化品种进行改造,实现林地的效益最大化。在林产品的深加工及市场拓展问题上,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的林产品加工项目,重点规划和推进林产品工业园区和加工园区的建设,使林产品加工品类朝多元化,深加工方向拓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对于生态林可进行间作或套种,提高土地生产的效率。针对地理环境特点各县区可供选择并经济林物种有:七星关、纳雍、大方、织金一核桃、布朗李、天麻、柑橘、樱桃、梨、橙;核桃、梨、天麻、厚朴、樱桃等。

4.3 人与林业生态发展相协调

一是应依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完善补偿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二是应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实施相结合起来,尽量减小全市人口增速,缓解人地矛盾。三是应广泛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正确管林护林,同时严明法纪,严格森林执法,对各类破坏森林的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最终林业生态发展必须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使广大群众从林业发展中受益。群众一旦从林业发展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际利益,必然从根本上唤发起建设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林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作者简介:葛立雯,硕士学历,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多样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通讯作者:王嵩,本科学历,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茶业栽培研究。

endprint

表2近三年经济林年度营造林面积(单位:万亩)

3 存在问题

3.1 天然林营造及保护问题

在实际营造林工作中,目前普遍存在树种单一或纯林多、物种配置较简单的问题,由于纯林较多,对病虫害的抗性小,且易退化,从而降低了林分的整体功能和效益,不能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造林后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需要管护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大,林下地被植物逐年增多,增加了森林防火的压力和难度,尤其是冬、春防火季节,森林管护工作的难度特别大,而作为支撑基础的乡镇林业站,现在由于人员、经费、管理体制等原因其职能无法得有效发挥。

3.2 经济林发展问题

全市经济林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农户分散建设,新品种、错季型品种少,低产林比重大。生产企业方面大多数属于小规模初加工阶段,一方面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利润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规模小销售不畅而耗损比例大。整体上市场预测能力较差,经济林生产起伏较大,不同时期收购价相差悬殊,市场销量变化莫测,产区农民无所适从,农民和国家均受到了重大损失,经济林生产发展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3.3 人与林业生态发展相协调问题

一方面毕节是个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对森林以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各村寨选址乃至民居建房都强调“风水”,而风水主要表现形式是“风水林”,人们对风水林的管理极其严格,因此在各地的“风水林”中保存着不少的珍稀濒危植物。另一方面是毕节市人口基数较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总人口数为6536370,占贵州省人口比例的18.81%,位列全省第一位,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而土地资源有限,这就需要平衡好群众经济利益与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之间关系。

4 解决措施

4.1天然林营造及保护

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采取保护性策略建设、经营和保护森林。首先营造林前应做区域调查,尽量种植本土树种,做好物种配置,少种大面积纯林同时以补植、施肥等措施改良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危害的天然林。在营造林后随着林龄增加,可进行抚育间伐,清除杂草、伐去劣质幼树,调整林分结构,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于大面积成片天然林可进行封山育林,积极扩大森林面积。

4.2 经济林的的建设

对于成片经济林,首先在种苗选择上,应进一步加强对优良品种的选育,通过间伐、补植和嫁接等方式,对低产林和老化品种进行改造,实现林地的效益最大化。在林产品的深加工及市场拓展问题上,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的林产品加工项目,重点规划和推进林产品工业园区和加工园区的建设,使林产品加工品类朝多元化,深加工方向拓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对于生态林可进行间作或套种,提高土地生产的效率。针对地理环境特点各县区可供选择并经济林物种有:七星关、纳雍、大方、织金一核桃、布朗李、天麻、柑橘、樱桃、梨、橙;核桃、梨、天麻、厚朴、樱桃等。

4.3 人与林业生态发展相协调

一是应依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完善补偿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二是应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实施相结合起来,尽量减小全市人口增速,缓解人地矛盾。三是应广泛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正确管林护林,同时严明法纪,严格森林执法,对各类破坏森林的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最终林业生态发展必须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使广大群众从林业发展中受益。群众一旦从林业发展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际利益,必然从根本上唤发起建设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林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作者简介:葛立雯,硕士学历,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多样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通讯作者:王嵩,本科学历,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茶业栽培研究。

endprint

表2近三年经济林年度营造林面积(单位:万亩)

3 存在问题

3.1 天然林营造及保护问题

在实际营造林工作中,目前普遍存在树种单一或纯林多、物种配置较简单的问题,由于纯林较多,对病虫害的抗性小,且易退化,从而降低了林分的整体功能和效益,不能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造林后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需要管护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大,林下地被植物逐年增多,增加了森林防火的压力和难度,尤其是冬、春防火季节,森林管护工作的难度特别大,而作为支撑基础的乡镇林业站,现在由于人员、经费、管理体制等原因其职能无法得有效发挥。

3.2 经济林发展问题

全市经济林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农户分散建设,新品种、错季型品种少,低产林比重大。生产企业方面大多数属于小规模初加工阶段,一方面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利润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规模小销售不畅而耗损比例大。整体上市场预测能力较差,经济林生产起伏较大,不同时期收购价相差悬殊,市场销量变化莫测,产区农民无所适从,农民和国家均受到了重大损失,经济林生产发展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3.3 人与林业生态发展相协调问题

一方面毕节是个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对森林以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各村寨选址乃至民居建房都强调“风水”,而风水主要表现形式是“风水林”,人们对风水林的管理极其严格,因此在各地的“风水林”中保存着不少的珍稀濒危植物。另一方面是毕节市人口基数较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总人口数为6536370,占贵州省人口比例的18.81%,位列全省第一位,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而土地资源有限,这就需要平衡好群众经济利益与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之间关系。

4 解决措施

4.1天然林营造及保护

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采取保护性策略建设、经营和保护森林。首先营造林前应做区域调查,尽量种植本土树种,做好物种配置,少种大面积纯林同时以补植、施肥等措施改良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危害的天然林。在营造林后随着林龄增加,可进行抚育间伐,清除杂草、伐去劣质幼树,调整林分结构,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于大面积成片天然林可进行封山育林,积极扩大森林面积。

4.2 经济林的的建设

对于成片经济林,首先在种苗选择上,应进一步加强对优良品种的选育,通过间伐、补植和嫁接等方式,对低产林和老化品种进行改造,实现林地的效益最大化。在林产品的深加工及市场拓展问题上,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的林产品加工项目,重点规划和推进林产品工业园区和加工园区的建设,使林产品加工品类朝多元化,深加工方向拓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对于生态林可进行间作或套种,提高土地生产的效率。针对地理环境特点各县区可供选择并经济林物种有:七星关、纳雍、大方、织金一核桃、布朗李、天麻、柑橘、樱桃、梨、橙;核桃、梨、天麻、厚朴、樱桃等。

4.3 人与林业生态发展相协调

一是应依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完善补偿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二是应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实施相结合起来,尽量减小全市人口增速,缓解人地矛盾。三是应广泛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正确管林护林,同时严明法纪,严格森林执法,对各类破坏森林的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最终林业生态发展必须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使广大群众从林业发展中受益。群众一旦从林业发展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际利益,必然从根本上唤发起建设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林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作者简介:葛立雯,硕士学历,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多样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通讯作者:王嵩,本科学历,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茶业栽培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毕节市现状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My Best Friend
探究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农营林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