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凤意象理解的ICM分析

2014-09-21○宋媛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3期

○宋+媛

摘 要:根据ICM理论,龙凤的ICM可概括为:神性模型、权威模型、精英模型、珍贵模型等。借助这些模型,分析与龙凤相关的语言文字可知:龙凤ICM的形成与五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人们的认知密不可分。

关键词:龙凤文化 龙凤意象 ICM理论 龙凤ICM

一、引言

某一事物、某一意象的形成与人们的认知行为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正如王寅先生所著《认知语言学》中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过程,是人类运用诸如推理、概括、演绎、监控和记忆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起始于互动式的感知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和概念化。所以,龙凤概念和意象的形成也自然与人们的认知活动息息相关。人们在现实世界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龙凤的意象图式和无数个与之相关的认知模型,这些认知模型又最终集结成了龙凤的ICM[1]。

鉴于此,笔者决定将龙凤的概念及意象放到ICM的理论背景下,试用ICM理论的强大理解力来对此进行阐释。

二、龙凤ICM的形成

(一)龙的ICM

1.对龙的定义

关于龙的定义,在我国古代的字书、词典中早有阐述。《说文》中对龙是如此解释的:“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尔雅翼》亦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从《说文》的解释中,我们可初步了解龙的身份、性能等模糊的特征,而在《尔雅》的解释下,我们对龙的理解由抽象变得更为具体,似乎可以想象一条巨龙在我们眼前翻云覆雨的神态。从《尔雅》对龙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元体,而是多种元素的混合体。而这种混合体的产生,正是人们认知过程不断深化的结果。人们在与现实生活进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将对自然的未知和想象凝结在一起,形成无数个意象图式,建构起一个个认知模型,经过不断的累积和抽象,便形成了龙的ICM。

虽然龙的ICM早已形成,但随着人们认知的加深,这个ICM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到了现代,人们对龙的认识又有了新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龙是这样阐释的: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形状像龙或装有龙的图案的。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姓。通过词典中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义项与《说文》《尔雅》的解释基本相同,而后面的义项则是人们在不断的认知体验中获得的新知。

2.龙的来历

关于龙的起源和来历,众说纷纭,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龙源于自然现象,如霹雳、闪电、龙卷风等,是先民们对这些未知的自然现象萌发的灵感;二是起源于鳄等远古的爬行动物,它们有预知风雨的本领;三是源于蛇图腾,是对远古氏族蛇图腾的演变和发展。

我们暂且不论龙的来源究竟为何,仅仅观察这三种来源的途径便可得知:龙意象的形成是与人的认知有关的。也就是说,不管龙的形象的形成来自于以上哪种途径,不可忽略掉的是人在这个形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龙凤意象时,与其把精力投置于探寻它的本源,倒不如更多地探讨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知变化。

3.龙的传说

在龙的ICM形成的过程中,龙的传说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成员。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喜怒无常、神通广大,既能深入水底,又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无处不在,而关于龙的神话和传说更是数不胜数。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龙的认识所形成的认知模型是构成龙的神话的基础,而无数个有关龙的神话传说又反过来影响了龙的ICM的形成,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作用关系。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最初人们对龙的一些基本认识产生的CM,随着认知的深化和拓展,便会出现一些更为丰富和完善的变化。不难发现,这些神话传说不管是“黄帝乘龙升天”或是“夏禹治水神龙以尾相助”都与人们对龙的认识息息相关。而随着这些神话传说,人们又赋予龙一些新的特性,长而久之,便形成了龙的ICM。

(二)凤的ICM

1.对凤的定义

有关凤的定义,同龙一样,古书中也早有记载。《说文》曰:“凤,神鸟也。天老对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尔雅·释鸟》中也提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从古书中对凤的定义来看,凤的外形是对多种动物外形特点的叠加,而且随着人们对凤的认知的加深,对其定义也不断深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朝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从认知的角度而言,凤的每一个形貌特征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都可以作为形成凤这个概念的认知模型。然后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将凤理想化,并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便逐渐形成了凤的ICM。

2.凤的来历

与龙相似的是,凤凰的形象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多种动物以及某些自然天象融合起来的神物。关于凤的来源,也有多种说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源于以鸡为代表的鸟崇拜;另一种则是以太阳和风为代表的自然崇拜。

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思考上面两种来源,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以鸡为例,凤凰的许多特性都与之密不可分。《尔雅》中称凤为“鸡头”,《太平御览》引中也有“凤凰鸣高冈有翼不好飞”,与鸡的特性都相当吻合。再者,人们将凤称为“太阳鸟”,这也自然地与民间传说中将鸡认为是叫醒太阳的神鸟联系起来。因此,鸡作为凤的ICM形成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模型,其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关于凤与自然崇拜的关系,更是不容置否的。在古人眼里,鸟禽与太阳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因为太阳在天上,似乎只有鸟才能触及,于是鸟便成了人与太阳沟通的使者。凤凰是百鸟之王,自然与太阳的关系也是最为密切的。有这层关系的影响,人们很自然地将太阳的一些特性如温暖、光明等赋予凤凰,成为形成凤的ICM的重要基础。endprint

3.凤的传说

凤凰与龙,是构成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元素。在中国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中,凤凰充当着参与者,甚至是献身者的角色。在苗族《阳雀造日月》的传说中,凤凰充当了造物主的角色;《火的神话》里,凤凰贡献了自己的翅膀,使人类获得了火。

构成凤凰的各种认知模型形成了有关凤凰的形形色色的神话传说,而这些神话传说又反过来促成了凤凰的ICM。从ICM的角度来解释凤凰与凤凰传说的关系,似乎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三、龙凤相关语言文字的ICM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识事物主要通过两种模型:SEEING模型和SEEING-AS模型。而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入,第二种模型更为多数人所认可,因为这是一种兼顾主体和客体的模型,也就是说,眼见不一定为实,客观现实与人类认知之间总会存在某些差异。SEEING-AS模型正是一种ICM,这就为有效地解释具有主观性的语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莱考夫对于ICM的观点,笔者试将龙的ICM概括为以下几点:

(1)神性模型:神异动物,能飞天遁地,兴云降雨;

(2)权威模型:百虫之长,象征帝王、权贵;

(3)凶残模型:喜怒无常、易躁易暴;

(4)精英模型:象征出众的人才;

(5)珍贵模型:象征稀有珍贵的人或物。

根据人类的认知历程,观察上面的五个模型可知,前三种是人们对龙的最初的简单的认识,而后面两种则是人们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对龙的认识的引申或转喻。下面我们试着用这些模型来分析一些与龙相关的语言文字。

我们先来列举一些汉语中与龙相关的词语:

1.两个字的

龙虾 龙眼 龙颜 龙体 龙袍 龙门 龙首 龙脉

龙虾是虾,是一种海生物;龙眼是桂圆,是中国南方的特产植物。仅从字面,我们很难联想到它们与龙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但仔细分析,我们就能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龙虾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被视为珍贵补品。因此,我们对“龙虾、龙眼”两词可理解为只选取龙的珍贵模型而删除其其它模型,从而以“龙”作珍贵之意。

而“龙颜、龙体、龙袍”则是突显了龙的权威模型。在中国的传说中,龙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上天则腾云驾雾,入海则逐波戏浪,无所不能。因而几千年来,龙一直是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权”,是王权的象征。也正因如此,皇帝被尊称为“真龙天子”,人们把他们的身体称为“龙体”,衣服称作“龙袍”。总之,凡是与君王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被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至于“龙门、龙首”,我们可理解为选取了龙的权威模型和精英模型;“龙脉”则是突显了龙的权威模型和珍贵模型。

2.三个字的

龙抬头 龙门阵 龙卷风 龙吸水

“龙抬头”来自民间谚语,农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龙抬头”一说主要是突显了龙的模型中的神性模型和权威模型。相传,“龙门阵”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多爱摆谈薛仁贵的这一故事,而且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从最初的“龙门阵”,我们能够得出龙的神性模型、精英模型和珍贵模型,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这种神性模型便渐渐地消失殆尽了。对于“龙卷风、龙吸水”,我们可以理解为择取了龙的神性模型和凶残模型。

3.四个字的

龙肝凤胆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攀龙附凤

龙马精神 车水马龙 龙潭虎穴 卧虎藏龙

龙腾虎跃 龙肝豹胎 龙蛇混杂 老态龙钟

龙头企业 望子成龙

四字成语是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词语形式,所以,有关龙的成语也是相当丰富。这里,笔者只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成语加以阐释。在与龙相关的成语中,不难发现,多有其它物种并列或伴随出现,如:凤、马、虎、豹等。龙与凤同时作为神,它们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而其它物种则是一种伴随出现的关系。因为与凤都是神,所以二者同时出现时,突显的便是龙的神性模型、权威模型、珍贵模型以及精英模型,这是由二者的相似性所致。其它物种,则是找寻它们的共同点,比如“龙潭虎穴”突出了凶残模型,“卧虎藏龙”则突显了精英模型。

当然,以龙单独出现的成语也是大量存在,它们根据其本身的词义各自运用了龙的不同模型。如“老态龙钟”是对龙权威模型的运用,“龙头企业、望子成龙”则更强调了精英模型。

4.四个字以上的

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龙行一步,龟爬十年/神龙见首不见尾/亚洲四小龙/二龙相遇,必有一伤/龙口里夺食,窟窿里拔蛇/龙行有雨,虎行有风/龙无云不行

龙文化历时千年,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的凝聚与积淀,龙形象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而作为民间文化精髓的俗语中,龙更是具备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龙”,突显了龙的权威模型和凶残模型,因为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多以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而出现,同时这也是由于民间的信仰和敬畏而将龙与王一概而论所致。

“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龙行一步,龟爬十年”“神龙见首不见尾”则是突显了龙的精英模型,在这些俗语中,龙是才能出众的象征,象征着非凡者或是能力出众的人。endprint

龙有强大势力、敌人或困难的象征,如“龙行有雨,虎行有风”,当然,这是以褒义的权威模型出现的。在少数俗语中龙还具有贬义的意义,如“二龙相遇,必有一伤”“龙口里夺食,窟窿里拔蛇”强调了龙的凶残模型,象征着强大的势力、敌人,抑或棘手的困难。

另外,在一些俗语中,龙经常与风、雨水、云等象征性事物一起出现。如俗语“龙无云不行”,就是比喻有才华的人也需要遇到好的人和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我们以龙的神性模型来解释此俗语就显得尤为合情合理。以上是笔者试用龙的ICM来解释一些与龙相关的语言文字,因为与凤相关的语言文字与龙相比实有太多相似之处,所以不再以上面的形式展开赘述,仅在此将不同之处略作阐释。

根据人们对凤的认知和理解,笔者将凤的ICM概括如下:

(1)神性模型:神异动物,太阳与风的使者;

(2)权威模型:百鸟之王,象征王后、权贵;

(3)美善模型:美丽华贵、奉献自我,还可象征美好的爱情;

(4)精英模型:象征出众的人才;

(5)珍贵模型:象征稀有珍贵的人或物。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龙与凤的ICM极为相似。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国古代大量的文字记载中龙与凤总是相伴出现。从三字的“龙凤配”到四字的“龙凤呈祥”再到俗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一不是对龙凤共同ICM的理解。

当然,龙凤的ICM也是有不同之处的。在权威模型中,龙象征的是帝王,而凤象征的的是王后,这也就解释了后人多用龙代表男子,用凤代表女子。再者,在凤的ICM中,与龙的凶残模型截然相反,变为了美善模型,这当然与龙和凤给人们的最初印象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密切相关。正是凤的美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类似“凤求凰”一类美好传说故事的流传。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借助龙凤的定义、来历和传说并以此为文化背景分析了龙凤ICM的形成。不难发现,众多的分析结果都显示:龙凤ICM的形成与五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人们的认知密不可分。

其次,笔者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龙凤意象的ICM作了略为浅显的概括,并分析了龙凤ICM的一些相同认知模型,如神性模型、权威模型、珍贵模型、精英模型等。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引入,希望能够有助于人们对与龙凤有关语言文字进行更好地理解,能够使人们更深刻地去探析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2012102)]

注释:

[1]理想化认知模型,由Lakoff于1982年和1987年提出,并以此来说明人类范畴化问题,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李从兴.龙凤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4]庞进.中国凤文化[M].重庆出版社,2007.

(宋媛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