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政府职能 激发市场活力

2014-09-21李唯睿徐元芳

当代贵州 2014年10期
关键词:注册资本营业执照住所

李唯睿+徐元芳

资本登记制度改实施革后,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不再受注册资本限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企业“门槛”大大降低,进入市场更加简便,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被进一步激发。

“和过去相比,现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既快捷又省事。”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以来,到工商局申请执照便捷了很多:企业可以不再受注册资本限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门槛”大大降低,进入市场更加简便,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被激发。

两个月到5天的转变

“从媒体上看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3月开始实施,月初我就到工商部门咨询,工作人员耐心告知所需资料。第二天交齐资料后,才短短5个工作日营业执照就批下来了。”贵州大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华春告诉记者,以前办营业执照手续繁杂,两个月时间跑了七八趟都办不了。现在5个工作日就能办好,总共就跑三次工商局,咨询、交资料、拿营业执照,太方便了。

“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这一改革。”贵阳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黄筱茜说。3月1日到3月3日,仅3天时间,贵阳市工商局就接待了700余次电话、现场咨询。据贵州省工商局统计,3月1日至12日,贵州省各级工商部门登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5953户,注册资本(金)71.59亿元。其中内资企业727户,注册资本463698.58元;外资企业4户,注册资本29999万美元;个体工商户5107户,资金数额42514.66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15户,出资总额23660.55元。

同时,对于急需营业执照且手续齐全的企业主,工商局可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当日就能得到营业执照。

完善发展需要意义重大

为深化贵州省注册等级制度的工作开展,3月12日,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丁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解读注册登记制度的相关工作。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包括注册资本在内的工商登记制度等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意义重大。

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革主要促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划清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界限,把政府应该管的事管好,充分调动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一些部门转变政府职能。

其次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改革举措能够激发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特别是对创新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巩固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是有利的,也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从长远看,这项改革将推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有力推动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建设。这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构建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信用约束机制,把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为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增强企业信用意识。

三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在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中,三项改革制度激发市场活力。

年检制度改成年报公示制度。过去的年检制度,每年企业主都需要到工商部门填表、上报,经常有企业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年检而受到惩戒。现在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只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申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减轻了企业负担。

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住所(经营场所)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住所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在过去,企业申请住所登记,需审查该场所的用途及使用功能。随着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多,住所(经营场所)资源更加稀缺。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很低,但在企业登记时却需要审查房屋用途、提交产权证明等,一定程度约束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限制了创业的积极性。现在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并适当放宽“住改商”登记条件,允许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软件设计、动漫游戏等清洁、无噪音以及其他对环境污染小、人员流动小的企业使用住宅楼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以及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外的其他注册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即实行由公司的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丁琨表示,尽管改革后门槛降低,将之前的实缴政策改为认缴政策,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夸海口,谎报出资金额。企业主依然需要承担公司章程的义务,而公司章程同样要在网上进行公示。

同时,改革也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宽进严管”让企业诚实守信

“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市场会变乱,而是逐渐形成企业自律、政府部门协同监管、社会监督的市场信用环境。”丁琨说。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信息化平台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这个今年才建立的平台3月份开始完善,采取全国统一的口径,将企业的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信息抽查结果、受到行政处罚情况等信用信息,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信息化平台予以公示。

企业一旦进入信息平台,企业信息的真实性由企业自己负责,工商部门将随时抽查,一旦发现不一致情况,企业或接受处罚条款,或负法律责任。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化平台中,即将完善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受行政处罚情况、企业年度报告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和查询,把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为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向社会公布。“一旦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解除。”(责任编辑/哈文丽)

资本登记制度改实施革后,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不再受注册资本限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企业“门槛”大大降低,进入市场更加简便,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被进一步激发。

“和过去相比,现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既快捷又省事。”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以来,到工商局申请执照便捷了很多:企业可以不再受注册资本限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门槛”大大降低,进入市场更加简便,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被激发。

两个月到5天的转变

“从媒体上看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3月开始实施,月初我就到工商部门咨询,工作人员耐心告知所需资料。第二天交齐资料后,才短短5个工作日营业执照就批下来了。”贵州大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华春告诉记者,以前办营业执照手续繁杂,两个月时间跑了七八趟都办不了。现在5个工作日就能办好,总共就跑三次工商局,咨询、交资料、拿营业执照,太方便了。

“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这一改革。”贵阳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黄筱茜说。3月1日到3月3日,仅3天时间,贵阳市工商局就接待了700余次电话、现场咨询。据贵州省工商局统计,3月1日至12日,贵州省各级工商部门登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5953户,注册资本(金)71.59亿元。其中内资企业727户,注册资本463698.58元;外资企业4户,注册资本29999万美元;个体工商户5107户,资金数额42514.66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15户,出资总额23660.55元。

同时,对于急需营业执照且手续齐全的企业主,工商局可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当日就能得到营业执照。

完善发展需要意义重大

为深化贵州省注册等级制度的工作开展,3月12日,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丁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解读注册登记制度的相关工作。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包括注册资本在内的工商登记制度等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意义重大。

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革主要促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划清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界限,把政府应该管的事管好,充分调动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一些部门转变政府职能。

其次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改革举措能够激发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特别是对创新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巩固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是有利的,也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从长远看,这项改革将推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有力推动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建设。这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构建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信用约束机制,把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为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增强企业信用意识。

三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在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中,三项改革制度激发市场活力。

年检制度改成年报公示制度。过去的年检制度,每年企业主都需要到工商部门填表、上报,经常有企业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年检而受到惩戒。现在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只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申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减轻了企业负担。

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住所(经营场所)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住所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在过去,企业申请住所登记,需审查该场所的用途及使用功能。随着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多,住所(经营场所)资源更加稀缺。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很低,但在企业登记时却需要审查房屋用途、提交产权证明等,一定程度约束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限制了创业的积极性。现在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并适当放宽“住改商”登记条件,允许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软件设计、动漫游戏等清洁、无噪音以及其他对环境污染小、人员流动小的企业使用住宅楼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以及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外的其他注册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即实行由公司的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丁琨表示,尽管改革后门槛降低,将之前的实缴政策改为认缴政策,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夸海口,谎报出资金额。企业主依然需要承担公司章程的义务,而公司章程同样要在网上进行公示。

同时,改革也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宽进严管”让企业诚实守信

“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市场会变乱,而是逐渐形成企业自律、政府部门协同监管、社会监督的市场信用环境。”丁琨说。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信息化平台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这个今年才建立的平台3月份开始完善,采取全国统一的口径,将企业的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信息抽查结果、受到行政处罚情况等信用信息,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信息化平台予以公示。

企业一旦进入信息平台,企业信息的真实性由企业自己负责,工商部门将随时抽查,一旦发现不一致情况,企业或接受处罚条款,或负法律责任。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化平台中,即将完善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受行政处罚情况、企业年度报告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和查询,把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为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向社会公布。“一旦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解除。”(责任编辑/哈文丽)

资本登记制度改实施革后,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不再受注册资本限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企业“门槛”大大降低,进入市场更加简便,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被进一步激发。

“和过去相比,现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既快捷又省事。”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以来,到工商局申请执照便捷了很多:企业可以不再受注册资本限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门槛”大大降低,进入市场更加简便,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被激发。

两个月到5天的转变

“从媒体上看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3月开始实施,月初我就到工商部门咨询,工作人员耐心告知所需资料。第二天交齐资料后,才短短5个工作日营业执照就批下来了。”贵州大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华春告诉记者,以前办营业执照手续繁杂,两个月时间跑了七八趟都办不了。现在5个工作日就能办好,总共就跑三次工商局,咨询、交资料、拿营业执照,太方便了。

“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这一改革。”贵阳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黄筱茜说。3月1日到3月3日,仅3天时间,贵阳市工商局就接待了700余次电话、现场咨询。据贵州省工商局统计,3月1日至12日,贵州省各级工商部门登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5953户,注册资本(金)71.59亿元。其中内资企业727户,注册资本463698.58元;外资企业4户,注册资本29999万美元;个体工商户5107户,资金数额42514.66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15户,出资总额23660.55元。

同时,对于急需营业执照且手续齐全的企业主,工商局可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当日就能得到营业执照。

完善发展需要意义重大

为深化贵州省注册等级制度的工作开展,3月12日,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丁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解读注册登记制度的相关工作。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包括注册资本在内的工商登记制度等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意义重大。

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革主要促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划清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界限,把政府应该管的事管好,充分调动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一些部门转变政府职能。

其次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改革举措能够激发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特别是对创新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巩固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是有利的,也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从长远看,这项改革将推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有力推动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建设。这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构建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信用约束机制,把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为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增强企业信用意识。

三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在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中,三项改革制度激发市场活力。

年检制度改成年报公示制度。过去的年检制度,每年企业主都需要到工商部门填表、上报,经常有企业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年检而受到惩戒。现在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只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申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减轻了企业负担。

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住所(经营场所)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住所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在过去,企业申请住所登记,需审查该场所的用途及使用功能。随着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多,住所(经营场所)资源更加稀缺。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很低,但在企业登记时却需要审查房屋用途、提交产权证明等,一定程度约束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限制了创业的积极性。现在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并适当放宽“住改商”登记条件,允许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软件设计、动漫游戏等清洁、无噪音以及其他对环境污染小、人员流动小的企业使用住宅楼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以及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外的其他注册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即实行由公司的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丁琨表示,尽管改革后门槛降低,将之前的实缴政策改为认缴政策,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夸海口,谎报出资金额。企业主依然需要承担公司章程的义务,而公司章程同样要在网上进行公示。

同时,改革也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宽进严管”让企业诚实守信

“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市场会变乱,而是逐渐形成企业自律、政府部门协同监管、社会监督的市场信用环境。”丁琨说。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信息化平台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这个今年才建立的平台3月份开始完善,采取全国统一的口径,将企业的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信息抽查结果、受到行政处罚情况等信用信息,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信息化平台予以公示。

企业一旦进入信息平台,企业信息的真实性由企业自己负责,工商部门将随时抽查,一旦发现不一致情况,企业或接受处罚条款,或负法律责任。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化平台中,即将完善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受行政处罚情况、企业年度报告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和查询,把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为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向社会公布。“一旦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解除。”(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注册资本营业执照住所
Love in shoes 鞋中有爱
营业执照百年进化史
住所与居所的区别是什么?
10月底前可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