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崛起的梦想与陷阱

2014-09-21张再杰

当代贵州 2014年9期
关键词:现代性毛泽东

张再杰

“大国崛起”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积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心理的准备过程。这不仅需要硬件条件,更需要战略思维和政治智慧。从国际经验和历史文化来讲,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即真正实现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的现代性。现代性的内涵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单世联先生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就试图全面回答这样的问题。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反西方现代性”,这特别像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德国一度曾经非常落后,被称为欧洲的“东方”,德国整个民族都很反感和排斥西方的现代文化,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时代到纳粹希特勒的德国,德意志经历了一个学习、整合、隐忍、变革、奋斗、扩张和最终迅速崛起的过程。甚至一些人认为,在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在魏玛民主时期没有“国富兵强”,在希特勒的率领下却迅速“大国崛起”,这让中国学者尤为看重。书中梳理了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的思想源流、逻辑关联及二者的相似性,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关怀、意义结构和方法依据,呼唤新的大国政治眼光和现代文化。书的结语讲到歌德的智慧、卢卡奇的警告和韦伯的忧思,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歌德、韦伯的思考在纳粹之前,属于未雨绸缪;卢卡奇的警告在纳粹之后,是痛定思痛。

德意志的模式影响了近现代的中国,这里所说的德国模式,不单纯指希特勒的纳粹模式。单世联先生正是要提醒正在崛起的中国,致力于我们梦想的同时,更加注意我们身边的陷阱。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无论是韬光养晦,和平崛起,还是积极参与,王道崛起,都需要我们的政治家做好战略准备和道路选择,也需要我们的民众时刻保持清醒和不懈奋斗。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本质上仍受制于西方现代性自身的困局,当前中国思想界不仅要积极合理地应对西方现代性的强势逼迫和霸权围堵,也要客观面对东、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生成和你我交融。我们要在注重传统主体性寻回的同时,更加致力于东方现代性的确立。

这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作者系贵州省委政研室办公室主任)

作者:任志刚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为什么是毛泽东》

摘录:毛泽东是神吗?有人说不是,有人说是。说他不是神的人,应当问自己该如何表述和理解那不可思议和空前绝后的成功呢?说他是神的人,也该问自己这样的表述是否包含着他不可学习的意味呢?毛泽东是可以学习的吗?这可不是能轻松回答的问题。我们更应当问自己要不要学习毛泽东?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学习毛泽东的人会后悔,当他回首人生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过于平庸、虚度光阴而悔恨。中国人想成功,不学习毛泽东又能学习谁呢?

推荐人:

贵州路鑫喜义工矿集团党委书记

申勇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一生,他让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明天,都无法绕开他。他带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终身去探索。

《之江新语》选读

多双“眼睛”选贤任能

选人用人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检验。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首先要擦亮自己的一双“眼睛”,在实践中识人辨才,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和了解,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尤其要“近君子,远小人”,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不搞感情用事,摒弃个人好恶的影响,摆脱亲疏远近的干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同时,要用好集体的多双“眼睛”。有时候,一双“眼睛”受视角和景深的影响,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一些偏颇。而多双“眼睛”则能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一个干部,可以尽量避免“失真”。“一把手”就是要引导、鼓励班子成员表达不同的观点,把多双“眼睛”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一致的正确的用人意见。

经典

现代语录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可能给群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相适应。(江泽民:《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0年4月29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胡锦涛:《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09年3月5日)

鉴赏

《泉声咽危石》(纸本设色)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染仓室等,今江西九江人,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21年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弟陈寅恪为著名历史学家。陈师曾幼承家学,熟习琴棋书画,对吴昌硕十分崇拜,又远师沈周、石涛和龚贤等。他长于大写意,笔力雄健,着色吸取西法兼中国画传统,在水墨画创作上具有独特的意境深蕴和风格。

此画出自诗人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颇能代表陈师曾水墨画风。

书架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

作者:迈克尔·罗斯金(美) 著,夏维勇,杨勇译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一生的读书计划》

作者:克里夫顿·费迪曼 约翰·S.梅杰(美)著;马骏娥译

出版:译林出版社

《解放战争》

作者:王树增著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国崛起”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积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心理的准备过程。这不仅需要硬件条件,更需要战略思维和政治智慧。从国际经验和历史文化来讲,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即真正实现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的现代性。现代性的内涵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单世联先生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就试图全面回答这样的问题。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反西方现代性”,这特别像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德国一度曾经非常落后,被称为欧洲的“东方”,德国整个民族都很反感和排斥西方的现代文化,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时代到纳粹希特勒的德国,德意志经历了一个学习、整合、隐忍、变革、奋斗、扩张和最终迅速崛起的过程。甚至一些人认为,在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在魏玛民主时期没有“国富兵强”,在希特勒的率领下却迅速“大国崛起”,这让中国学者尤为看重。书中梳理了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的思想源流、逻辑关联及二者的相似性,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关怀、意义结构和方法依据,呼唤新的大国政治眼光和现代文化。书的结语讲到歌德的智慧、卢卡奇的警告和韦伯的忧思,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歌德、韦伯的思考在纳粹之前,属于未雨绸缪;卢卡奇的警告在纳粹之后,是痛定思痛。

德意志的模式影响了近现代的中国,这里所说的德国模式,不单纯指希特勒的纳粹模式。单世联先生正是要提醒正在崛起的中国,致力于我们梦想的同时,更加注意我们身边的陷阱。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无论是韬光养晦,和平崛起,还是积极参与,王道崛起,都需要我们的政治家做好战略准备和道路选择,也需要我们的民众时刻保持清醒和不懈奋斗。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本质上仍受制于西方现代性自身的困局,当前中国思想界不仅要积极合理地应对西方现代性的强势逼迫和霸权围堵,也要客观面对东、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生成和你我交融。我们要在注重传统主体性寻回的同时,更加致力于东方现代性的确立。

这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作者系贵州省委政研室办公室主任)

作者:任志刚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为什么是毛泽东》

摘录:毛泽东是神吗?有人说不是,有人说是。说他不是神的人,应当问自己该如何表述和理解那不可思议和空前绝后的成功呢?说他是神的人,也该问自己这样的表述是否包含着他不可学习的意味呢?毛泽东是可以学习的吗?这可不是能轻松回答的问题。我们更应当问自己要不要学习毛泽东?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学习毛泽东的人会后悔,当他回首人生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过于平庸、虚度光阴而悔恨。中国人想成功,不学习毛泽东又能学习谁呢?

推荐人:

贵州路鑫喜义工矿集团党委书记

申勇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一生,他让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明天,都无法绕开他。他带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终身去探索。

《之江新语》选读

多双“眼睛”选贤任能

选人用人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检验。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首先要擦亮自己的一双“眼睛”,在实践中识人辨才,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和了解,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尤其要“近君子,远小人”,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不搞感情用事,摒弃个人好恶的影响,摆脱亲疏远近的干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同时,要用好集体的多双“眼睛”。有时候,一双“眼睛”受视角和景深的影响,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一些偏颇。而多双“眼睛”则能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一个干部,可以尽量避免“失真”。“一把手”就是要引导、鼓励班子成员表达不同的观点,把多双“眼睛”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一致的正确的用人意见。

经典

现代语录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可能给群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相适应。(江泽民:《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0年4月29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胡锦涛:《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09年3月5日)

鉴赏

《泉声咽危石》(纸本设色)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染仓室等,今江西九江人,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21年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弟陈寅恪为著名历史学家。陈师曾幼承家学,熟习琴棋书画,对吴昌硕十分崇拜,又远师沈周、石涛和龚贤等。他长于大写意,笔力雄健,着色吸取西法兼中国画传统,在水墨画创作上具有独特的意境深蕴和风格。

此画出自诗人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颇能代表陈师曾水墨画风。

书架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

作者:迈克尔·罗斯金(美) 著,夏维勇,杨勇译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一生的读书计划》

作者:克里夫顿·费迪曼 约翰·S.梅杰(美)著;马骏娥译

出版:译林出版社

《解放战争》

作者:王树增著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国崛起”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积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心理的准备过程。这不仅需要硬件条件,更需要战略思维和政治智慧。从国际经验和历史文化来讲,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即真正实现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的现代性。现代性的内涵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单世联先生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就试图全面回答这样的问题。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反西方现代性”,这特别像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德国一度曾经非常落后,被称为欧洲的“东方”,德国整个民族都很反感和排斥西方的现代文化,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时代到纳粹希特勒的德国,德意志经历了一个学习、整合、隐忍、变革、奋斗、扩张和最终迅速崛起的过程。甚至一些人认为,在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在魏玛民主时期没有“国富兵强”,在希特勒的率领下却迅速“大国崛起”,这让中国学者尤为看重。书中梳理了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的思想源流、逻辑关联及二者的相似性,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关怀、意义结构和方法依据,呼唤新的大国政治眼光和现代文化。书的结语讲到歌德的智慧、卢卡奇的警告和韦伯的忧思,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歌德、韦伯的思考在纳粹之前,属于未雨绸缪;卢卡奇的警告在纳粹之后,是痛定思痛。

德意志的模式影响了近现代的中国,这里所说的德国模式,不单纯指希特勒的纳粹模式。单世联先生正是要提醒正在崛起的中国,致力于我们梦想的同时,更加注意我们身边的陷阱。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无论是韬光养晦,和平崛起,还是积极参与,王道崛起,都需要我们的政治家做好战略准备和道路选择,也需要我们的民众时刻保持清醒和不懈奋斗。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本质上仍受制于西方现代性自身的困局,当前中国思想界不仅要积极合理地应对西方现代性的强势逼迫和霸权围堵,也要客观面对东、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生成和你我交融。我们要在注重传统主体性寻回的同时,更加致力于东方现代性的确立。

这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作者系贵州省委政研室办公室主任)

作者:任志刚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为什么是毛泽东》

摘录:毛泽东是神吗?有人说不是,有人说是。说他不是神的人,应当问自己该如何表述和理解那不可思议和空前绝后的成功呢?说他是神的人,也该问自己这样的表述是否包含着他不可学习的意味呢?毛泽东是可以学习的吗?这可不是能轻松回答的问题。我们更应当问自己要不要学习毛泽东?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学习毛泽东的人会后悔,当他回首人生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过于平庸、虚度光阴而悔恨。中国人想成功,不学习毛泽东又能学习谁呢?

推荐人:

贵州路鑫喜义工矿集团党委书记

申勇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一生,他让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明天,都无法绕开他。他带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终身去探索。

《之江新语》选读

多双“眼睛”选贤任能

选人用人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检验。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首先要擦亮自己的一双“眼睛”,在实践中识人辨才,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和了解,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尤其要“近君子,远小人”,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不搞感情用事,摒弃个人好恶的影响,摆脱亲疏远近的干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同时,要用好集体的多双“眼睛”。有时候,一双“眼睛”受视角和景深的影响,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一些偏颇。而多双“眼睛”则能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一个干部,可以尽量避免“失真”。“一把手”就是要引导、鼓励班子成员表达不同的观点,把多双“眼睛”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一致的正确的用人意见。

经典

现代语录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可能给群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相适应。(江泽民:《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0年4月29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胡锦涛:《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09年3月5日)

鉴赏

《泉声咽危石》(纸本设色)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染仓室等,今江西九江人,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21年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弟陈寅恪为著名历史学家。陈师曾幼承家学,熟习琴棋书画,对吴昌硕十分崇拜,又远师沈周、石涛和龚贤等。他长于大写意,笔力雄健,着色吸取西法兼中国画传统,在水墨画创作上具有独特的意境深蕴和风格。

此画出自诗人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颇能代表陈师曾水墨画风。

书架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

作者:迈克尔·罗斯金(美) 著,夏维勇,杨勇译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一生的读书计划》

作者:克里夫顿·费迪曼 约翰·S.梅杰(美)著;马骏娥译

出版:译林出版社

《解放战争》

作者:王树增著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现代性毛泽东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重构现代性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
关于现代性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