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怜恤他人

2014-09-21张兆浩

慈善 2014年4期
关键词:草堂寡妇仆人

张兆浩

《孟子·公孙丑上》中说,看见小孩子将要落井之际,就会拉他一把。这种行为不存在功利性。不是因为跟这小孩的父母有交情,也不是要想从朋友乡人那里得到赞誉,而是人有怜恤恻隐之心,这叫良知。

但人往往在人家有生命之虞时会产生这样的怜恤之心,而在平时似乎泯然不见。我们读杜甫的诗歌就见到这样一个事例。

杜甫流落四川的夔州,他有两处住宅,一处是靠近市区的瀼西草堂,一处是在东屯农庄的茅屋。平时他居住在瀼西草堂,高秋时节,他搬到了位于白帝城东十余里的东屯。搬家后,将瀼西草堂借让给后辈姻亲吴南卿(吴郎)居住。在杜甫住在草堂的时候,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堂内的枣树下打枣,杜甫没有干涉,听其自由。但吴郎一来居住,就在四围插上篱笆,这样就断了寡妇的打枣之路,这个寡妇就到杜甫那里诉苦。于是杜甫就写了一首七律《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衣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是真……”杜甫以很直白又很得体的语言劝说吴郎不可这样行事,以唤醒他的怜恤之心。后来的结果如何,我们无从考证,但按常理常态,吴郎应该会听得进去的,何况那屋子和枣树的所有权还是老杜的呢?

由此我联想到同样是一个穷寡妇的故事。

据《圣经·路得记》载,寡妇路得因饥荒跟她婆婆回到家乡。一天路得对婆婆拿俄米说:“让我到田里去,我在谁的眼前蒙恩,我就跟在谁的背后捡麦穗。”于是她就到了当地大财主波阿斯的麦田低头拾穗。恰好波阿斯来巡视,他发现了路得。波阿斯问那监督收割的仆人:“那是谁家的姑娘呢?”监督收割的仆人回答:“她是跟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摩押女子。她说:‘请让我捡一点儿麦穗吧。让我跟在收割的人背后,在禾捆堆中捡些零碎的穗子。于是她来了。除了在房子里休息了一会儿之外,从早晨到现在一直都留在这里。”波阿斯就比我们上文提到的吴郎好多了,他不仅没有想法阻止路得继续拾穗。波阿斯还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到别人田里去捡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常与我的女佣人在一起。你看他们在哪块田里收割,就跟着女佣人去。我不是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吗?假如你渴了,就到水缸那里去,喝仆人打来的水。”后面波阿斯又请路得吃饭:“你过来,吃一点儿饼吧,拿饼块蘸在醋里。”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来。波阿斯把一些烘好的麦穗递给她,她吃饱了,还有剩下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波阿斯还吩咐仆人:“就算她在禾捆堆中捡麦穗,也不可以辱骂她。甚至要故意为她从禾捆中抽些出来,留给她去捡,千万不可责备她。”

为什么这个以色列人有这样的好心肠呢?原来他们是遵从了他们的上帝的教诲。在《圣经》中有这样的话语:“你们收割庄稼的时候,不可把角落的谷物都割尽,也不可拾取收割时遗下的。不可把你葡萄园的果子都摘尽,也不可拾取你葡萄园中掉下的;要把它们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外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19:9-10)

神的话语能教育凡人,但凡人的思想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要靠自己的修养。我们再回到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的最后两句去:“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杜甫应该比波阿斯更具博爱精神,他不仅怜恤那个眼前的寡妇,还怜恤到战争中的战士。杜甫总是这样由近及远,由一及多,由己及人。他在“幼子饥已卒”的惨况中,没有沉浸于一己之悲,而是“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他在老病孤舟凄凉晚境里,还是想到远方的兵燹,于是“凭轩涕泗流”。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秋雨淋注的苦难时,依然念念不忘天下寒士。

这就不是狭义的怜恤所能概括的了的,这是怜恤的扩展和提升,是更高层次的悲天悯人的精神境界。?誙

猜你喜欢

草堂寡妇仆人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古代的寡妇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遣怀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幺叔
FUNNY STORIES
老刁
有能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