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而巧问之,不亦说乎

2014-09-19张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林黛玉祥林嫂笔者

“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少教”是要求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沦为学习的附庸;但是“少教”也不等于不教,让教师成为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角色。“少教多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既实现教师的“教”,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提问真正做到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与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关系。从教师的角度看,一个精巧的课堂提问,为化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提供了契机,有时只需一个问题即可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少教”;从学生的角度看,一个精巧的课堂提问,是对他们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确立,这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条主要渠道,从而实现了“多学”。

在“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思考,有如下拙见:

一、拈一叶而知天下秋

古人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的课本中所选课文都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人物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往往都凸显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抓着这些细节描写,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拈一叶而知天下秋”,也可以达到“少教多学”的效果。

比如讲授《祝福》,分析鲁四老爷的形象时,笔者提醒学生抓住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被她婆婆强行捆绑回家后两次说道:“可恶!然而……。”,分析这其中的言下之意。从细节入手,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和思考,学生认识到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身份,作为鲁镇社会环境的一个代表。还是这篇课文,笔者让学生思考,祥林嫂再到到鲁镇时,鲁镇上的人们为何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并且“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很多学生刚开始觉得只是习惯使然,经过思考和讨论后,他们认识到这其实是整个鲁镇社会对祥林嫂改嫁的不承认,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寡妇再嫁的否定,整个社会环境对祥林嫂的否定。

这样从课文的细节入手,寻求突破口,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达到“少教多学”的效果。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师在指导学生研习一篇课文伊始便须确定研习的重点和难点。课文的重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内容的关节点,一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所谓课文的关节点,往往是那些或隐或现地牵扯到课文主题和重要观点的语句。所谓难点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而教学上又需要落实的知识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分析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直接从重难点入手,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祝福》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是谁杀了祥林嫂”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刚提出来时,学生议论纷纷,有人杀吗?祥林嫂不是自己死掉的吗?一番议论之后,学生慢慢地沉寂了下来,开始研习课文,小组内的同学开始小声交流,一个个“凶手”浮出水面。这时候,笔者又追问了一个问题“这些人会不会受到谴责或自己良心不安?为什么?”思考之后,学生发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抨击。这样,教师仅仅提出的两个问题,便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从而达到了“少教多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紧扣文章的重难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便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少教多学”的效果。

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教版阅读教材以人文母题为灵魂,统领专题材料,专题内所选文本不同文体,不同写法,却具有同一主题,对主题的表现有层次之分,专题结构呈现出向内聚敛的倾向。在设置问题时,笔者试着将同一专题内的课文整合起来,从课文出发,又能够高于课文,利用课文为“抓手”,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要求学生回顾柳永的《雨霖铃》,比较婉约派词风与豪放派词风的区别;再和《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进行比较,分析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同是豪放派词人在词风上的不同。这样的问题,既是分析这两首词、分析这两位词人,又不只分析了这两首词和这两个词人,学生更重要的学习了分析的方法。

“欲穷千里目”,就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更注重知识点的链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更上一层楼”,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效果。

我们的课文中,为了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往往还会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矛盾。在矛盾处设疑,往往可以透过现象,透析人物的灵魂。揭示事物的本质,使问题更明晰、透彻。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分析林黛玉人物形象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林黛玉到底上过学没有?学生很快发现林黛玉在回答贾母和宝玉同一个问题的矛盾之处。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最终才发现这一个寄人篱下的女子“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到了何种地步,对林黛玉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体会。如在讲授《雷雨》一文时,笔者抓住周朴园前一刻还在温情脉脉地怀念鲁侍萍,后一刻却忽然严厉地问:“你来干什么?”,这样前后态度的矛盾处设疑,学生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后来的恍然大悟,从而剖析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鲜明。

在课文矛盾处设疑,特别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可以达到“少教多学”的效果。

“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可不能仅仅只是教学理念,它需要真真实实地落实到每一堂课上,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精心的设计课堂上的提问,才能实现真正的“少教多学”。教而巧问之,不亦说乎?

(张红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文枢中学高中部 210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黛玉祥林嫂笔者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老师,别走……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