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时性阐释

2014-09-19龙翠翠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景物

语文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决定着他们对文本阐释的思路、观念、审美角度,也决定着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向,进而影响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因此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是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中心环节。然而,当下许多教师,尤其是部分中小学教师,缺少文学理论知识,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停留在“主题思想与写作特点”简单相加的传统模式上。尤其是对一些有一定深度和历史性经典作品的解读,忽略了文本在某一特定时空所具有的意蕴,是与当时社会历史分不开的,难以深入、充分的阐释文本,造成学生审美能力、鉴赏水平甚至阅读能力偏低。本文试图引入不同时代的文本接受,从历时性的维度探讨经典文本教学解读的有效性,为文学理论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找到生长点。

经典文本是历经沧桑的,是经过人类历史长河甄选出的精华,并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当时社会人们的建设性阐发,生成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符号意义,并“凝聚、激发和化约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的象征意味与形式认同”。[1]《荷塘月色》就是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文章,自1927年在《小说月报》发表以来,十二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对《荷塘月色》的解读经历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改革开放与新时期几个标志性阶段。

历时性阐释首先应引入时间因素,搜集、寻找不同时代对文本的接受状况和阅读。

鉴赏观点,思考历史视野下对文本多元阐释的交融,不对作品进行单纯个体的个性化解读,以避免对文本生发片段式的肤浅的误读。

1935年,被后人称为最有创新精神和影响的中学语文教材——《国文百八课》将《荷塘月色》编入第二册第十六课“景物描写”中,和《子夜》的《黄埔滩》共同组成该课内容,编者引用此文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景物描写的技能。在《荷塘月色》之前的文话中提到,“景物描写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要选定自己的观点,其次是要捉住自己的印象,第三是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荷塘月色》确实体现的是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作者夜晚散步时对身边景、物的捕捉,且描绘精微。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我们只须‘鸟瞰地认明每一刹那自己的价值,极力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见 1922 年朱自清致俞平伯信,载《我们的七月》)。

教材之所以做这样的处理和当时对《荷塘月色》的解读是分不开的。作品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主流的文学欣赏观点认为朱自清的这篇文章细腻而深秀,比如郁达夫评论的:“同是缠绵的情致,俞先生的缠绵里满蕴着温馨浓郁的氛围,而朱先生的缠绵里多含有眷恋悱恻的气息。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则俞先生的是‘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而朱先生的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教材之所以将《荷塘月色》作为一个“例子”,“选文”围绕景物描写的主题,还和当时社会人们的教学理念分不开。夏丏尊提出,语文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形式”,而且应该是一个个的词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这是为了扭转“五四”以来国文科的教学重视精神、思想,忽视技术训练的现象和弊端。因此,当时教师教学时对《荷塘月色》的审美意蕴、主题、结构等解读要点都忽略不计,而是在习题中对“景物描写”这个知识点反复训练,强化效果。当时教师的这种教学处理,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未必科学,但无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社会,教师进行这样的教学是正确的。处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应该不仅阅读文本,而且要搜集文本历经不同时代的解读状况,甚至要考量当时社会的风气、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理念,以使我们“具有一种‘外位超视的优势,能够融汇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的阅读经验,使阅读更为可靠”。[3]对于经典文本,任何一种阐释都不是终极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只存在于历史提供的多重意蕴中。

历时性阐释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研究意识,深入理解与把握文本。

改革开放以后,文学批评的风气开始扭转。有关《荷塘月色》的解读开始出现差异,并由此展开了对文本结构、主题和是否是“美文”的争论。其中对文本主题的争论,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一文体现了国共合作分裂后,知识分子的茫然无助;封先勇认为该文的主题应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似的孤独”,[4]那种孤独里有作者对活力的憧憬、不被人理解的感叹;孙绍振认为,“文章中外在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不受烦扰甚至于是孤独的情怀,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那是一个人在摆脱了丈夫、儿子、父亲等伦理角色的负担之后,向往自由的真情流露,与政治性的自由并没有多大关系”。[5]

任何文本都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文本,沟通了微观的文本与宏观的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文本的深层内涵;而不是以偏概全,固化学生的思维,对文本进行随意性的阐释。把文本与社会历史,符号与意义通过历史化连接起来,教师可以“介绍”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如教师提供两种对于文本中的“我”的看法作为参考:

1.作者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思想是矛盾复杂的。反映在这篇文章中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2.作者在课文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

然后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文本中“我”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探索意识,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创造力与研究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够融汇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的阅读经验,使阅读更为可靠、准确。

注释:

[1]李汉荣.经典的祛魅与返魅[J] .社会科学论坛,2007,(8).

[2]李素伯.小品文研究[A],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王瑾.互文性[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封先勇.智者的孤独——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再思考[J].名作欣赏,1998,(2).

[5]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个案分析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龙翠翠 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221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景物
荷塘月色
匆匆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