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高效课堂的前提

2014-09-19王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文语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上好高效语文课,必须注重课前预习。而在实际教学中,预习存在着诸多弊端:学生有的偷懒不预习;有的蜻蜓点水式预习;有的方法简单,没有效果……教师有的纯粹忽略了预习环节;有的笼统要求学生,不着边际,无明确要求;有的布置流于形式,不落实检查……学生和教师对语文课前预习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

课前充分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加强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减少课堂学习的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预习:

一、编写预习提纲

毋庸置疑,预习显然比不预习的效果好,但学生的自主预习往往是无目的的,或低层次的,往往不能结合文体要求、课程要求去预习。说它是低层次是因为只满足于字词的识记理解,作者的了解等等。说它不能结合文体就是不知道不同文体的预习要求不同,记叙文要注意记叙文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议论文要注意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诗歌要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作者的情感,表现手法等;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文言文要注意“言”和“文”,“言”即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等,“文”就是根据文体进行。在预习中老师就要根据文本特点编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在有效的预习中自主阅读,提高预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进行。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笔者提前要求学生预习,编写的预习题纲是:

①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字音字义;

②结合文本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

③熟读文本,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④熟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⑤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写在问题单上。

二、明确预习要点

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对一个单元的预习,主要让学生把握单元的学习要点,单元内每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同单元学习要求的关系,单元内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关系,单元内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之间的关系等。预习时要求学生多读多想,整体把握单元要点。试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个单元就以‘战争为题材。几篇课文都围绕“战争”这一话题,表现出对正义战争的支持,对非正义战争的反对和憎恶,对和平的渴望。再明确每篇课文要点:“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三、揣摩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遨游课文内容的“向导”,通过揣摩文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探求内容概要。这是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有的题目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有的题目告诉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如《故宫博物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有的直抒感情,如《我爱这土地》等;有的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如《羚羊木雕》等。

四、浏览文前提示

在义教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方框“阅读提示”,这些提示是打开课文大门的“钥匙”。在预习时教会学生把握住文体,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学习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如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生命体验?这两篇短文将给你深刻的启示。”带着这些信息去阅读课文,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预习的目的。

五、深情朗读课文

预习课文不但要默读,而且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整体感知课文前的必备环节。当代语文教育家韩军作报告时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称作美读吟诵。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包括背诵。他认为这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学生读的时候,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句圈点勾画出来。书上没有注解的字词,可查一查字典、词典,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比如休斯的《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表面写灵魂和河流,实写黑人种族见证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因而深邃。查查参考书、阅读资料,看看怎样理解,如果找不到,就用笔标画出来,以便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还可以边读边积累精彩语句,摘录笔记,并进行简单的思考,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做好准备。这样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六、整体感知课文

对每个单元的预习,让学生整体把握单元的学习要点,单元内课文围绕的主要内容,单元内课文对学生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学习单元内课文的主要写法和艺术特色,单元内听说读写能力要求等,预习时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对每一篇课文预习,不管朗读,还是理解,必须一气呵成,整体感知,不能只读部分段落,把一篇课文理解得支离破碎。最少读两遍至三遍,第一遍解决字词,能复述课文内容;第二遍解决一些问题。如预习《阿长与山海经》时候,读完第一遍,用工具书解决不懂的字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文章写的是对儿时保姆的回忆,这位保姆不识文断字,又有些愚昧迷信,甚至连真名实姓都不为人所知,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以及我对她感情的变化。”读完第二遍,带着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写她呢?她是个怎样的人呢?鲁迅对她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信息去阅读课文,就会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习的目的,加深预习的深度,提高预习的质量。

七、完成思考练习

课后研讨与练习,“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质疑,学生能探知本文的主旨,反馈预习的效果,提出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使自主学习的效果更好。请阅读《孔乙己》完成研讨与练习二:细读课文,探究下面问题:①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②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体会一下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不同效果”质疑这些问题,由浅入深,探求答案,以便及时查缺补漏,同时对那些一知半解和不能理解的问题,可当做难点,当堂解决。

八、重视课前检查

分析学生每次考试的卷子,面对“阅读短文”犹如“拦路虎”,学生束手无策。其根本还是缺乏学习课文的能力和信心,试想,一旦教师坚持不懈地抓好课前预习的着力点,学生面对新短文,自然而然就会用自己掌握的预习方法阅读文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长此以往,何愁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教师应注重检查预习,要结合各年级要求,通过“真检查”,促使学生“真预习”,以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由此看来,课前预习作为语文高效课堂的序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它对高效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辅助作用,预习得当,课堂学习效果就事半功倍。只要在预习过程中注重思考,上课带着问题去听讲,就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王栖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7446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