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语感与走进文本

2014-09-19吴碧琴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言语感文言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要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为此,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生怕学生难以理解文意,多采用传统的串讲课文的方式,费力地疏通字句,讲解内容,收到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学生大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许多美妙的文言文作品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中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质量,让学生读懂并乐读文言文,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培养语感,并让学生走进文本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培养语感,拉近学生与文字的距离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换句话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语言的无意识,语言使用者并未意识到他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但实际上却有效地使用语言达到了目的。在知识的巩固阶段,语感能有效抑制遗忘,同时,它还是文言文运用的重要基础。

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把培养语感作为突破口,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语感:

(一)加强诵读,触发语感

古代的文人学子常有吟咏的雅致,情动之时,甚至会摇头晃脑起来。而当今,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却常常不愿开口诵读,很多老师也未能改变教学观念,力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重讲文言文知识,轻视诵读,忽视古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把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目熟记在心,不仅能够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以及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运用方面的要领等,而且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可见,培养语感,离不开诵读。要使诵读真正发挥出效果,还需要教师进行一个正确的诵读指导。

为了使诵读不那么单调,许多老师也会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朗读等等。然而尽管课堂上朗读不少,但是有效的朗读却不多,能读出句子情味的不多。很多时候老师只是为朗读而朗读,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或者说老师对朗读的指导还很虚化,流于表面。结果,学生读得口干舌燥,累死累活,却没有读出情味与感觉来。

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地指导与示范,读出情味。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一些韵律、平仄、句读方面的知识,促进其对语言的感受力。例如:《离骚》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诗,诗人自抒苦闷与心志,情感溢于言表,教师在教学时应对朗读加以细致地指导。《离骚》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X——XX虚词X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如“长——太息(以)——掩涕(兮),芳——与泽(其)——杂糅(兮)”等这种划分并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个别诗句有所变化。另外,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基本上是隔句押韵,经常换韵。当然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诵读非死读,而是学生对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之后的诵读。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讲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故而,在诵读时应要求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结合诗人遭遇的基础上,渗透“悲愤”这一主要情感基调,读出情味来,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力。

朱熹曾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笔者认为真正的朗读最终应该要求做到熟读成诵,从心中自然吟咏出文章,才是真正把文本读到心里去。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熟读成诵,熟能生巧,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文言文阅读自然也是如此。

(二)重视积累,积淀语感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的“垒土”“足下”就是基础。文言文语感的形成必须建立在文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积累,培养学生对文言的热爱。学生只要能够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及一些常见文言句式,并且熟练地运用它们,熟能生巧,就能转化成一种能力,文言知识也就能向潜意识转化,形成无意识的文言语感。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语感,自己读读就能基本扫除一般阅读上的障碍,那么欣赏美文,领略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就容易多了。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师说》中对古今异义现象的归纳、理解26个“师”字的不同用法;《游褒禅山记》有21个“其”字,可适时归纳“其”字的用法;《苏武传》中关于官职升降变化的几个常识性词语的积累等。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文言字词,形成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是一个“积”的过程。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发”,也就是把自己积累的文言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讲课中,遇到优美的词语,特别是实用性强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遇到富含哲理或对学生很有教育启发性的句子,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畅谈感受;遇到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不仅要分角色朗读,而且甚至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去表演,表演中允许他们加入自己的、且符合故事情节的语言,《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就可以尝试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说中理解,在听说中运用,在听说中积累。endprint

王燕君在《语感培养文言文的应然境界》一文中说:“语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喷涌挥洒,还得有人去开掘之;语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芬芳四溢,还得有人温暖之。”语感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够使语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言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重视积累,使学生形成对文言文的自然感受力。

二、走进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书面语,由于年代久远,与当今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许多学生对它有很大的排斥感,认为学它没用。相当一部分学生吃力而艰难地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高考,他们并没有真正品读出文言文的美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这种观念,让他们乐于品读文言文,欣赏文言文,进而去感受文言文的深沉魅力。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与文本有一个真正的交流,走进文本。

(一)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解读。有些浅易而篇幅又比较长的文章,如《孔雀东南飞》这篇乐府诗比较简单,加上课文的注解十分详尽,教师就可以把这篇文章解读的主动权大胆交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自己梳理情节,自己组织活动来探究人物形象。当学生能对所学内容作出较恰当的理解时,教师应充分肯定,使学生尝到自学的甜头,从而提高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探究、敢质疑。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摒弃教学中串讲到底的传统做法,大胆进行课堂改革,鼓励学生探究、质疑,努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像《项羽之死》这样的具有可探究性的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自主评价,可以搜集相关的文字材料,有一个自己的解读,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允许他们有见仁见智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独特见解,只要言之有理,甚至是能自圆其说,我们都不要妄加否定,而要在精神上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得到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之美

学生要真正走进文本,从主观感情上保证他们是欣赏文本的,且能够发现文本之美。这也是语文学习的应达到的一种境界:审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古文具有深厚的能让人反复咀嚼的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是经过了时代淘洗的经典文本。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经典作品之一。陆机在《文赋》中说:“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其意为文藻情思汇合,显得文采鲜明,像锦绣那样光彩缤纷,像琴弦那样凄婉动人。苏轼一生几度起伏,历经生活磨砺,遍尝人生况味。文章深刻而精彩地阐释了人生哲理,启迪数辈人的心智。数百年以来它依然熠熠生辉,光耀史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的审美意识,主动去发掘文章背后所蕴藏的情感美、形象美和思想美;文章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这篇赋文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余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情感,以激起学生的这种审美愉悦,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魅力所在,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

高中文言作品中不乏这种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赏析文中的精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引导学生品赏分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体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滕王阁序》是古文中的千古绝唱,文情并茂的佳句比比皆是,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作者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写尽了山容水态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不能一掠而过,而应细加欣赏品味,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文言文的美文佳作,沉积千年,它们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把学生引向乐读文言文的境界,通过培养语感,来拉近学生与文字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以发现美的心态去亲近并走进文本,相信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迸发出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更乐于去学习文言文,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德利.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11,(7).

[2]文娟.试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D].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3]施利兴.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A]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C].2012.

(吴碧琴 福建仙游现代中学 351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语感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