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起来的小说教学

2014-09-19蔡琴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翠翠小说文本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版块,但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小说一般篇幅都较长。如何用较少的课时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小说的主旨,又不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呢?笔者以为,适当的诵读可以促进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实现预设教学目标。传统的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授的重点放在对文本的解析上,这本无可厚非,但常常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若能抓住小说的环境、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有感情、有体悟地诵读,以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以读促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的诵读要呈现出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局面,实现以读促学的目标。诵读方式应丰富适用,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配乐读等可择需而用;诵读的地方应精心挑选,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更要选择能带动对文本理解的。这种诵读,不仅是在技巧上作些努力,更是要把诵读当作手段,在读法探究中直指作品的思想感情、字词句段篇,完成教学的部分目标乃至全部目标。正如钟嵘在《诗品》所说:“诵读重在玩、重在味,需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

具体做法如下:

一、读环境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它对于表达文章主旨,表现作者思想,塑造人物形象都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若能抓住该环节,指导学生有效诵读,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是一位文科八年级学生的一段内心独白,其手法新颖怪特,其主旨深邃含蓄,所以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若能让学生意识到伯尔在描写环境时的良苦用心,进行诵读玩味,那文章的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教学步骤如下:

首先让学生找出普鲁士文科中学有关环境布置的明文规定进行全班集体诵读:

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为:《美狄亚》挂在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挑刺的少年》放在二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恺撤、马可·奥勒留和西塞罗放在过道里;尼采挂在楼上——楼上的学生已经学习哲学了。还有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一幅多哥的彩色画。

通过诵读,学生对普鲁士文科中学的校园环境有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再引导学生在7、8、9段中找出异于这些规定的地方,然后进行诵读,要求每位同学至少能声情并茂地诵读其中的一个地方;然后全班再把这些地方集体诵读,要求能够再现作者写这篇作品时的心境。这些异于常态的布置总共有四处,学生都做了自己的处理。①色彩斑澜、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②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③这里有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的老弗里茨像,他目光炯炯,身着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④没等担架拐上第二道楼梯,我就看见了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顶有个很大的金色铁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石雕。

第一处重读了“重甲胄武士”,把“色彩斑澜、威风凛凛”这几个词语读得得意洋洋,把“像只大公鸡”读得滑稽可笑。第二处重点处理了“希特勒”,进行了拖音拉长。第三处重读了“军服”,拖长提高了对“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大星章”几个词语的诵读。第四处重读了“阵亡将士纪念碑”把“金色铁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石雕”读得听似庄严凝重。

学生在作出自己的诵读处理后,笔者及时进行了追问,为何这样处理?学生自然就讲出了这些是统治者在向学生灌输军国思想的标志,学校本来是学习之地,但是现在却特别醒目庄重、浓墨重彩地挂了“重甲胄武士”“身着军服的老弗里茨像”“希特勒”,摆上了“阵亡将士纪念碑”,统治者的用心昭然若揭。

分析到此,其实已经完成了对中心思想的解读,后文中为什么在“我‘听来炮声那么惬意高雅,“我”为什么小小年纪不想着好好地活下去,却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到石碑上等这些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因为“我”已经受到了法西斯思想的毒害。“我”用六种字体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其实也是统治者向青少年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思想,要他们去当炮灰的一个明证。

二、读语言

察其言,观其行,然后知其人。作家在小说中常常借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构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因而,对于人物语言的多次诵读揣摩,是理解人物,感悟人物的关键。

如《边城》中的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生的理想化身。解读翠翠,就是解读文本的关键。若要认识翠翠其人,无疑要从她与傩送相识时的那段对话入手。因此,没笔者在教授时就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相遇时的这段对话,非对话部分让全班一起诵读。先让女生在下面尝试着读翠翠,男生读傩送,然后自告奋勇或推举组成两组,进行对战演绎。

“是谁?”

“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正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那黄狗好象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问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第一组同学演绎的翠翠纯洁轻盈、空灵清雅,语调清脆似空谷莺啼,眉眼含情似幽兰泣露,傩送刚毅睿智,若岳云重生。第二组同学演绎的翠翠纯洁中带着固执,语言干脆利落,稚嫩的脸蛋上写满了倔强,傩送仁厚慈爱,似一位兄长。

不同的读法其实就代表了同学们对翠翠人格形象的不同理解,但共同点都是大家认为翠翠是纯结天真可爱质朴的。

接着笔者又补充了一段文字,让全班以一种脆生生的语调集体诵读,以便加深对翠翠的认识。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同学们脆生生地读完之后,对翠翠的纯洁与清雅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后文有关她对爱情的专一,痴痴守候、苦苦等待就不难理解了,进而更明白了沈从文创作这一作品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翠翠正是这一人性美的代表。

三、读动作

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彰显着人物的思想状态和作家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解读小说文本时,若能积极引导学生诵读相关动作描写的语句,就可以从中感知人物的命运,体悟作品的主题。

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作品揭示了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深情地讴歌了人性的坚强。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一主题,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笔者挑选了索科洛夫和凡尼来相遇及后来共同生活的情景和学生一起诵读,诵读内容经过了整合。

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脑门,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仓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在我的身上,全身哆嗦,好像风里的一根小草。(生读)我的眼睛里上了雾,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居然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怪事!但我还是不由得冲到水沟里,弄得发动机也熄火了。在眼睛里的雾没有消散以前,我不敢再开,生怕撞在什么人身上。就这么停了有五分钟的样子,我的好儿子还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我用右手抱住他,轻轻地把他压在我的胸口上,同时用左手掉转车子,回头向家里开去。(师读)

我跟他睡在一块儿,好久以来头一次安安静静地睡着了。不过夜里起来了三四次。我一醒来,看见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可乐了,简直没法形容!我尽量不翻身,免得把他弄醒,但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坐起来,划亮一根火柴,瞧瞧他的模样儿。天没亮我就醒了,不明白为什么感到那么气闷?原来是我这个儿子从被单里滚出来,伸开手脚,横躺在我的身上,一只小脚正巧压在我的喉咙上。跟他一块儿睡很麻烦,可是习惯了,没有他又觉得冷清。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师读)

第一段写战后“父子”重逢的情景,前半部分语调要清脆稚嫩,要读出一种激动和喜悦,笔者挑选了班上一个比较纯洁幼弱的小男孩来读,在原场面的还原中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后半部分由笔者来演绎。

第二段写“父子”同床而眠的情形,它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父亲呵护幼儿的情形,读起来要缓慢而深情,要读出一种怜惜,特别是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读得柔柔的,软软的,考虑到学生没有这种经历,已为人母的我,作出了范读。

学生固然是诵读的主体,但教师的适时范读也是必要的。正如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所写:“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经过师生交互诵读,学生已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是多么需要家庭的温暖、心灵的呵护,两颗饱受摧残的心灵碰撞在一起,当然会比亲生父子更像父子了。那么对主题的解读自然就顺利完成了。

四、读肖像

文学作品中的肖像不同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有一个直接感官印象,它需要读者慢慢地去体悟,西谚有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教授小说时,应抓住作品中的肖像描写,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诵读感悟。

如泰戈尔的《素芭》是篇可以当作诗歌来读的小说。文笔清新美丽,情蕴感人至深,段段都可作为诵读的典范,但若都拿出来诵读,显然是课时所不允许的。于是我在上课时就挑选出关于素芭肖像描写的文字指导学生诵读;尤其让学生关注对素芭眼睛的描写。鲁迅曾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素芭那双垂着长睫毛的大黑眼睛,恰是和她的灵魂深深相连的,关注她的眼睛无异于了解她整个人。

素芭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却有一双缀着长长睫毛的黑黑的大眼睛;她那两片嘴唇在表达某种感情的时候,宛如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

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时而犹同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视着什么;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哑人有生以来除了面部的表情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语言了。他们眼睛的语汇却是无比丰富、无限深沉——就同大海一般深沉,就像蓝天一样清澈。从日出到黄昏,从黎明到黑夜,又从黑夜到清晨,自由嬉戏的阴影世界和孤寂大地是那么庄严,那么静谧。正因为如此,寻常的男女孩子都对她怀有一种敬畏心理,不敢接近他,不敢和她在一起玩耍。她犹如寂静无声的晌午,无声无息,无亲无朋,孤寂地伫立着。

这次的诵读笔者并没让学生们上来就读,而是先进行了如何诵读的讨论,然后再进行指导,其实学生在思索如何诵读时已经完成了对文本的部分解读。最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素芭如清灵得河水般让人怜惜,如娇嫩的新叶般让人爱怜,她是泰戈尔心中最美丽最温柔的女性,所以第一段文字,应以轻快的节奏、柔美的声音进行诵读,要读出一种清新柔雅的感觉。第二段文字中六个“时而”的句子,要读出一种对比,一种变换跳跃,要读出素芭内心的渴望、热情、忧郁和感伤。第一组两个“时而”应读得干净利落,第二组前半部分高音上扬,似烈火燃烧,后半部分低音下沉,似火苗熄灭。第三组前半部分要读得舒缓沉静,似若有所思,后半部分要读得快速急促,似箭飞出弦。后文中“如大海一般深沉”要读得沉稳有力,“如蓝天一样清澈”要读得清脆透明。“无声无息,无亲无朋,孤寂地伫立着”,读时要进行拖音拉长,语调要哀婉忧伤。

学生由素芭的眼睛可以感知素芭是一个如水般明净,至纯至真至美至善的女子,她在用自己的眼神表达着对世界的感悟,她比任何一个会说话的女孩子更会说话。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不能获得人类的理解和关心,甚至她的母亲也把她视为自身的一个污点。她只能在自然的怀抱里得到慰藉,在和小动物的交谈中排遣孤寂。这是多么浓重的悲凉!

由此,学生就能体悟到泰戈尔创作这篇作品的目的,他不是在创作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是要揭示印度女性的悲惨命运。那么,对那个有争议的故事结尾也就有了明确的解读。“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她的丈夫不是重新接纳了她,而是抛弃了她,另娶新娘,轻松的笔调背后是深沉的悲伤。

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言道:“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恰到好处,丰富多彩的诵读会让小说课堂灵动飞扬起来,实现以读促学的目标。当然,以读促学,并非小说教学的唯一模式,它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语文教学模式,它只是一个支点,一个媒介,运用得当,将会让小说课堂教学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连元.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商友敬.语文教育退思录[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蔡琴 浙江省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 314001)

猜你喜欢

翠翠小说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