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4-09-19李榕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借助于学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首先,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更新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提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学案导学”。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学案教学让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绝对权威的环境,学生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问题,进行质疑或提出困惑。教师成了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判断者,这样的课堂有利于营造合作探究、宽容鼓励、公平友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的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既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案导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做到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行学案导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在学案设计时,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课堂中,做到了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学生积极讨论,不断探索,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再敬畏、害怕老师,教师也从课堂的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最后,做到了充分依靠学生,注重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案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众所周知,知识的获得,间接的被动接受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只有经过自己加工、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转变了观念,变已有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变以往的“教我学”为如今的“我会学”,改变了之前那种“等、靠、要”的思想,不再作被动的接受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案导学”要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充分认识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是很有限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有限知识更为重要的教学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利用学案的形式,通过对学习目标的问题化、层次化,学法的指导化、讨论化对课堂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主动探讨的学习方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眼、脑、口、手还是心理与情感都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获取方法、增长知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导学的教学目的。

同时,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使语文教学更为有效

传统语文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是否都在听,是否都能听得懂,教师在课堂并不能一一掌握。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中学习,直至课后检测,每一步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即便是有疑问也是在学生质疑后由师生共同解决,争取做到学生的疑问经过老师的点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独立学习语文的过程。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方面的思想品质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突破口。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分析材料,懂得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讨论,使学生对知识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也就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广阔性。这样的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传统语文课堂不可能获得的。

(四)使教材、教案与学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授人以渔”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教师备课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再依据自我的想法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生在预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和认识上的不同去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针对学生集中存在的问题来传授的。这样,学生听课的状态会比传统语文课堂的听课状态要好得多,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是对症下药的,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优秀的学案绝对不是课文的重现,而是对教材设置的知识目标的深化。教材是依据,学案是途径,教案是方向,三者互相配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运用“学案导学”时几个需注意之处

我们都知道凡事有两面性,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处,也没有绝对的坏处,因此需要我们趋利避害,利用对我们有用的一面,规避有害的一面。在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合理运用。语文教学中的学案教学法相比数理化等理科而言,实施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可操作性要相对弱一些,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操作不当的问题,甚至有些时候还有可能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免学案内容习题化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认为,学案就是将教学内容用习题的形式堆砌起来,毕竟最终检验学生的方式大多还是以考试的形式出现,因而在学案上设计大量的习题,然后在课堂上解决学案中的习题。所以,有些教师在设置学案的时候就简单地将课本中的内容照搬过来,或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设置成问题。发下去后,学生只需要根据文本的顺序抄下来。课堂上,老师就是一味地对照答案,丝毫没有展现出导学的优势。另外,也有一些学案,是脱离教材的一些问题的组合,体现不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以及难点,一点也看不出“导”的作用,更看不到学案导学的优势。因此在设计学案时,语文老师们得精心准备,认真研究,根据具体的学情设计相应的学案内容,以避免学案的内容习题化。

(二)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激情导入→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因此“课前发学案,课上讲学案,课后做学案”可能是目前学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可能还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从这些环节中,可以看出一份学案包含很多内容,这样就不仅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还需要学生课下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本来学生的课业是很重的,课余时间也很有限,如果每科老师都这样做,岂不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反感。所以在设计学案时尽量做到一课一案,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问题,不耽误学生的课余时间,包括课前预习也尽量不占用学生时间,可以选在早自习或者是课堂上抽出时间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习。总而言之,学案的运用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应尽量为其减负。

(三)避免“学案导学”模式流于形式化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学案的编制要求更高。为了提高编写质量,备课组应人人参与,团结协作。一份优质的学案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能走过场,应付交差只重形式。其次是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要提高。如何导学,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如何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等,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运用学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根据学案,学生要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达到充分预习的目的,其次是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即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而且“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也并不是全盘托出,而应是有选择的使用,这种模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学案。

以上便是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一些基本内容,它有着自身独有的优势。当然,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学案内容习题化,实际课堂中教师讲授依然繁冗,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如何确保学生的预习到位,如何编制有效的学案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完善。总之,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使它能在新的教育体制下熠熠发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学案时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特点,提倡有个性的教学,特别是在使用“学案导学”模式时要慎重,一切都应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努力做到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沈小燕.初中语文导学案运用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

[2]许亚冰.中学语文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3).

[3]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

[4]杨燕.初中语文“学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5]金琪.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学案教学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

(李榕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 637000)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乡愁导学案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