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院系体操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方法与原则

2014-09-18常宝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操监控动作

常宝芳

(济宁学院体育系, 山东 曲阜 273155)

在学校教学中有三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第一种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这种方式表面上好像给了学生较多的自主权。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独立主动的学习者。因此,这种方式的效果甚微。第二种方式是专门进行元学习技能的培训,这一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行性很小。第三种方式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并习得。根据教学目的,教师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有效地控制好教学过程,学生便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地领悟到元学习技能。这种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是可行的[1]。以此方式为依托,结合体操技术教学特征,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

1 体操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方法

1.1 启发式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就是学会质疑、开启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Pola在1945年最先提出启发式(Heuristics)这一术语,用于解决问题[2]。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①理解问题。它是发现式自我提问,自我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向自己提出相应的一系列的问题,促进对问题的理解。如:某技术动作是否和以前所做过的动作有联系?这个动作可以分解为几步完成?是否需要保护与帮助?可以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练习?哪种练习方法最有效?……②制定计划。这里指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结合已掌握的技术动作,找出两者之间的结构组合关系。自问:以前是否学过类似的动作?有没有已掌握了的类似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环节在哪?完成该技术动作需要哪方面的动作技能?我自己的条件采用该技术动作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继而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③执行计划。当计划确定后,就要付诸行动,执行计划就是要控制自己的练习过程,注意动作细节,认真体验、思考,采用有效的策略很好地完成动作。计划执行中应借助教师的引导及时自评:即对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何种程度?是否注意动作的姿态了?姿态是否优美?是否正确地完成了动作?如何证明?……④回顾。这是学生在自认为掌握动作技术之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检查、回顾。同时对比同伴的学习过程,在比较分析中学生可以总结提问:我学习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吗?今后是否应该这样学习这类动作?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后应如何克服?……这样的自我提问法可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的;辨别问题的重要部分;控制自己的注意指向。但在初学阶段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产生疑问,如: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以前我们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然后给予个别指导,引导其选择适宜的学习策略。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做这项工作,并对自己的问题找出原因,自我修正,从而实现由他控到自控的转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又可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1.2 大声思维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的自我指导可以实现自我监控。大声思维即元认知监控过程的心理示范(mental modeling)。心理示范就是主体在进行监控的同时,用语言描绘自己元认知监控时的思维过程,使得监控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能清楚地呈现于学生面前[4]。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认知动作运动状态变化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中同步将其体验感知的表象思维过程如实地表述出来,使学生形成主动进行大声思维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生练习骑撑前回环这一动作时,每位同学在做动作前先将动作要领(“跨、伸压、直体、立臂”)说出,在练习时就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用力。做完动作后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老师或同学,“这次向前跨的不够”、“翻腕有点晚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没完成”、“下次记住要直臂”等等。通过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思维,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对接下来的练习有很大的作用。适时地采用此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自我监控的方法,教师也较容易了解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水平。

1.3 目标学习法

目标学习法是运用自己确立的目标来指引自己的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模式。目标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这种目标学习的学习模式在体操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第一,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目标体系。第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第三,指导学生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适时地采用有效的调控措施。第四,教导学生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双杠挂臂屈伸上时,不要急于练习挂臂屈伸上,应首先让学生掌握经屈体挂臂后的屈伸上成分腿坐,达到这一目标。然后,再在熟练掌握挂臂屈伸上成分腿坐的基础上,让学生达到掌握挂臂屈伸上的目标。这一目标层级过程的实现,不仅可以避免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同时又可有效地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

1.4 诱导法

诱导法是体操技术教学中一种有效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基础上,要掌握动作技术结构的联系关系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综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吸取他人的各种有效方法来完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采用的诱导性练习是实施诱导法的主要手段。例如:学习头手翻时用体操垫搭建台阶从高处向低处做,通过加长腾空空间距离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动作完整过程;在巩固提高阶段根据动作掌握的实际逐次降低高度,直至平垫上完成。甚至还可以利用此方法从低处向高处做,通过加大难度提高动作质量。因此,采用诱导性练习能缩短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泛化和分化阶段的时间,促使学生较快地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不仅为学生学习体操动作技术创造了较宽广的方法择优空间而且开阔了多维探究的思维,以及快捷有效地达到目标的学习途径。

以上几种方法在体操技术教学中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注重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全面实施。从教学活动的准备到教学活动的实施直至教学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评价、反馈及补救,始终渗透着元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会发现通过这些方法完成学习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便会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学习策略与手段,从而也实现由他控到自控的转变。这样不仅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也能产生长远的影响。

2 体操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体操技术教与学的基本特征,为了在体操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富有成效,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由他控到自控的原则

周勇、董奇等的研究认为[4]:元学习能力的发展遵循由他控到自控的规律。所谓他控,是指实践活动由外界他人来调节管理;自控是指实践活动由实践者自身来调节管理。在体操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元学习能力的获得一开始主要靠教师的引导、监督和启发,如:“引导学生多想一想动作技术要领”、“激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帮助学生排除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和提高学习体操的坚持性”、“帮助学生指出问题的症结、开启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启发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计划和调控”等。学生逐渐从这种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多的引导和启发,制订计划、监察和调节学习活动的能力便会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地 发展起来。因此,在运用“助力体验—保护完成—独立熟练”的教法操作程序的体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操的学习方法而是对体操学习过程进行元学习的教学,要有目的、有系统地反复训练他们对元学习内容的实施,让学生逐渐认识和体验到元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元学习意识,使他控性逐步减少,自控性不断增强。

2.2 迁移性原则

珀林克萨和布朗的研究表明,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效果是可以迁移的。自我监控水平高的个体,其明显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将以往自我监控的知识和经验有效的应用于目前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情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迁移性。优化与强化其构成迁移的系统结构和要素功能是培养元学习能力的必需措施。

体操内容丰富、动作复杂、难度大、技巧性强,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学习所有的动作技术。因此,借助体操动作技术结构类型的多元性和动作变化形式的多样性特征,根据动作与技术联系的相关性和渗透性规律,通过学习获得某些知识和动作技术的动力定型,对其它知识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注重学生基本技能迁移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策略性知识的迁移。

2.3 反馈性原则

反馈性是自我监控的特征之一,反馈对自我监控的圆满完成至关重要。因此,在体操技术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目标,这也是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学生的积极反馈效益也利于教师快速获取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5]。

体操教学中的反馈是指把教学系统输出的信息作用于对象(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后发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并对信息再输出所发生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反馈、调节这一环节,即,始终强调学生努力做到“看、想、练、评”的“身—心”活动学习过程[6](见图1)。根据图1,学生在学习新的动作技术时应首先把自己原有的技术知识和技术信息进行自我反馈,必要时反馈到教师,然后经学生或教师综合选择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学生实行新的控制和调节。这与传统教学中的反馈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教学采用的是单向传递的教学过程[8](见图2)。在此过程中学生接受信息是被动的,学生的信息再反馈给教师时失真较大,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性。

图1 反馈信息控制模式

图2 传统的教学过程控制模式

3 结语

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教师应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积极、耐心地引导,使学生逐步学会思维,学会思考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宝芳.元学习理论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消费导刊,2008(5):165.

[2] Polya,G.How to solve it[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5.

[3] 刘俊一.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引入元学习理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 董奇,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 徐本力.体育控制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57-220.

[6] 王伯英,曲宗湖.体育教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7] 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体操监控动作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量化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动作描写要具体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科学训练监控新趋势——适时监控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