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挖掘出新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

2014-09-18陈书斌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车夫晏子钻石

陈书斌

自2006年以来,新材料作文逐渐成为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考查的热点,2013年也进入了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中提到“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它不再强调在中心角度立意,主张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在中心角度立意与在非中心角度立意一视同仁,都视为符合题意,这样便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可是在现实的写作练习中,有不少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从材料中选择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但写出的文章还是不入阅卷者的“法眼”,得到的分数较低。

要解决这一困惑,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江苏语文高考在作文立意方面的评分标准。①切合题意(一类卷70分~63分)②基本切合题意(二类卷62分~56分)③符合题意(三类卷55分~49分)④基本符合题意(四类卷48分~42分)

从这个评分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同样是正确的立意也会被分为三六九等,所以仅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还不一定是好文章。每则材料的中心虽只有一个,而从材料中提炼的论点却可以是若干个,或就材料的某一方面、某些方面提炼得来,或就材料的整体进行概括。既然存在着多种可能,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去粗存精,扬长避短,选择最佳角度,确定最好立意。

一、从主人公的角度入手

材料一: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她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2013年南京二模)

这则材料有三个人物出现,不同的人物自然形成不同的立意角度,根据他们的言行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拟定以下几个立意:

车夫角度:①闻过则改②善纳雅言③摆正位置④低调做人。

妻子角度:①用心观察才能知人②识人贵在由表及里③忠言逆耳。

晏子角度:①不以高位骄人(谦虚是美德)②唯德是举,不论尊卑③知人善任。

主仆关系角度:通过比较就会发现问题。

夫妻关系角度: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支持者。

这样一来,符合这则材料的可选立意就很多。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故事的起因是晏子的车夫在驾车时洋洋自得,故事的经过是车夫的妻子对车夫的规劝,故事的结局是车夫听了妻子的话后幡然悔悟改掉缺点,最后被举荐为大夫。很明显,整个故事中车夫贯穿始终,他就是这个材料的主角。从他的角度入手立意自然是最佳选择。

二、从材料中隐含的情感倾向入手

材料二: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2013年南通二模)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石头”与“钻石”的角度看:正确认识自我。

从“石头”的角度看:①正确对待别人;②要学会欣赏别人。

从“钻石”角度看:①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②吸收别人的长处并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

作文材料中钻石应是主角,石头起陪衬作用。而且材料最后“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一句极力地赞美了钻石,流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应选择从钻石的角度立意。

三、从辩证的角度入手

材料三: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的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中国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的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建如此华丽的教堂,公路却如此的破旧,你们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面对这则材料,考生立意应该是从印度人不修公路修教堂的事件中获得的感悟。经过对事件由果溯因的分析,不难筛选出“财富”与“神”等关键词,由此提取出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可以这样立意:①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②要注重内涵,摒弃华丽的形式;③摒弃虚无的追求,创造现实的幸福;④既要积极创造财富又要坚守信仰。

而这则材料本身叙述并无明显倾向,印度居民和旅行者的价值观完全相反,却各有道理,对此最好辩证地看问题,把两者结合起来。

四、从材料联系实际入手

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

材料四: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等。关键是要把握社会生活这种大网,以小见大。

当然,在选择立意的角度时还应该考虑选择自己熟悉并占有大量素材的;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的角度。不能单一地运用某一个方法,而应该针对所提供材料的特点,灵活运用。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应该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针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分析、引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并用自己的慧眼透过重重表象,与试卷的命题者达到心灵的高度契合,从而挖掘出新材料作文最佳角度的最佳立意来。

猜你喜欢

车夫晏子钻石
“三个车夫”之鉴
晏子不辱使命
鹌鹑蛋里的钻石
比钻石更值钱的
变成一颗钻石
晏子使楚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