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考中思维发展探究中概念生成

2014-09-16徐迎春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白雾蜡块蜡油

徐迎春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就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蜡烛的变化》一课谈谈笔者的想法。

【片段一】通过“蜡烛熔化“研究物质的物理变化

教者提问“熔化!蜡块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引导出“受热”、“加热”的蜡块熔化条件,接着引导学生静静地观察加热蜡块的变化。学生很快发现蜡块开始局部熔化,然后逐渐全部熔化,教者及时提问“谁能说一说蜡块受热后的变化吗?”引导学生表述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会发现“蜡块受热后慢慢熔化,最后变成蜡油”。蜡块变成蜡油的变化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学生理解蜡的物理变化并没有意义,教者接着提问“如果对蜡油继续加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纷纷猜测“蜡油变少”、“冒烟”等现象,静静观察一会后,学生突然发现有“白雾”冒出来了,教者趁机追问“‘白雾是什么?”学生猜测“水”、“烟”、“一种气体”等物质,“白雾”到底是什么?教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指导学生“将白色汤匙像这样盖在“白雾”上面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收集白雾,仔细研究”,学生先看到白色汤匙表面有一种液体,猜测“白雾”可能是水;然后用手指轻轻一抹滑滑的,猜测“白雾”可能是蜡油;接着发现手指上滑滑的物质变成薄薄的固体,学生才恍然大悟:“白雾”先变成蜡油,接着变成蜡块,这说明“白雾”肯定是蜡的气体,这是教者给予思维的肯定,并纠正概念:“这不是蜡的气体,叫做蜡蒸气。就像开水壶口冒出的水蒸汽一样。”这时候教者让学生回顾加热蜡块的整个是过程,学生发现:“固体的蜡块受热后变成液体的蜡油,继续加热后又变成蜡蒸气。蜡蒸气冷却后变成蜡油,继而变成蜡块。”教者及时强调并追问:“这就是蜡的三态变化。那蜡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能清晰的发现“变来变去还是蜡,只是蜡的形态不一样。”教者顺势小结:“像蜡的三态变化,仅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这一类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评析:学生对蜡的三态变化,没有依赖经验讲解,也没有让学生随意研究,而是让学生在经历“观察加热蜡块的变化?”——“观察继续加热蜡油的变化”——“了解学生对蜡蒸气的前概念”——“验证蜡蒸气”这样一个探究过程。教者的引导不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思考和迫不及待地探究,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学生的思维的锻炼,心灵得到熏陶。

【片段二】通过蜡蒸气燃烧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实验继续。小结完蜡的三态变化后,教者提问“蜡烛燃烧是什么在燃烧?”学生猜测是“棉线”、“蜡块”、“蜡油”,教者没有直接判断学生的猜测,而是逐一验证,学生发现“棉线燃烧时间短、蜡块、蜡油又点不燃”,学生的生活经验受到了挑战,开始深思教者的提问“蜡烛燃烧到底是什么在燃烧?”教者指导学生尝试用火柴去点燃蜡蒸气,学生惊喜的发现蜡蒸气被点燃了且很旺,“蜡烛燃烧是蜡蒸气在燃烧”这个答案不言而喻;醉翁之意不在“燃烧”,教者接着提问“燃烧的同时还发现什么现象?”学生说:“冒烟”。教者指导学生“将白色汤匙的底部放在火焰上方,收集冒的烟”,学生发现白色汤匙底部变黑,用抹布一擦,汤匙底部洁白如初,学生能清晰的判断出:“收集的黑灰就是蜡蒸气燃烧时冒出的烟。这个烟也肯定不是蜡这个物质了”。教者及时小结:“黑灰就是蜡蒸气燃烧产生的一种与蜡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碳。像蜡蒸气燃烧,产生新物质的这一类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大自然中,所有的物质变化大致分为这两类”

评析:蜡蒸气的发现和研究,让学生在认知“蜡的三态变化”后,达到一个瓶颈——蜡烛的研究到此结束了。但是让学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本节课的高潮刚刚开始,难点也将在这里突破。被继续加热的蜡油,蜡蒸气越来越多,蜡蒸气还能发生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将学生推进迷雾之中,根据生活经验“蜡烛不点不亮”,如果点燃也是点燃蜡烛芯,和蜡蒸气有什么关系呢?在研究“蜡蒸气是什么?”后,紧接着研究“蜡蒸气能怎么?”把学生的探究激情推向高潮。通过实验,学生知道如果点燃蜡蒸气会燃烧或者条件满足也会自燃。进而解决学生认知化学变化这一难点。

【整体评析】

1.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课标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教者尊重教材还是从蜡烛开始突破,但是在知识的探究、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合理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促进了能力的养成,知识的升华。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从提出研究“变化”到提出研究“蜡烛变化”再到研究“蜡的三态变化”最后到“蜡的燃烧变化”。 教师以设疑、解疑为主线、巧设铺垫,步步深入、层层拨开,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概念。

【作者单位: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白雾蜡块蜡油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介绍一种简便的组织蜡块修边法
海边的白雾
探讨蜡块脱钙法在常规病理技术制片中的应用
海边的白雾
原料加氢预处理对催化装置的影响
白雾从江上升起
焦化蜡油络合脱氮-催化裂化优化加工工艺技术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演示实验设计的改进